![]()
大家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苏联军队曾经通过“租借法案”获得了数以千计的M4“谢尔曼”坦克(准确的说是大约4100辆左右)。
![]()
当然,坦率的说,4100辆这个数字并不算很很高,因为同一时期苏联军事工业为苏联军队贡献的T-34坦克数量是这个数字的20倍。
![]()
不过,M4“谢尔曼”虽然不是苏联的国产坦克,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这种坦克依然获得了苏军坦克兵的尊重,在他们的心目中当中,M-4“谢尔曼”的地位仅次于他们国产的T-34,甚至一些苏联坦克兵还认为外来的M-4“谢尔曼”的性能还要比他们的T-34要稍微好那么一点点,那么,M-4“谢尔曼”究竟比T-34好在哪里呢?
![]()
估计我一说到苏军士兵觉得M4“谢尔曼”要比T-34要稍微好一点的,肯定会有人指责说M-4“谢尔曼”由于使用汽油发动机导致其容易着火的老毛病,而T-34由于使用柴油发动机不容易着火的优点。
![]()
确实,M-4“谢尔曼”确实存在容易着火的毛病,但具体到苏联军队使用的这种坦克上面,情况却略有不同,虽然苏联军队确实少量使用过安装有汽油发动机的M-4“谢尔曼”,但应当说苏联军队接受的大多数这种坦克使用的发动机是柴油发动机,所以在发动机导致的容易着火问题上,苏联军队的T-34和他们手中的M/4.“谢尔曼”相比并没有明显优势,因为大家使用的均是柴油发动机。
![]()
既然提到容易着火,那么我应当顺便提及一下,由于M-4“谢尔曼”采用了“湿”式弹药架以及炮弹里使用的优质火药,所以M-4“谢尔曼”在被击中以后反倒是比T-34不那么容易起火。
![]()
当然啦苏军坦克兵对M-4“谢尔曼”容易还是不容易起火的印象那多半是他们操纵这种坦克参加战斗以后的事情,至于说他们看到这种坦克的首个印象,应当是这种坦克的外形相当高大,进而推断出这种坦克的内部空间也差不到哪去。
![]()
确实,M-4“谢尔曼”和T-34相比,,其内部空间确实充裕很多,在内部空间这点上,不早期的T-34-76应当是比不了的,直到后来的T-34-85才赶了上来。
![]()
不过进入M-4“谢尔曼”内部的苏军坦克兵就会发现,这种坦克的优点并不仅仅只有内部空间宽敞,就连它的座椅亦要比T-34的座椅要舒不少。
![]()
同时,对苏联坦克兵里的坦克驾驶员来说,M-4“谢尔曼”也要比T-34“友善”,因为这种坦克在换挡等工作方面易于操作程度比T-34好的不是一点半点。
![]()
另外,M-4“谢尔曼”比T-34好的地方还要加通讯系统的完善和稳定。
![]()
请注意,我说得通讯系统完善和稳定并不是一回事,很多时候,后者要比前者重要的多。
![]()
虽然T-34坦克在很多作品当中的形象是很难击毁,但是应当承认,在实战当中T-34防护能力的表现并不那么突出,因为在实战当中,T-34曾经出现过在不应当被击穿的地方被击穿了,被不应当击毁的武器击毁了的神奇事情,而这种情况之所以出现,多半是因为由于战时赶工,导致T-34坦克的装甲板质量差参差不齐,一些装甲板内部存在气泡导致很容易被击穿。
![]()
而相对来说,由于战争时期花旗国军事工业可以不受干扰的专心致志进行生产,所以花旗国精心打造的装甲板质量要稳定的多,所以用这种装甲板制造的M-4“谢尔曼”在实战当中的表现也要比可能存在质量隐患的T-34要好的多。
![]()
不过M-4“谢尔曼”词T-34更好的地方显然不止上述几点,如果要是补充的话,那么还要加上光学仪器品质优良和空气滤清器的工作同样出色。
![]()
不过说到M-4“谢尔曼”词T-34要好的地方,可能很多人会忽略前者在行走部分的优势,具体的说前者行走部分减震效果要比后者好很多,同时行驶当中的噪音也小。
![]()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M-4“谢尔曼”的较窄履带导致它并不很适合在东线的气候和地形上长时间无障碍的奔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