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湖南将建立这一新机制

0
分享至

撰文 | ‍‍余晖

10月20日至23日,2025中国—南非科技人文交流系列活动在长沙举办。

据《湖南日报》10月24日介绍,湖南将建立中国—南非科技人文交流常态机制,围绕基础设施建设、绿色能源开发、数字技术应用、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开展工程师交流、科学家对话等系列活动。


2024年9月,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举办,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中国同所有非洲建交国的双边关系提升到战略关系层面,中非关系整体定位提升至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

中国与非洲的合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相似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历史使命让中国与非洲紧紧相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非友好穿越时空、跨越山海、薪火相传”。在全球性危机和挑战层出不穷的当下,全球南方国家唯有紧密协作,才能共同应对。

而本次在长沙举办的系列活动,正是落实元首外交成果的重要举措。在上述峰会上,在两国元首的共同见证下,中国科协与南非科学与创新部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一致同意加深两国在公众科技参与、科技人文交流、工程师互认等领域的合作。

为何湖南如此重视和非洲的合作?

湖南和非洲历史渊源深厚。湖南在非洲有两张响当当的名片——毛泽东和袁隆平,他们给非洲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同志在非洲各国拥有崇高的威望,非洲国家及人民对伟人故里湖南怀有深厚的感情。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从根本上改变了非洲农业生产,改变了非洲人民的生活。

湖南的区位优势同样显著。湖南在中部地区崛起大战略中,占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不沿边、不靠海的中部地区曾一度被认为是对外开放的“洼地”。但随着不断畅通开放通道、升级开放平台、优化开放环境,中部地区正持续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内陆开放高地,这也使得湖南和非洲的交往更加密切。

此外,湘非经贸合作日益紧密。这些年来,湖南与非洲投资、贸易、合作迅速发展。尤其值得一说的是,湖南依托中非经贸博览会长期举办地优势,与南非进出口额屡创新高,南非成为湖南对非洲第一大贸易国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湖南对非洲进出口445.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4%。其中,出口212.1亿元,增长8.3%;进口233.1亿元,增长31.7%。湖南对非进出口贸易伙伴达到57个,其中,南非继续保持湖南省对非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进出口额约占同期全省对非洲进出口总值的四分之一。

科技合作是中非合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中非共逐现代化之梦的实现路径。

近年来,中国积极加强同非洲国家的战略对接与科技合作,与非洲国家合作建设了一批高水平联合实验室,创建了中非联合研究中心、中非创新合作中心。2024年的数据显示,我国累计为非洲国家培训各类人员超过22万名。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李登科博士就提到,在南非,他们和当地的团队一起针对非洲的高温环境,改进了转向架的冷却系统,增强了空气过滤装置,更重要的是建立了培训中心,把机车的控制软件逻辑、故障诊断系统等手把手地教给了当地的工程师们。

这种“授人以渔”的模式,确保了先进技术不仅“引进来”,更能真正“留下来”,赋能本地发展。

此次2025中国—南非科技人文交流系列活动为期4天,活动涵盖启动仪式、成果发布、主旨报告、青年科学家圆桌对话、工程师交流、产业调研及文化参访等多个环节,旨在深化中国与南非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产业协同等领域的合作。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于俊清说,系列活动不是“一次性相聚”,中国—南非将以此为契机,构建多层次、常态化、可持续的长效交流机制。

这意味着,中国与南非,乃至与整个非洲之间的科技人文交流之路,正越走越宽,越走越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政知新媒体 incentive-icons
政知新媒体
我们在这里读懂时政
18640文章数 143246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