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休赛期,火箭动作频频:
通过大交易迎来杜兰特,一举跃升为争冠热门。
![]()
而杜兰特之外,他们还在自由市场上补上了一位老将中锋:克林特·卡佩拉。
31岁的卡佩拉,这位曾经火箭巅峰时期的内线支柱,绕了一圈后再次回到了休斯顿。
回顾卡佩拉的故事,开始的时候从不轻松。
他出生在一个没有父亲的家庭,幼时被迫住进寄养之家。母亲来自于刚果,颠沛流离意大利,最终停留在了瑞士。原本梦想成为电影工作者的她,生活拉扯下只能日复一日奔波,独自为孩子们撑起整个家。
![]()
由于自小在欧洲长大,最初的卡佩拉偏爱的是足球,但随着身高不断拔高,他在足球场上的位置也逐渐受限。后来在哥哥们的劝说下,卡佩拉选择转向了篮球。
而就是这么一个临时决定,却让这位大个子开启了一段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
凭借出众的身高与惊人弹跳,卡佩拉很快被瑞士篮球看中。13岁时,他的身高就已经突破190公分,并帮助瑞士青年队拿下欧洲杯冠军。而这一表现也很快引起法国国立体育运动学院关注,这所孕育过无数法国顶尖运动员的学府,为卡佩拉提供了更专业、更系统的训练。
15岁时,卡佩拉正式踏入法国职业赛场,开始和成年人对抗,身体技术也得到飞速成长。这样的潜力很快引起了NBA球探关注,特别是火箭球探团队。
![]()
“最优秀的长人,只要起跳够快,几乎不需要任何预判就能完成封盖。”
后来来看,火箭对于卡佩拉的评价属实是相当准确了。但在出色球探报告之外,卡佩拉篮球起步晚、技术粗糙、空间感尚未成熟的短板也很明显。
2014年,19岁的卡佩拉参加Nike篮球峰会,代表世界队出战。虽然全场仅拿到5分,但依旧没有动摇火箭的判断,反而因为其他球队关注不大,火箭顺利在首轮末段捡到他。
初入联盟,卡佩拉的起步并不顺利。新秀赛季几乎没得到什么出场机会,大部分时候都在发展联盟积累经验;球场之外,语言不通、文化差异,生活技能也不熟悉,甚至还得靠工作人员帮忙才学会开车。
但这些问题并没有多严重,卡佩拉还是每天凌晨起床训练,晚上加练投篮,身体慢慢变强,脚步也更扎实。球队教练也开始注意到他的态度,开始尝试给他更多机会。
![]()
转折点出现在火箭阵容调整时期,队内霍华德和哈登的打法不契合。霍华德喜欢低位单打,哈登希望快速挡拆拉开空间。二人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球队急需一个更适合体系的新内线接班人。
而此时的卡佩拉正好符合火箭需求,他在场上不争球权,也不做多余动作,专注于篮板、防守和空接终结。哈登和他的组合,节奏顺畅稳定,逐渐成为火箭魔球体系下不可或缺的一环终结线。直到2017-18赛季,保罗加盟,卡佩拉的接应价值进一步凸显。
保罗和哈登的双核组合,让卡佩拉能够在挡拆中获得更多终结机会,当赛季打出场均13.9分10.8篮板1.9盖帽,饼皇之名不胫而走。
然而随着火箭连续冲冠失败,卡佩拉也被送往老鹰。
![]()
对当时的老鹰来说,卡佩拉依旧是一块关键拼图,篮下护框、挡拆掩护、篮板保障都是他的价值所在。
2020年加入老鹰的卡佩拉,第一个赛季便打出场均15.2分14.3篮板2盖帽,顺利帮助球队挺进东部决赛。而他和特雷杨的挡拆配合,一度也成为球队最稳定的攻防组合。
但岁月不饶人。年龄和伤病反复,逐渐导致他的横移速度和起跳反应被拖累,而老鹰也慢慢开始将注意力转向潜力新星奥孔古,后者更灵活、也更符合现代小球需求。卡佩拉从首发核心退居轮换角色,上赛季场均数据下降到8.9分8.5篮板,来到最近九个赛季的新低水平。
休赛期之后,他又回到了熟悉的火箭。
相比于其他老兵的养老合同,卡佩拉的回归不仅仅只是怀旧,更多的像是一次重启。
![]()
他在火箭的任务依然很明确:护框、篮板、空接终结,还是他上一次需要做的事情。虽然小球时代更注重机动性和换防能力,而卡佩拉的侧向速度也明显不如当年,但至少篮下威慑还在。
十年前,他是那个来自瑞士、连罚球都投不进的年轻人。新秀年,他把所有收入交给母亲,还清了家中二十年债务,只为让母亲安心说一句:
“我可以不用再工作了。”
而如今,他再次回到火箭球馆,身后不再是破碎的过去,前方也不是迷茫未来。
这次回归,不仅是为了再混一个赛季,更多的,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未竟事业,帮助这支球队,完成2018年只差一步就能触碰到的冠军奖杯。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