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出现的数字,能看出近期运势?周公点化:数字背后藏着3种变化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资料来源:《心经》《周礼·春官》《易经》《周礼·春官·占梦》
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纯属虚构,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周公姬旦,武王之弟,成王之师,制礼作乐,定鼎天下。后世之人提起周公,多会想到"周公解梦"这四个字。梦这个东西,玄之又玄,古人说"至人无梦",又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境之中出现的景象、人物、声音,都被认为暗藏天机。

《周礼·春官》记载,周朝设有专门的占梦官,叫做"太卜",掌管着为天子解梦的职责。梦里出现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上天的启示。山川河流、飞禽走兽、刀兵器械,这些具象的东西还好说,可若是梦中突然出现一个数字,这又该作何解释?

《易经》开篇便说"天一地二,天三地四",数字本身就承载着天地运行的规律。三、五、七、九为阳数,二、四、六、八为阴数。阴阳交替,五行流转,全都藏在这些数字的变化之中。梦中出现数字,真的能看出近期运势吗?周公留下的智慧里,藏着什么样的玄机?

这数字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天机?



说起梦与数字的关联,得从春秋时期的一桩奇事讲起。

鲁国有位大夫叫季孙行父,此人在鲁宣公年间位高权重。宣公十五年的春天,季孙行父连续三夜做了同一个梦。梦中他站在鲁国宗庙之前,庙门紧闭,门楣上赫然显现三个数字:七、九、五。

这三个数字悬在半空,金光闪闪,季孙行父想伸手去摸,却怎么也够不着。正犹豫间,只听得庙门"吱呀"一声打开,里面走出一位白发老者,手指那三个数字说:"天数已定,人力难违。"话音刚落,老者化作一缕青烟消散,季孙行父惊醒过来,浑身冷汗。

第二天一早,季孙行父便命人去请当时最有名的占梦师。这位占梦师姓卜,人称卜偃,曾为晋国君主占卜多年,后来流落到鲁国。卜偃听完季孙行父的梦境描述,沉默良久,最后说:"这三个数字,七为少阳,九为老阳,五为生数。老阳将尽,少阳当兴,生数居中,必有变局。"

季孙行父追问:"何为变局?"

卜偃摇头:"天机不可泄露。不过这梦连做三夜,说明此事已成定数,您只需留心七日、九日、五日这几个时间节点,必有应验。"

季孙行父将信将疑。七日后,也就是宣公十五年三月初七,鲁国都城突发瘟疫,病死者众。九日后,也就是三月初九,宣公病重,卧床不起。到了三月十五日,宣公驾崩。

这件事记载在《左传》之中,虽然史书上并未明说季孙行父的梦境,但民间却流传着这个版本。七日、九日、五日,三个时间节点,应验了三件大事。从此以后,鲁国人对梦中数字格外重视。

其实,数字在梦中的显现,古人早有系统的认识。《周礼·春官·占梦》载:"掌其岁时,观天地之会,辨阴阳之气。"占梦之人,需要懂得天时地利,懂得阴阳五行,更要懂得数的变化。

《易经》将数字分为天数和地数。一、三、五、七、九为天数,相加为二十五;二、四、六、八、十为地数,相加为三十。天数地数相加,得五十五,这就是"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的由来。天地之间,万物生长,全在这些数字的运转之中。

战国时期,有位修道之人叫做列御寇,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列子。《列子·周穆王》记载了一个关于数字与梦境的故事。

列子有个弟子问他:"师父,我昨夜梦见数字'三',连续出现了三次,这是什么征兆?"

列子笑着说:"你知道什么是'三'吗?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这个数字,代表着天地人三才,代表着过去现在未来,代表着开始发展结局。你梦见三次'三',说明你的道路到了一个循环的节点。"

弟子不解:"什么叫循环的节点?"

列子说:"万事万物都在循环往复。春夏秋冬,朝暮昏晓,生老病死,全是循环。你现在正处在一个阶段的结束,即将开始新的阶段。梦见'三',就是在提醒你,该放下旧的,迎接新的了。"

弟子恍然大悟。过了三个月,他果然遇到人生的重大转折,离开了原本的生活,跟随列子云游四方。

列子这段话,道出了数字的第一重含义:循环

天道运行,周而复始。日月星辰的运转有周期,四季更替有规律,人的命运也逃不出这个大的循环。数字在梦中出现,往往代表着某个循环节点的到来。



《庄子·齐物论》中说:"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庄子梦见自己变成蝴蝶,醒来后分不清是庄周梦见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庄周。这个故事后世流传甚广,但很少有人知道,庄子还曾梦见过数字。

《庄子外篇·至乐》中记载,庄子游历楚国时,曾在一座破庙中借宿。夜半时分,他梦见一个巨大的"六"字,悬在虚空之中,忽明忽暗。

醒来后,庄子对弟子说:"六者,阴之成数也。阴盛则阳衰,物极必反。此梦告诉我,当下的局势已经走到了一个极点,即将发生逆转。"

过了几天,楚国果然发生政变,原本权倾朝野的令尹被贬,新的执政者上台。

六这个数字,在《易经》中属于"老阴",代表阴气发展到了极致,阴极则阳生,物极必反。庄子梦见"六",正是感应到了天地之间阴阳转换的节点。

汉代的《京房易传》对数字的占梦有更详细的阐述。书中说:"一者,元也,始也;二者,偶也,配也;三者,参也,通也;四者,成也,正也;五者,中也,和也;六者,顺也,成也;七者,少阳,动也;八者,少阴,静也;九者,老阳,极也;十者,全也,满也。"

每个数字都有它的含义,梦中出现的数字,对应着人生不同的状态。

东汉末年,有位名士叫管辂,精通《易经》,善于占卜。《三国志·管辂传》记载了他的一个故事。

有位官员找到管辂,说自己连续三夜梦见数字"九",问这是何预兆。管辂沉吟片刻,说:"九为老阳,阳极则衰。您目前位高权重,但要小心,盛极而衰的时刻可能就在眼前。"

那位官员不信,说:"我正受皇帝重用,怎么可能衰败?"

管辂叹息:"正是受宠之时,才最容易招致祸患。九这个数字,已经到了阳数的极限,没有继续上升的空间,只能往下走。"

果然,不到一个月,那位官员因为一件小事得罪了皇帝,被贬为庶民。

九这个数字,虽然是阳数中最大的,但"九五之尊"的九,已经到了最高点。《易经·乾卦》说"亢龙有悔",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飞得太高的龙,必然会有遗憾。

数字的第二重含义,就是极点

梦中出现某个数字,可能意味着你正处在某种状态的极点。这个极点可以是巅峰,也可以是低谷。无论是哪种情况,极点之后,必然是转折。

唐代有位高僧,法号一行,俗名张遂。此人不仅精通佛法,还通晓天文历算。《旧唐书·一行传》记载,一行和尚曾为唐玄宗占梦。

有一次,唐玄宗梦见数字"五"和"八"并列出现。一行和尚说:"五为中数,八为偶数。五居中而不偏,八成双而有伴。陛下此梦,预示着中正之道将与和合之势同时出现。"

玄宗问:"何为中正与和合?"

一行说:"五行之中,土居中央,主信。八方之中,四正四隅,主和。陛下若能守中道,行仁政,必能四海升平,八方来贺。"

玄宗听后大喜,当年正值开元盛世的开端,他确实施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国家呈现出繁荣景象。

《易经》有云:"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五十五这个数字,包含了天数和地数的总和,是万物变化的根本。五和八,都是这个系统中的重要节点。

五代十国时期,有位道士叫陈抟,号扶摇子,精通《易经》和梦占之术。《宋史·陈抟传》记载,陈抟曾经连续四十九天在华山石室中打坐入定,期间做了一个漫长的梦。

梦中,他看到天地初开,混沌一片。突然间,一个巨大的"一"字从虚空中浮现。紧接着,"一"分为"二","二"化为"三","三"生出万物。

这些数字在虚空中翻滚变化,最后化为八卦的图形。陈抟看得目瞪口呆,想要记住这些变化的规律,却发现根本无法用言语描述。

醒来后,陈抟花了整整十年时间,才将梦中所见的数字变化整理成一套完整的理论,这就是后世所称的"易龙图"和"河洛理数"。

陈抟说:"数之为用,大矣哉。天地之道,尽在其中。人之一生,亦不离数的变化。梦中见数,乃是元神与天地相感应的结果。"

他将数字的变化规律总结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生成,第二层是流转,第三层是...



陈抟道长说到这里,突然停住了。跟随他学道的弟子追问:"师父,第三层是什么?"

陈抟摇头:"第三层不可轻言。这是数字背后最深的秘密,涉及到天道运行的根本。古人云'天机不可泄露',不是故弄玄虚,而是这些道理一旦说破,反而会让人误入歧途。"

弟子再三恳求,陈抟才说:"你若真想知道,需得自己去悟。我只能告诉你,第三层关乎的是'归',是万物的最终归宿。梦中见数,最重要的不是前两层,而是这第三层。"

这第三层的奥秘,到底是什么?为什么陈抟道长不肯明说?梦中的数字,真的能预示着命运的最终走向吗?

《太乙金华宗旨》中提到,数字是天道的语言,每个数字都对应着宇宙的某种能量。人在梦中见到数字,正是无意识与宇宙能量共振的结果。这第三层的"归",指的究竟是...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