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于 10 月 20 日至 23 日在北京举行,23 日正式发布的全会公报明确了 “十五五” 时期(2026-2030 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涵盖科技、民生、消费等关键领域。对老百姓而言,收入增长始终是最核心的关切,而公报中民生领域的部署尤为引人关注。
![]()
全会明确提出 “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强调要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并明确了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的重点任务。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进一步解读称,全会已对 “推动老有所养” 作出重点部署,提出健全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机制、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等具体方向。这些表述释放出清晰信号:未来五年民生保障将持续加码,普惠与公平成为核心导向,让民众对生活保障升级充满期待。
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十五五” 开局之年 ——2026 年,养老金是否会延续调整态势,成为 3 亿多领取者(占总人口约 21%)最关切的焦点。对绝大多数退休人员而言,养老金是主要经济来源,其稳定增长正是 “保障和改善民生” 的直接体现。回顾 “十四五” 时期,我国养老金已实现连续上涨,2025 年更是迎来第 22 次上调,总体涨幅达 2%,惠及约 1.5 亿退休人员。从政策连续性来看,“十五五” 期间养老金保持常态化调整的可能性极高。
![]()
更关键的是,社保基金的稳健运行为此提供了坚实支撑。人社部 10 月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社保基金运行态势良好,加之战略储备金、养老保险中央调剂制度、全国统筹、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等多重保障机制发力,为养老金调整筑牢了根基。从财政部 2024 年决算数据看,全国社会保险基金年末滚存结余规模可观,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等均保持收支平衡态势。特别是养老保险中央调剂制度已实现 “富帮穷” 的精准调节,2024 年中央下拨全国统筹调剂资金达 2532.64 亿元,有效均衡了省际基金负担,大幅提升了整体抗风险能力。同时,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持续增长,进一步夯实了基金池基础。
综合来看,2026 年养老金继续上涨的概率颇高,值得公众期待。参考往年惯例,2025 年的养老金上调消息便在 2024 年底敲定,若 2026 年延续这一安排,不排除在 2025 年底就会释放政策信号,退休人员可保持关注。
![]()
关于公众最关心的 “能涨多少” 问题,结合当前经济形势与基金可持续性特点,涨幅大概率将保持稳健。以 2025 年为例,全国人均养老金已升至约 3600 元,按 2% 的涨幅计算,人均月增约 72 元。考虑到养老金调整始终遵循 “定额调整 + 挂钩调整 + 适当倾斜” 的原则,2026 年仍可能延续这一模式 —— 既通过定额调整保障公平,又通过挂钩调整体现 “多缴多得、长缴多得”,还会对高龄、艰苦边远地区等群体给予额外倾斜。这意味着不同群体的实际涨幅会存在差异,养老金水平较低、缴费年限较长的退休人员可能获得更高比例的增长。
综上,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为 “十五五” 民生保障定调,健全社保体系的部署为养老金调整提供了政策依据;“十四五” 期间的连续上调态势形成实践基础,而社保基金的稳健运行则筑牢了物质支撑。2026 年养老金上涨的概率极大,若顺利落地,涨幅大概率维持在 2% 左右,人均月增约 72 元。具体调整方案需以人社部、财政部发布的官方通知为准,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民生利好的兑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