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去买材料,等着你们来帮忙整修!”10月24日,濮阳市华龙区中原路街道干城社区的郭阿姨拿着志愿者手写的物料清单,脚步轻快地走出家门。当日,社区“幸福来敲门”志愿服务队开展独居老人安全排查行动,通过“复查+新查+跟进整改”的闭环服务,为老年群体织密安全防护网,这也是该社区河南省党建引领“专业社工+ 志愿服务”融合试点项目的又一实践延伸。
![]()
据悉,河南省党建引领 “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项目,今年初落地干城社区。作为全省31个试点项目之一,社区党委与入驻的冀羽社工共同设计实施了“幸福来敲门”志愿服务项目,组建多支志愿服务小分队服务独居老人。
敲门排查:把隐患消在萌芽时
“李大姐,您家燃气管线的问题我们记下来了,这就联系您子女购置管件。” 网格党支部书记李慎信蹲下身仔细查看燃气管接口,一边向行动不便的李阿姨承诺。在此次排查中,志愿者重点复查了前期发现的安全隐患,针对新问题建立“一人一档”整改台账,郭阿姨家空调线路过载、插座老化,志愿者逐项列明所需电线、线槽型号并留下联系电话;另一户李阿姨家漏水的水龙头,也被标注清楚规格参数以便后续维修。
“从燃气管道到电路插座,每一处细节都不能放过。” 带队志愿者介绍,本次覆盖社区独居老人的排查,共发现线路老化、设备失修等安全隐患7处。不同于常规检查,志愿者随身携带的排查手册中,还标注着社工前期梳理的老人健康状况、家庭结构等基础信息,让服务更具针对性——这正是社区“专业社工统筹+志愿者执行”联动模式的生动体现。
![]()
党建筑基:让服务形成长效链
“隐患整改不能停在‘发现’环节,必须盯住‘解决’节点。” 社区负责人鲁亚如在现场调度时强调,社区将通过“网格党支部督办+社工跟进+志愿者落实”机制,确保7处隐患全部清零。
作为河南省融合试点,干城社区创新构建“党委统筹+网格支部攻坚+社工链接+志愿者服务”四级体系。社区网格党支部书记带头认领帮扶责任,像李慎信这样的党员干部始终冲在一线;专业社工团队则发挥专业优势,提前梳理独居老人台账、制定排查标准,还通过前期培训提升志愿者安全检查能力;志愿者队伍则化身“移动管家”,实现服务从“阶段性走访”到“常态化守护”的转变。
![]()
志愿接力:让暖流浸润民心间
“上次慰问送了月饼和白面,这次又帮着查安全,真是比亲人还周到!” 郭阿姨的感慨道出了居民心声。在干城社区,“幸福来敲门” 已从单一志愿服务项目,成长为涵盖生活照料、健康关爱、安全守护的综合服务品牌。此次排查中,志愿者不仅现场解决小问题,更用“手写清单”“主动对接”等贴心举动,诠释了“专业社工 + 志愿服务”的融合效应——社工精准识别需求,志愿者精准落地服务。
据了解,社区将以此次排查为契机,进一步完善 “安全隐患动态台账”,结合党员积分制管理激励更多志愿者参与整改。鲁亚如表示:“试点项目的核心是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深化‘发现-整改-回访’机制,让‘幸福来敲门’敲得更响、更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