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徐海东出席九大受阻,周恩来:毛主席说徐海东是对革命有大功的人

0
分享至

1969年3月31日深夜,人民大会堂的灯依旧亮着,周恩来放下手中的文件,抬头对身边工作人员说了一句:“毛主席刚来电话,徐海东必须出席。”短短十四个字,为第二天的九大开幕定下基调。几个小时前,徐海东还以为自己被遗漏,病榻上翻来覆去,同屋护士听见他嘟囔:“怎么还不来通知?”电话一直沉默,他整夜未合眼。



天刚蒙蒙亮,负责接人的卫士匆匆赶到北京医院。病房里氧气瓶摆在床头,徐海东见人推门而入,蹭地坐起,脚尖刚着地便一个踉跄,被扶住后仍坚持站直:“中央决定了,就算爬也得去。”两分钟,他穿好军装,胡子刮得干干净净,怀里塞着氧气袋出了门。那股倔强劲儿,和三十多年前跨黄河时一般。



上午九点,人民大会堂乐声响起,毛泽东刚落座就习惯性环顾会场。“海东同志呢?”话音未落,徐海东因情绪激动已起身应声,台下掌声骤然爆出。周恩来快步迎上,将一辆备用小推车悄悄移到他座位旁,低声吩咐服务员:“随时用得上。”短短一幕,把老战友的情谊刻得分外清晰。

毛泽东与徐海东的交情,并非始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时间拨回1935年10月,陕北吴起镇,中央红军刚刚落脚;徐海东率红二十五军赶来会师。那封著名的手书感谢信,迄今仍收藏于档案馆,“你们辛苦了”的七个字,浓缩了对这位鄂豫皖名将的信任。老兵们回忆,当晚窑洞里烛光跳动,毛泽东握着徐海东的手连声说:“蒋介石怕的是你的虎爪子。”一句玩笑,却点破了对方在鄂豫皖浴血数年的价值。



战斗之外,徐海东同样把资源第一时间让给中央。1935年冬,陕北天寒地冻,中央红军弹药衣被告急,杨至成带着毛泽东手写借条赶赴红十五军团。借条要二千五百元,徐海东实际掏出五千,把供给部部长心疼得直皱眉。钱送到延安窑洞那晚,毛泽东把借条放入衣兜,只说一句:“海东顾大局。”多年后谈起此事,他仍评价“雪中送炭”四字。

军旅生活的锋利边角,也刻在徐海东的牙齿上。1936年春,东征部队突入晋西北,阎锡山悬赏五万大洋要他人头。为了抢时间,他策马飞奔黄河渡口,突遇警戒兵牵马横过,缰绳猛拽,马失前蹄,他翻落石上,两颗门牙当场磕飞。醒来后第一句话就是:“人没事吧?”一句调侃,成为东征总结大会上的笑料。毛泽东那时说:“东征胜了,海东少了俩门牙。”会场气氛顿时轻松,士兵直呼“徐老虎”名不虚传。



抗战全面爆发后,徐海东带病东渡大别山,筹粮、练兵、护运物资,连日本军官也在俘虏口供里直言“红军中有个徐海东,棘手得很”。可惜多年艰苦转战,留下严重哮喘、肾炎、肺纤维化,新中国成立时,他身子已大不如前。尽管如此,每逢中央会议,毛泽东总要先问一句“海东来了没”,这种惦念比荣誉更打动人。

1966年风云骤变,徐海东在郑州疗养所里度日,外间批判声浪不断。几份名单被反复修改,他的名字时有时无。周恩来了解内情,多次口头提醒工作人员:“不要忘了海东。”九大召开前夕,正是周恩来把这句话带到毛泽东案头,毛泽东随即拍板,让他不仅参会还进入主席团。历史的细节,往往决定命运的走向。



会后不久,徐海东返回病房,面色疲惫却心情极好。他告诉警卫员:“主席还记得我,这就够了。”谁也没想到,仅隔十六个月,他在郑州因病去世,终年六十三岁。噩耗传到北京,周恩来沉默良久,只说一句:“海东走了,革命欠他一个说法。”1979年,中共中央为徐海东举行追悼大会,所有不实结论一笔勾销,评价回到那句本该一直存在的话——“对革命有大功的人”。



徐海东的一生,没有华丽辞藻,只有枪声、马蹄声和嘶哑的口令。他会把全部补给送给衣衫单薄的兄弟,也会在病体难支时要求“爬着去开会”;他敢于与数倍强敌对峙,却把功劳归给所有战士。了解这些,再看1969年九大开幕前的那场深夜会议,就不难明白毛泽东与周恩来为何坚持:这样的同志出席大会,不是照顾,而是必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思雨忆史录 incentive-icons
思雨忆史录
饮木兰之坠露兮,每天更新原创历史作品
408文章数 9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