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每日幸运签#
当地时间 10 月 24 日,美股一片热闹,三大指数全都涨了,还都创下了历史新高。纳指涨了 1.15%,这周累计涨 2.31%;道指涨 1.01%;标普 500 指数涨 0.79%。大型科技股里多数都在涨,英伟达、谷歌涨超 2%,亚马逊、苹果涨超 1%,微软、英特尔这些也小幅上涨。就连福特汽车都涨了超 12%,美光科技涨近 6%,还刷新了历史新高。
但在这波上涨潮里,特斯拉却成了例外,当天跌了 3.40%,报 433.72 美元,市值一夜之间蒸发了 508 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超过 3600 亿元。
![]()
这一天的市场背景本是偏向利好的。因为美国政府 “停摆”,大部分经济数据都暂停发布,原定 10 月 15 日发布的 CPI 数据也一拖再拖,而这个数据不仅关系到社会保障福利的调整,还是美联储下周做利率决定前能拿到的最后一个重要数据。
不过之前公布的通胀指数低于市场预期,市场普遍觉得美联储下周会继续降息,把基准利率从现在的 4% 到 4.25% 下调一点,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工具显示,这个概率高达 98.9%,甚至有人预计 12 月还会再降。不少机构都认可这个判断,摩根士丹利财富管理的 Ellen Zentner 更是提到,这意味着下周降息后,之后可能还有更多动作。
按理说,降息预期下成长股往往会受益,可特斯拉却反着走,核心问题出在刚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上。美东时间 10 月 23 日盘后,特斯拉公布了财报,表面看交付数据很亮眼,全球交了 49.7 万辆新车,比去年同期增长 7.4%,远超市场预想的 45.6 万辆,营收 251.8 亿美元、净利润 21.7 亿美元也都实现了增长。但深入看,数据里藏着不少隐患。
最让投资者在意的是利润问题,虽然整体净利润在涨,但汽车业务毛利率只有 15.4%,没达到市场预期的 16.3%,营业利润更是同比大幅下滑了 40%。每辆车的成本还比去年同期上升了约 3000 元人民币,这和特斯拉频繁降价有直接关系,为了拉销量,特斯拉不少车型都调低了售价,甚至还通过减配来控制成本,比如减少续航、取消第二排屏幕等,这种做法让投资者担心它的盈利能力会持续走弱。
而且那亮眼的交付量,也被认为有 “水分”。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波高销量和美国电动汽车 7500 美元税收抵免政策 9 月底到期有关,很多消费者是赶在政策结束前集中买车,等于提前透支了未来的需求,这让市场对它后续的销量增长没了信心。再看关键市场的表现,中国市场虽然单季交付超 16 万辆,但今年上半年特斯拉中国销量同比是下降的,反观竞争对手比亚迪却在快速增长,两者的差距正在缩小。
更让投资者焦虑的是特斯拉的核心竞争力问题。它引以为傲的全自动驾驶技术,在中国还没获得全面批准,而国内车企的智能驾驶功能却在不断更新。同时,德国工厂还延长了停产检修时间,当地供应商都面临订单削减的情况,这些坏消息叠加在一起,让投资者对特斯拉的信心打了折扣。
有网友说自己看财报第一眼觉得销量不错,仔细一看毛利率就懂了,“降价换销量谁都会,但不赚钱的生意没法长久”。还有网友吐槽减配降价的做法,“买的车配置越来越少,价格是降了但体验差了,时间长了肯定没人买账”。也有人称,“高估值果然得靠实打实的利润撑着”。
特斯拉这次下跌本质是 “预期差” 导致的。市场之前对它的期待很高,尤其是在降息预期下,希望它能拿出销量和利润双增长的成绩,但财报却暴露了 “增收不增利”“增长后劲不足” 的问题。特斯拉作为高估值的成长型企业,一旦增长故事没法用利润兑现,投资者就会用脚投票。
这波下跌也给投资者提了个醒,看企业不能只看表面的销量数据,利润质量、成本控制和长期竞争力才是关键。对特斯拉来说,接下来能不能稳住毛利率,能不能在补贴退坡后维持销量增长,能不能让核心技术落地,将直接决定它能否重新赢得市场的信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