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居然敢说我有病?那我换个医生说我健康就行!”你见过有患者这么干的吗?
越南第二大房企诺娃房产(Novaland)就这么干了,他们把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PwC)给开了,原因居然是普华永道不肯帮它 “粉饰太平”。这操作看得人目瞪口呆,合着花钱请审计不是为了查错,是为了找个 “背书工具人”?
![]()
![]()
![]()
事情得从 2024 年的一份财报说起。
当时诺娃房产自己报的业绩那叫一个光鲜,账面上躺着 3450 亿越南盾(约 9300万元人民币)的利润,俨然一副行业优等生的模样。结果普华永道较真了,直接把这份 “成绩单” 改成了 “开除通知书”:实际亏损 7.327 万亿越南盾(约 19.8 亿人民币)。更狠的是,普华永道还在审计报告里明晃晃写着 “质疑其持续经营能力”,等于直接给这家房企判了 “死刑”。
按常理说,审计机构查出这么大的窟窿,企业该慌着补漏洞才对。可诺娃房产的操作却让人眼前一黑:反手就终止了和普华永道的合作,转头找了家名不见经传的本地小所接盘。这波操作翻译完美诠释了什么叫“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
![]()
![]()
监察总署的报告把底裤都扒光了:
2025 年 10 月 20 日越南政府监察总署发布调查报告:诺娃房产通过发行 1.5 万亿越南盾(约 40.5 亿元人民币)企业债圈来的钱,一砖一瓦都没花在盖房上,全通过子公司 Khai Hung 和一堆空壳公司转去了关联企业 Nova Homes。更离谱的是,被他们拿来 “走账” 的 The Ky Hoang Kim 公司,连注册资本都是假的,钱到账当天就被转走了。
截至 2023 年中,跟诺娃房产挂钩的 20 家发债主体里,还有 16.9 万亿越南盾(约 456 亿元人民币)的债券没还上,其中 GreenWich 欠了 1.57 万亿本金逾期不还,BNP Global 更是连 1.216 万亿本金都赖着。
![]()
![]()
最让人惊掉下巴的是银行的 “神配合”。
越南军事银行、亚洲商业银行这几家机构,拿着本应投去基建的钱,偷偷拿去放短期贷款赚快钱,连资金流向都懒得跟踪,美其名曰 “市场化操作”。而本该盯着他们的监管部门,全程跟 “失明” 了一样,直到监察总署出手调查,才发现这些银行连债券资金和普通贷款都没分开记账。说句不好听的,这监管力度还不如小区门口的保安,至少保安还会查外来人员呢。
有意思的是,管房地产的建设部部长阮青毅,还是前总理阮晋勇的长子。好家伙,这是把越南玩成家族企业了啊。
![]()
![]()
![]()
![]()
更讽刺的是,
诺娃房产的剧情,和几年前越南女首富张美兰的戏码如出一辙。当初张美兰靠着 70 多家代持公司控制 90% 银行股份、伪造 900 份贷款文件骗走 304 万亿越南盾(约 880 亿元人民币),最后逼得越南央行拿出 240 亿美元救市,这钱占了当时越南三分之一的外汇储备。
如今诺娃房产又带着 456 亿的债务窟窿找上门,越南政府手里的牌早就不多了,去年为了救市还拍卖了 1.68 万两黄金,现在估计连家底都快掏干净了。
![]()
![]()
但最惨的还是那些普通人。
现在全越南有 1200 多个烂尾项目,总价值 800 万亿越南盾(约 2425 亿元人民币),这些项目背后都是一个个掏空钱包的家庭。他们以为买的是家,没想到买的是房企和银行联手布下的 “陷阱”,老人一辈子的养老钱,孩子的学费,全都打了水漂。
说到底,房企把债券市场当提款机,银行把合规文件当擦屁股的纸,监管把职责当摆设,最后出事了就让普通人买单。这就像击鼓传花,鼓声停了,花砸在普通人的手里,碎的是他们一辈子的积蓄和希望。而那些玩游戏的房企老板、银行高管,说不定早就把钱转到国外去了。
之前有人说越南 “摸着中国过河”,可他们只学了搞房地产拉动 GDP 的皮毛,却把 “房住不炒”“加强监管” 这些关键课全逃了。
![]()
![]()
![]()
最后想问一句:
普华永道被开了,可那些挪用资金的、违规放贷的、监管失职的,啥时候能被开了?要是只拿审计机构当替罪羊,那这出戏迟早还得再演一遍。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