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今年是台湾光复80周年。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被殖民统治半个世纪的台湾,终于重新回到祖国怀抱。同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北市庄严举行中国战区台湾省对日本受降典礼,这一天被正式定为“台湾光复节”。为纪念台湾光复,“京彩台湾”特别策划《台湾光复80周年见证》栏目,与广大网友一起重温历史、展望未来,正如《台湾光复纪念歌》所唱:台湾光复不能忘,常思量,不能忘,常思量……
与其他15个受降区相比,国民政府对接收台湾的准备工作开展得最早,也讨论得最充分。
1943年11月开罗会议后,台湾回归祖国已成定局,国民政府开始了收复台湾的具体准备工作。1944年3月,蒋介石下令在国民政府中央设计局之下成立台湾调查委员会,专司有关接收台湾的各种准备工作,并规定此委员会的主要任务:一是搜集有关台湾之资料,二是调查台湾之实际情况,三是研究有关台湾问题之意见及方案,四是编辑有关台湾问题之资料刊物。同年4月17日,正值《马关条约》签订49周年之际,台湾调查委员会宣告正式成立,蒋介石特派陈仪为主任委员,沈仲九、王鹏生、钱宗起、周一鹗、夏涛声为委员。之后不久又派了在大陆的台籍人士黄朝琴、游弥坚、丘念台、谢南光、李友邦等为台湾调查委员会委员,并且还先后聘请了台籍人士宋斐如、林忠、连震东、李万居、刘启光、谢挣强等为专门委员或专员。在陈仪主持下,有关台湾情况的调查研究和台湾光复前后各项工作的设计,紧锣密鼓地全面展开。
台湾调查委员会成立后,在从事日常调查研究、制定设计有关接收方案的同时,还多次召集全体委员座谈,对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许多委员在座谈会上提出专门报告,对收复台湾的具体工作提出自己的见解,还有的委员在会后经常提出书面报告呈送委员会。这些都为委员会制定收复方案起了重要作用。
在历时一年半的筹备工作中,除了在搜集、翻译、编辑有关台湾问题的资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以外,主要对接收台湾及台湾收复后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讨论,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和落实方案。比如连震东就提出了很好的意见,他在一次座谈会上发言说:“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一定要收复,收复以后亦必须要比日本人好。台湾人需要自由、幸福、平等,相信一定可以做到。”连震东,字定一,台湾台南人,是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的父亲,曾著有《台湾通史》一书。
1944年10月,陈仪拟呈《台湾接管计划纲要草案》,该草案分16部分共82条,内容包括外交、军事、财政、金融、工商矿业、教育文化、交通、农业、社会、粮食、司法、水利、卫生、土地等各个方面,十分详备。该草案经过讨论、修改,1945年3月14日经蒋介石修正、核定,正式出台。
![]()
本文内容节选自《见证: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受降实录》
![]()
责编 | 余知世
京彩台湾
微信号:bjstb201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