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而倒卖“回流药”的违法行为不仅让“救命钱”流入不法分子口袋,更因药品过期、储存不当等问题严重威胁群众用药安全。在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的攻坚阶段,县医保基金监测中心聚焦“回流药”倒卖这一重点隐患,以医保药品追溯码为核心武器,打响精准监管突击战,构建起全链条防控体系,用实际行动守护基金安全与民生底线。
![]()
图为专项检查组在定点医药机构开展追溯码核查工作
一、数字赋能筑屏障,让“回流药”无处遁形
“回流药”之所以屡禁不止,关键在于其流通链条隐蔽,传统监管难以追踪。县医保基金监测中心依托药品追溯码系统,为每盒药品赋予独一无二的 “电子身份证”,通过强制扫码入库、扫码结算,药品的生产厂家、批次、有效期等关键信息自动关联至医保数据库,形成“一盒一码、全程可查”的闭环管理,这一数字化手段精准破解了“回流药”、二次销售防范难等监管难题,追溯码的唯一性确保一盒药品只能有一次医保结算记录,重复扫码即触发预警。此前,某药店试图销售来源不明的降压药,县医保基金监测中心指导群众扫追溯码,系统因显示该药品已在外地完成医保结算,成功避免一起“回流药”流入市场事件。
二、精准培训强基础,筑牢全环节追溯防线
“回流药”整治成效好不好,关键看基层执行到不到位。面对全县定点医药机构分布广、人员操作能力差异大的现状,县医保基金监测中心组建专项工作组,创新推出“上门指导+视频教学”双线培训模式,直击追溯码采集“最后一公里”痛点。
工作人员深入10个镇办,分批次对267家定点医药机构开展“手把手”实操培训,重点演示追溯码异常识别技巧:如何通过“码上放心平台”核查药品流通轨迹,如何辨别伪造的随货同行单等。对扫码操作不规范的机构定向录制并推送操作视频,方便从业人员随时学习巩固。截至目前,全县定点医药机构追溯码采集率从初期6.2%提升至100%,已建立起覆盖采购、入库、调配、发放、使用的全环节追溯机制,从源头遏制“回流药”收售链条。
![]()
图为专项检查组在定点医药机构开展追溯码核查工作
三、动态监管聚合力,构建共治新格局
打击“回流药”需打好“组合拳”。县医保基金监测中心建立“日监测、周调度、月通报”常态化监管机制及“白名单”管理制度。运用国家医保服务平台、码上放心平台等大数据工具,对药品流通数据进行实时比对分析,精准识别“回流药”“串换药”等违规行为。针对市局下发的追溯码异常线索,成立专项检查组开展“穿透式”核查。为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监管,中心拍摄通俗版宣传视频,通过案例解读和动画演示,向群众普及“买药先验码”的维权技巧——只需扫描药品追溯码,即可在国家医保服务平台 App 查询销售信息,发现异常可直接举报。目前全县已形成“政府监管、社会监督、行业自律、个人守信”的共治格局。
医保基金安全关乎民生福祉,打击“回流药”是一场持久战。旬邑县医保基金监测中心将持续深化药品追溯体系建设,推动追溯码应用向全品类、全场景延伸,以更严密的监管、更精准的举措,坚决斩断“回流药”利益链条,切实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为医保基金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文/图 王 婷 崔敏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