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仅在今日发布,谢绝转载
近日,一则横跨英印两国的军事合作消息引发热议,印度总理莫迪与英国首相斯塔默共同宣布,印度将派遣两名战斗机飞行教官,赴英国威尔士皇家空军训练基地驻扎,对英军飞行学员进行为期三年以上的教学培训。
谁能想到,那个在今年5・7空战中被巴基斯坦空军的歼10CE“痛揍”,实战口碑屡屡拉胯的印度空军,如今竟要给曾经的“日不落帝国空中霸主”当老师了?而英国皇家空军(RAF)这波主动“求贤”,背后藏着的更是一段足以让昔日帝国颜面扫地的窘迫困境。
![]()
【印度总理莫迪与英国首相斯塔默】
要理解英国为何向印度低头,得先看清其空军培训体系的“崩塌现状”。冷战时期,英国皇家空军曾是全球顶尖空中力量之一,单是喷气式战斗机中队就有20多个,教练员队伍兵强马壮,每年能稳定输出上百名合格飞行员。可如今战斗机中队锐减至7个,合格的T2教练机飞行教官更是只剩23人。这个数字甚至不够支撑一个中型训练基地的日常教学。
同时,T2教练机的技术故障和机队老化问题频发,进一步减少了飞行时间,延误了培训课程。这迫使英国不得不将学员送往美国和意大利接受培训。
![]()
【英国皇家空军装备的T-2鹰式教练机,正面临老化退役的问题】
此外,先进战机如“台风”和F-35需要专门的教练员队伍,进一步分散了资源。因此,英国转向印度寻求帮助,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无奈之举。
另外,选中印度,也并非是“病急乱投医”,而是印度恰好踩中了英军的“需求痛点”,核心就是两个字:适配。
首先就是机型适配,印军和英军都有装备T2教练机,所以机型上可以无缝连接。
按照目前印军飞行员的培训模式,一名新飞行员需在初级教练机如PC-7 Mark II上完成基础训练,随后过渡到使用T2“鹰”式教练机完成中级训练,最后是直接上苏-30MKI进行高级课程训练。所以印军可以直接培训英军飞行员中级课程。
![]()
【印度空军用于培训新人飞行员的PC-7 Mark II教练机】
印度空军每年培养数百名飞行员,年飞行小时充足,虽然在实战中总吃败仗,特别是在今年5·7空战中,被巴军的歼10CE痛揍,但至少积累了不少经验。
相比之下,英国皇家空军的培训体系因资源紧缩而大幅缩水,年飞行小时数减少,模拟器训练虽先进,但无法完全替代实机操作。
此外,印度空军的多源性装备,既包括西方战机如“阵风”和“鹰”式,又包括俄制战机如苏-30MKI和米格-29,使其教练员的机型经验非常丰富,能够为英军飞行员教授更多技巧和对抗要点。
![]()
【印度空军装备的苏-30mki重型双座战斗机】
当然,这一合作并非没有风险。首要问题在于战术思想和装备体系的差异。
印度空军虽然能够操作T-2教练机,但其主力战机以苏30MKI和米格-29UPG为代表的俄制战机为主,这些战机的操控方式、维护流程和技战术,与英国皇家空军的欧美体系存在显著不同。
俄制战机依赖高机动性,强调在视距内空战中击败敌人,往往依赖于飞行员的高飞行水平,而欧美战机如“台风”和F-35则更强调态势感知和网络中心战,其优势区间在于超视距空战,更加考验飞行员的敌我态势判断能力与打击决策能力
![]()
这种差异可能导致印度教官在培训英国学员时,无意中带入俄式战术思维,从而导致训练内容混乱。
从短期看,印度教官的到来确实能帮英军“解燃眉之急”:至少能让部分学员不用再远赴欧美训练,节省时间和成本;还能借着合作,推进英印防务合作。
但从长期看,英军的困境根本不是“找两个教官”能解决的。要想真正稳住现有的空军力量,英国必须解决根本问题,比如增加对教练机和教练员的投资,优化人才保留策略,以扩大现有的空军培训队伍。
![]()
如果英国能借此次空军教练员短缺危机推动改革,或许能够复兴其空中力量。否则,依赖外援可能成为新常态,进一步降低英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防自主性。
正如一位前空军指挥官巴格韦尔所言:“讽刺的是,曾经我们训练了全世界的飞行员,而如今我们自己却无法训练。”
这句话不仅总结了英国的尴尬境地,也提醒我们,空中力量的建设需要长期持续投入和战略远见。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