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次刷新美国历史!特朗普对印度改口了,日本对美出口六连降!
从 10 月 1 日那天起,美国联邦政府就因为民主党和共和党在临时拨款法案上谈不拢,陷入了停摆状态 —— 到现在已经过去 23 天,这个时长在全美历史上排第二,仅次于特朗普第一次当总统时那回 35 天的停摆。
说起来,两党闹僵的直接原因很简单:民主党想把快到期的《平价医疗法案》补贴再延长一段时间,可共和党不认可,非要先把维持政府日常运转的基础拨款法案过了再说。
直到现在,国会参议院已经投了 11 次票,每次都没凑够必需的 60 票,两边谁也不让步,僵局就这么拖着。
![]()
停摆对老百姓的影响已经很明显了。最惨的是联邦雇员家庭,现在有 370 多个家庭得靠食物救济过日子,首都华盛顿的救济点前,队伍能排出去几十米远,不少人抱着孩子在冷风里等。
航空系统也乱了套,1.3 万名空管人员没工资还得上班,单说 10 月 18 号到 20 号这三天,就有差不多 2 万架次航班晚点,19 号那天情况最糟,单日延误的航班直接冲到 8000 架次,好多旅客在机场滞留了七八个小时,连口热饭都不好买。
更让人担心的是核安全领域。国家核安全管理局 78% 的工作人员都被强制休假了,只剩 400 人留在岗位上,勉强维持核武器设施的基本安全。
![]()
虽然能源部长天天说 “核库存现在没问题”,但承包商的监管早就停了,万一核武器生产或者应急响应出点岔子,后果根本不敢想。
经济方面也受了拖累,好几个重要数据都没法按时发布。原本定在 10 月 3 号出的 9 月就业报告,还有 15 号要公布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全都往后推了 —— 这可难坏了美联储这些机构,没数据支撑,制定货币政策都没底。
有分析人士算过,政府每停摆一周,美国经济就得少 12 亿美元,而且这种长期的不确定性,会让企业不敢投资,老百姓也不敢花钱。
![]()
更讽刺的是,这边联邦雇员排队领救济,那边白宫还启动了一个 2.5 亿美元的豪华宴会厅建设项目。一边是生计发愁,一边是铺张浪费,这反差太大,老百姓的不满情绪一下就上来了,社交媒体上全是吐槽的声音。
其实两党心里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民主党想借着 “停摆” 这事把党内人心拢一拢,毕竟今年 3 月那次妥协让他们支持率掉了不少;共和党则想趁这个机会精简政府,听说他们打算砍掉 1 万多个联邦职位。
特朗普在 10 月 21 号也放了话,说要谈判可以,得先让民主党同意恢复政府运转;可民主党领袖舒默不买账,呼吁特朗普在出国访问前先坐下来谈。
两边就这么僵着,跟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似的 —— 说到底,这就是美国政治极化的毛病,正常的政策分歧变成了意识形态对抗,最后牺牲的都是老百姓的利益。
再看美日这边,7 月底俩国签的贸易协议,9 月刚正式落地。当时协议里说得挺好:美国对几乎所有日本卖到美国的商品,都收 15% 的关税,同时要求日本多买美国的农产品,给美国企业更多市场准入 —— 本来是想帮美国减少贸易逆差,结果根本没达到效果。
日本财务省刚公布的数据显示,9 月日本卖到美国的东西,比去年同期少了 13.3%,这已经是连续六个月下降了。
![]()
最惨的是汽车行业,出口量直接跌了 24.2%—— 就算之前美国把汽车关税从 2.5% 涨到 15% 的时候,日本车企早就提前做了准备,比如在美國设厂、调整定价,可还是没拦住出口下滑的势头。
这协议的问题其实早就藏在里面了:日本是答应了要多买美国大米,采购量要涨 75%,每年还得买 80 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可汽车行业掉的坑太大,这点让步根本补不回来。
丰田、本田这些日本车企现在太难了:一边得自己扛着关税成本,卖一辆车利润就少一块;另一边还得跟美国本土的电动车企业抢市场。就拿 9 月来说,日本汽车对美出口量比去年少了快四分之一,可特斯拉在美国的销量却涨了 37%,一降一升,差距特别明显。
![]()
更严重的是,这关税政策直接让日本经济掉了链子 —— 六个季度以来,日本经济第一次出现环比收缩,9 月单月贸易逆差就有 2346 亿日元,相当于 117 亿人民币左右。
不过日本经济也不是全不行,还有点好消息:半导体这些电子元件,因为亚洲市场需求大,出口涨了 12.6%;对中国的出口也比去年多了 5.8%,像汽车零部件、精密仪器这些,卖得都不错。
这也能看出来全球产业链有多复杂 —— 日本在高端制造领域的优势还是没法替代,但过度依赖美国市场的毛病,这次算是彻底暴露了,以后肯定得想办法调整。
![]()
另外,协议里还有条约定,说日本要投资 5500 亿美元搞美国的基建,不过现在这事还没落地。要是以后真能把这笔钱变成实际的产能,比如修公路、建工厂,说不定能多少改善一下美日之间的贸易失衡问题,但现在看来,还只是个画饼。
紧接着,特朗普又盯上了印度买俄罗斯原油的事,接二连三出来说话,结果好几次都被印度 “打脸”。
10 月 15 号那天,他突然说自己跟印度总理莫迪通了电话,俩人已经说好,印度会 “减少进口俄罗斯原油”。结果这话刚说完,印度外交部就出来辟谣了,说 “根本没这通电话,纯属特朗普自己编的”,等于直接把特朗普的话噎了回去。
到了 21 号,特朗普在白宫办的排灯节活动上又变了说法,这次语气软了不少,说 “印度正在不断减少购买俄罗斯原油”。
可印度官方根本不买账,还是坚持之前的态度:“能源进口得看消费者的利益,我们想怎么买就怎么买,没必要看别人脸色”,还透了个底 ——10 月印度买俄罗斯原油的量,预计比去年同期还得涨 20%,每天能到 190 万桶。
美印闹成这样,根源其实是两边在能源安全和地缘政治上的想法差太远了。从 2022 年俄乌冲突开始,印度就趁着俄罗斯原油打折,大批大批地买,现在俄罗斯原油已经占了印度进口总量的三分之一。
![]()
今年 12 月,印度的信实工业集团还跟俄罗斯石油公司签了个十年的长约,每年要进口 130 亿美元的原油和燃料油,这一下就把俄印的能源关系绑得更紧了。
美国当然不乐意,一直拿加关税当威胁 —— 现在针对印度的 50% 关税里,有一半都是冲着重油进口来的。可印度也有自己的办法,一边跟俄罗斯签长期协议锁定价格,一边用人民币结算避开美元,把美国的威胁给化解了。
特朗普这反反复复的态度,其实也暴露了美国在亚洲盟友体系里的控制力越来越弱。印度作为美国 “印太战略” 里的关键伙伴,明摆着在能源安全和听美国话之间,选了前者。
更有意思的是,10 月印度还宣布要从俄罗斯买价值 81 亿元人民币的导弹,用来升级 S-400 防空系统 —— 这说明不光是能源,在军事上印度也不想听美国的。
央视新闻:美政府“停摆”第22天 联邦雇员领救济 两党继续打嘴仗
![]()
中国新闻网:印度是否继续购买俄油?美印各执一词,特朗普再发威胁
![]()
新华社:日本上半财年对美出口同比大降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