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唐婉清的手指轻轻划过记账本上的横线,像在丈量着婚姻里看不见的沟壑。
笔记本边缘已经磨损,密密麻麻的数字记录着柴米油盐的精确分割。
周炎彬昨天睡前又强调了这个月的水电费要严格按照用量AA,精确到分。
他看着她的眼神,像是在审查一份需要签字的合同,而不是面对同床共枕的妻子。
今天早晨,他一边系领带一边宣布,已经打电话让老家的父母下周就搬来同住。
理由是父母年纪大了需要照顾,却完全没有问她这个女主人是否同意。
唐婉清安静地煎着鸡蛋,油烟机的轰鸣声盖过了她心底的一声叹息。
她想起谈恋爱时,周炎彬连电影票钱都要和她算清楚的样子。
那时她觉得这是现代独立女性的标配,现在却像细密的针脚扎在心口。
厨房窗户映出她没什么表情的脸,只有手指无意识地收紧,攥皱了围裙一角。
砂锅在灶台上咕嘟咕嘟地炖着昨晚的红烧肉,浓郁的酱香弥漫整个厨房。
她轻轻搅动锅铲,看着深红色的肉块在黏稠的汤汁里翻滚。
公婆偏爱重口味,尤其是这道油光锃亮的红烧肉。
自从他们住进来,这道菜就雷打不动地出现在晚餐桌上。
周炎彬最初很满意,觉得妻子懂事,父母开心,一切都在他掌控之中。
可他没注意到,唐婉清近来买菜时,总在肉铺前停留得格外久。
她细心挑选最肥美的五花肉,要求老板切得厚实些。
也没人发现,她往砂锅里加糖时,手腕抖动的幅度一次比一次大。
直到半个月后的这个傍晚,程永孝捂着胸口说头晕,额头渗出虚汗。
郑桂芳慌慌张张去翻降压药,打翻了那碗还剩大半的红烧肉。
周炎彬第一次对唐婉清发了火,声音刺耳地穿透油腻的饭厅空气。
而唐婉清只是慢慢放下筷子,抬眼看他,目光平静得像深潭。
她转身走进卧室,拿出了那本边角磨损的记账本。
封面上,去年周炎彬亲手写下的“家庭AA细则”字样已经有些模糊了。
![]()
01
唐婉清合上记账本,黑色水笔在指尖转了个圈。
本子上最新一行写着“7月水电费:周炎彬132.5元,唐婉清128.7元”。
差额三块八,是上周她母亲来住那晚多洗了一次澡用的热水。
周炎彬昨晚睡前特意提醒她记得把这笔账记清楚,下个月结算时扣除。
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木地板上切割出明暗交替的条纹。
这是他们婚后的第三年,住在城东这个九十平米的小三居里。
房子是两家一起出的首付,贷款也是两人共同在还。
但从搬进来的第一天起,周炎彬就提出了严格的AA制方案。
起初只是大的开支平分,后来渐渐细化到日常采买和 utilities。
唐婉清曾试着开玩笑,说夫妻算这么清会不会太生分了。
周炎彬却一脸认真地解释,这是现代婚姻最科学的相处模式。
“感情归感情,经济归经济,这样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矛盾。”
他说这话时正在计算上个月的超市小票,计算器按得噼里啪啦响。
唐婉清最终没再争辩,只是默默买了个本子开始记账。
她本身是会计出身,做这些倒不算太难,只是心里总有些涩涩的。
门口传来钥匙转动的声音,周炎彬提着公文包走进来。
他今天穿了那件深蓝色的衬衫,是唐婉清上个月送他的生日礼物。
“回来了?”唐婉清合上记账本,起身去接他的外套。
周炎彬嗯了一声,把包放在玄关的柜子上,动作有些沉重。
“今天开会又被老板批了,说我们部门成本控制做得不够好。”
他松了松领带,眉头皱成个川字,径直走向沙发坐下。
唐婉清给他倒了杯温水,放在茶几上,在他身边坐下。
“压力别太大,慢慢来。”她轻声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沙发垫。
周炎彬喝了一口水,突然转向她,表情严肃得像要宣布什么大事。
“我想把爸妈接过来住。”他说,语气是不容商量的肯定句。
唐婉清愣了一下,手指停在沙发垫的流苏上。
“怎么突然这么想?爸妈在老家不是住得挺好的吗?”
“爸的高血压最近不太稳定,妈一个人照顾起来吃力。”
周炎彬放下水杯,声音里带着一种程式化的关切。
“老家医疗条件毕竟不如城里,接过来我们也方便照顾。”
唐婉清沉默了一会儿,看着阳光在地板上移动了一厘米。
“那...要住多久?”她尽量让声音听起来平静。
“先住着看吧,可能长期住下去。”周炎彬说,看了眼手表。
“到时候生活费怎么算?”唐婉清轻声问,指甲掐进了掌心。
周炎彬似乎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回答得毫不迟疑。
“爸妈的日常开销我来负责,你不用操心。”
他站起身,向卫生间走去,话题似乎已经结束了。
唐婉清望着他的背影,突然想起什么。
“那家务呢?做饭打扫这些...”
周炎彬在卫生间门口停下,回头看着她,表情有些不解。
“你不是一直做得挺好的吗?多两个人也就是多两双筷子的事。”
水龙头被拧开的声音淹没了唐婉清未说出口的话。
她重新打开记账本,在新的一页写下日期。
笔尖在纸上停顿了很久,最终什么也没写出来。
窗外,天色渐渐暗了下去,晚霞把云朵染成淡淡的橘红色。
02
周末清晨,唐婉清还在睡梦中,就被门铃声吵醒了。
她迷迷糊糊睁开眼,发现身边的周炎彬已经不在床上。
客厅里传来热闹的说话声,夹杂着郑桂芳尖锐的笑声。
唐婉清匆忙披上外套走出卧室,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
客厅里堆着大包小包的行李,程永孝正费劲地把一个编织袋往屋里拖。
郑桂芳则站在客厅中央,指挥着周炎彬摆放她的泡菜坛子。
“妈?爸?你们怎么这么早就到了?”唐婉清有些措手不及。
她身上还穿着睡衣,头发乱糟糟的,完全没准备好见公婆。
周炎彬抱着沉重的泡菜坛子,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我昨天不是说了爸妈今天过来吗?”他语气有些不满。
唐婉清努力回想,周炎彬确实提过,但没说具体时间。
她以为至少会是下午,还计划着去超市采购些招待的食材。
郑桂芳上下打量着唐婉清,嘴角扯出一个不算笑的笑容。
“婉清才起床啊?我们老人家起惯了早,打扰你休息了。”
这话说得客气,眼神却带着审视,看得唐婉清浑身不自在。
“没有的事,我这就去做早饭。”唐婉清拢了拢头发,转身进厨房。
冰箱里的存货不多,只剩下几个鸡蛋和一点剩饭。
她拿出鸡蛋时,听见客厅里郑桂芳压低了声音在说话。
“这都几点了还睡懒觉,年轻人就是不懂得珍惜早晨光阴。”
周炎彬含糊地应了一声,接着是搬动家具的摩擦声。
唐婉深呼吸一口气,开始打蛋准备炒饭。
油烟机响起时,她听见周炎彬在厨房门口说话。
“爸妈的房间我安排朝南那间了,阳光好对老人身体好。”
唐婉清翻炒鸡蛋的手顿了顿,那间房原本是她的书房。
里面放着她的账本、专业书和好不容易收集的绝版小说。
“那我书房里的东西...”她转头想问,周炎彬已经不在门口了。
早饭吃得有些沉闷,程永孝一直没说话,专注地吃着炒饭。
郑桂芳则不停点评着:“这米是不是陈米啊?吃起来没什么香味。”
“鸡蛋炒得有点老,下次火候可以小一点。”
周炎彬低头快速吃着,像是要赶着去做什么重要的事。
饭后,唐婉清收拾碗筷时,周炎彬跟进了厨房。
“爸妈的东西比较多,你的书我先打包放阳台了。”
他说得轻描淡写,仿佛只是通知她一个既定事实。
唐婉清擦碗的手停住了,阳台没有封窗,最近预报有雨。
“那些书不能受潮,我还是整理一下放我们卧室吧。”
周炎彬皱了皱眉:“卧室哪有地方?先放阳台,我有空买个书柜。”
他没给唐婉清再说话的机会,转身去帮父母整理行李了。
唐婉清站在原地,水龙头滴答滴答地响着。
她想起结婚前,周炎彬信誓旦旦说会尊重她的每一个喜好。
包括那个小小的书房,是他亲手为她粉刷的墙面。
现在,那些承诺就像洗碗池里的泡沫,一个个破裂消失。
中午时分,行李总算安置得差不多了。
郑桂芳巡视着每个房间,不停发表着改进意见。
“这个窗帘颜色太浅了,早上阳光刺眼,得换个深色的。”
“浴室应该加个防滑垫,你爸腿脚不方便,摔了就麻烦了。”
周炎彬一一应着,拿出手机备忘录认真记下。
唐婉清默默把阳台上的书用塑料布盖好,尽量摞在干燥的角落。
她最珍爱的那本《倾城之恋》被压在最下面,书角已经有些折了。
程永孝坐在沙发上,一直没怎么说话,偶尔揉揉太阳穴。
唐婉清给他倒了杯水,轻声问:“爸,是不是坐车累了?”
程永孝摇摇头,接过水杯的手有些颤抖。
“老毛病了,血压有点高,歇会儿就好。”
郑桂芳听见了,立刻走过来,声音提高了八度。
“还不是因为你非要省钱坐大巴,我说坐高铁多舒服。”
“大巴怎么了?便宜一半价钱呢!”程永孝难得地顶了一句。
周炎彬赶紧打圆场:“以后爸妈出门都坐高铁,我报销。”
他说“报销”两个字时,下意识地看了眼唐婉清。
唐婉清假装没看见,转身去准备午饭了。
厨房窗户映出她平静的脸,只有紧抿的嘴角泄露了一丝情绪。
![]()
03
傍晚时分,唐婉清系上围裙开始准备搬家后的第一顿正式晚餐。
冰箱里食材有限,她打算做几道简单却拿手的小菜。
青椒肉丝,番茄炒蛋,清炒时蔬,再加个紫菜蛋花汤。
切肉时,她听见客厅里郑桂芳正在和周炎彬聊天。
“你这房子装修得不错,就是厨房小了点。”
“当初买的时候考虑性价比,这个地段单价已经不低了。”
“过日子还是要实惠,我看楼下菜市场菜价可不便宜。”
唐婉清的刀在砧板上落下,发出有节奏的哒哒声。
她想起自己母亲的话:“嫁给太会算账的男人,累的是心。”
那时她还不以为然,觉得精打细算是美德。
现在才明白,有些算计,算的不是钱,是感情的重置成本。
“婉清手艺还行吧?”周炎彬的声音飘进厨房。
“婚前尝过几次,应该不错。”郑桂芳语气平淡。
唐婉清无声地笑了笑,往锅里倒了比平时多一倍的油。
油烟升腾时,她感到一种莫名的解脱。
饭菜上桌时,郑桂芳先是仔细打量了每道菜的品相。
然后她夹了一筷子青椒肉丝,缓慢咀嚼着,像美食评审。
“肉丝切得不错,就是炒得有点老。”她最终给出评价。
程永孝倒是吃得很香,连续添了两碗饭。
“淑芬这手艺可以,比饭店的清淡,适合我们老年人。”
唐婉清轻声纠正:“爸,我叫婉清。”
程永孝愣了一下,不好意思地笑了:“瞧我这记性。”
周炎彬低头吃饭,偶尔抬头看看父母,表情满意。
“以后晚饭就麻烦你了,我公司最近项目忙,回来晚。”
他说得自然,仿佛在分配工作任务,而非家庭责任。
饭后,郑桂芳主动要帮忙洗碗,被唐婉清婉拒了。
“妈你们坐车也累了,休息吧,我自己来就行。”
其实她是怕婆婆打破她精心收集的那套青花瓷碗。
周炎彬陪着父母在客厅看电视,笑声不时传来。
唐婉清在厨房里,听着水流声和远处的电视声,感觉像是在两个世界。
洗好碗,她擦干手,准备回卧室休息。
经过客厅时,郑桂芳叫住了她。
“婉清啊,明天早上熬点粥吧,你爸胃不好,得吃软和的。”
“好的妈,我明天早点起来做。”唐婉清温顺地点头。
周炎彬满意地看了她一眼,继续给父母讲解电视内容。
回到卧室,唐婉清从床头柜拿出记账本,习惯性地想记录。
笔尖悬在纸上,却不知道该写什么。
今天的花销怎么算?多出来的水电燃气费又如何分摊?
她摇摇头,合上本子,躺到床上闭上眼睛。
周炎彬很晚才回到卧室,身上带着客厅里沾染的烟味。
程永孝抽烟,尽管医生严禁,他偶尔还是会偷偷来一根。
“爸妈挺开心的。”周炎彬一边脱衣服一边说。
“嗯。”唐婉清背对着他,假装已经睡着。
“以后买菜钱...”周炎彬顿了顿,“先从家用账上出吧。”
家用账是两人每月各存一千五的公共账户,用于日常开销。
唐婉清没转身,轻声问:“那记账怎么记?”
周炎彬似乎没想过这个问题,沉默了一会儿。
“先记着,月底我再给你结算。”
他说得含糊,翻身上床,很快就响起了鼾声。
唐婉清在黑暗里睁开眼睛,看着窗帘缝隙透进的月光。
她想起谈恋爱时,周炎彬虽然计较,却也会偶尔给她惊喜。
有一次她生日,他送了一条价值不菲的项链,说是奖励她升职。
现在想来,那可能也不是礼物,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投资。
月光慢慢移动,照亮了床头柜上半开的记账本。
最新一页还是空的,像在等待填写未知的未来。
04
半个月过去了,唐婉清渐渐习惯了公婆同住的生活。
每天早晨六点,她准时起床为程永孝熬粥。
郑桂芳对粥的要求很高,不能太稀也不能太稠。
米要提前泡半小时,火候要恰到好处,配菜要清淡但不下饭。
唐婉清从最初的笨手笨脚,到现在的驾轻就熟,只用了十天。
她甚至能一边熬粥一边准备周炎彬的午餐便当。
周炎彬很满意这种井然有序的生活,认为一切都在正轨。
但他没注意到,唐婉清晚餐的菜色正在悄然变化。
最初的四菜一汤,慢慢变成了三菜一汤,然后是两菜一汤。
唯一不变的是那道砂锅红烧肉,雷打不动地出现在餐桌上。
郑桂芳起初很满意,夸唐婉清懂事,知道老人爱吃红烧肉。
“还是婉清贴心,这红烧肉炖得软烂,你爸牙口不好正好。”
程永孝也确实爱吃,每次都能就着红烧肉吃下一大碗饭。
周炎彬偶尔会皱眉:“天天吃红烧肉会不会太油腻了?”
唐婉清总是温婉一笑:“爸妈喜欢就好,我少放点油就是了。”
但她放油的手从不颤抖,反而比平时更加慷慨。
砂锅是特地买的加厚款,能更好地锁住油脂和热量。
红烧肉要炖两小时以上,直到肥肉部分几乎透明化在汤里。
今天下班后,唐婉清照例在厨房忙碌,砂锅咕嘟作响。
徐思瑶打来电话,声音活力四射:“周末逛街去吗?新品上市了。”
唐婉清看着砂锅里翻滚的肉块,轻声说:“这周末可能不行。”
“又是你家那两位老人?”徐思瑶语气带着不满。
“嗯,要陪婆婆去寺庙上香,她每个月都去。”
徐思瑶在电话那头叹了口气:“你现在完全被绑住了啊。”
唐婉清笑笑,没说话,往砂锅里加了一勺冰糖。
“说真的,你老公也太那个了,AA制就算了,还塞给你两个老人。”
“他说这是尽孝。”唐婉清搅拌着汤汁,看着糖色慢慢变深。
“尽孝他自己尽啊,怎么家务全落你头上?”徐思瑶打抱不平。
唐婉清沉默了一会儿,轻声说:“他工作忙。”
电话那头传来徐思瑶的冷哼:“忙到连帮把手的时间都没有?”
砂锅里的汤汁越来越浓稠,肉香混合着焦糖的甜腻弥漫开来。
唐婉清转移了话题:“你上次说的那支股票怎么样了?”
徐思瑶立刻被带偏,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她的投资经。
通话结束时,红烧肉也正好炖到了火候。
唐婉清关火,砂锅的余温还在保持着汤汁的沸腾。
她拿出手机,对着深红色的红烧肉拍了张照片。
滤镜调成暖色调,看起来更加诱人,然后发到了家庭群里。
郑桂芳很快回复:“看着就香,晚上多吃一碗饭。”
周炎彬也发了个点赞的表情,这是他对家庭事务罕见的参与。
只有程永孝没有反应,他不太会用智能手机,通常只看不说。
晚饭时,程永孝果然就着红烧肉吃了两碗饭。
郑桂芳一边给他夹菜一边念叨:“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周炎彬今天回来得早,也难得地添了饭。
“今天这红烧肉不错,比昨天的更入味。”
唐婉清微笑:“我加了点新学的配方,可乐代替一部分水。”
“可乐?”周炎彬挑眉,“这能好吃吗?”
“口感会更软糯,而且颜色更亮。”唐婉清解释。
郑桂芳尝了一口,点头称赞:“是不一样,更甜了。”
程永孝吃得满嘴是油,难得地开口夸奖:“好吃。”
饭后,周炎彬主动帮忙收拾碗筷,让唐婉清有些诧异。
在厨房,他一边洗碗一边说:“爸妈来了以后,你辛苦了。”
唐婉清正在擦灶台,动作顿了顿:“应该的。”
周炎彬冲掉碗上的泡沫,状似随意地说:
“妈说你最近买菜都挑好的买,花费不小吧?”
唐婉清的手停在油腻的灶台上,心里那点暖意瞬间冷却。
“爸妈年纪大了,吃上面不能太省。”她轻声说。
周炎彬点点头:“该花的花,就是记得记好账。”
水龙头的流水声哗哗作响,掩盖了唐婉清轻轻的叹息。
她看着周炎彬的背影,突然觉得这个同床共枕三年的男人很陌生。
![]()
05
郑桂芳果然在家庭群里大大夸奖了唐婉清的厨艺。
“婉清这红烧肉做得比饭店还好,炎彬有口福了。”
她还特意@了周炎彬,配上好几个竖大拇指的表情。
周炎彬回复得很快:“妈喜欢就好,婉清手艺确实不错。”
唐婉清看着手机屏幕,嘴角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她正在超市的生鲜区挑选五花肉,要求店员切最肥的部分。
店员好奇地问:“这么肥的红烧肉不腻吗?”
“老人家就喜欢肥一点的,炖久了入口即化。”唐婉清微笑着解释。
她推着购物车,仔细比较着不同品牌的可乐含糖量。
最后选择了糖分最高的那一款,整整买了六瓶。
收银台排队时,她遇见同样来采购的徐思瑶。
“买这么多可乐?”徐思瑶惊讶地看着她的购物车。
“做可乐鸡翅。”唐婉清面不改色地撒谎。
徐思瑶挑眉:“我记得你从来不做这种甜腻的菜。”
唐婉清笑笑,没有接话,把商品一件件放上收银台。
“说真的,你最近还好吗?”徐思瑶压低声音,“看着有点憔悴。”
“可能没睡好,爸妈起得早,我也得跟着早起。”
徐思瑶叹了口气:“要不周末来我家住一天,放松一下?”
唐婉清摇摇头:“周末要陪婆婆去上香,走不开。”
轮到她们结账时,唐婉清拿出手机,仔细核对小票上的每一项。
收银员找零时,她甚至数了数硬币的数目,确保没错。
徐思瑶看在眼里,眼神复杂:“你现在怎么也这么计较了?”
“习惯成自然。”唐婉清淡淡地说,把零钱仔细放进钱包格层。
分别时,徐思瑶突然说:“婉清,你记得我们大学的梦想吗?”
唐婉清愣了一下,大学时她们梦想开一家小小的书店。
阳光下看书,雨天里煮茶,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
“记得。”她轻声说,手指无意识地捏紧了购物袋提手。
“我觉得你离那个梦想越来越远了。”徐思瑶的话像一根针。
唐婉清没有回答,只是笑了笑,转身走向回家的路。
到家时,郑桂芳正在客厅里泡脚,电视里放着养生节目。
“回来了?”她头也不抬,专注地盯着电视屏幕。
专家正在讲解高油高糖饮食对老年人健康的危害。
唐婉清把购物袋提进厨房,开始整理采购的食材。
郑桂芳突然提高声音:“婉清你来看看,这专家说得有道理啊。”
唐婉清走到客厅,电视上正在展示高血压患者的饮食禁忌。
红烧肉的图片被打上大大的红叉,配着警示音效。
“妈想看什么台?我帮你调。”唐婉清拿起遥控器。
郑桂芳摆摆手:“就看这个,学学养生知识有好处的。”
唐婉清回到厨房,砂锅已经准备好了,肉也洗切妥当。
她开始腌制肉块,比平时多放了一勺料酒和两勺糖。
周炎彬下班回来时,红烧肉的香味已经弥漫整个屋子。
他放下公文包,罕见地走进了厨房。
“今天妈在群里夸你了。”他靠在门框上说。
“嗯,我看到了。”唐婉清头也不抬,专注地翻炒肉块。
周炎彬犹豫了一下,说:“妈虽然夸你,但也别太破费。”
唐婉清的手顿了顿,锅铲在锅底划出刺耳的声音。
“什么意思?”
“妈说你现在买的都是精品肉,价格不便宜。”
周炎彬走进来,打开冰箱看了看里面的存货。
“普通肉就行了,爸妈吃不出区别的。”
唐婉清关火,把炒好的肉块倒进砂锅里,动作流畅。
“好的肉炖出来更香,爸妈年纪大了,吃好点应该的。”
周炎彬皱眉:“我不是说不让吃好的,只是要有度。”
他拿起灶台上的购物小票,仔细看了看数字。
“这一块肉就一百多?是不是太贵了?”
唐婉清接过小票,折叠好放进口袋:“我会记账的。”
周炎彬似乎还想说什么,但客厅里传来郑桂芳的叫唤。
“炎彬,来帮妈看看这个手机怎么又卡住了。”
他转身离开厨房,留下唐婉清一个人对着咕嘟冒泡的砂锅。
晚餐时,郑桂芳对红烧肉赞不绝口,连吃了好几块。
“今天这肉特别香,是不是换了新做法?”
唐婉清微笑:“加了点秘制调料,妈喜欢就好。”
程永孝吃得津津有味,额头都冒出了细汗。
周炎彬看着父母满足的样子,没再提肉价的事。
只是饭后,他私下对唐婉清说:“下次买普通肉就行。”
唐婉清点头,什么都没说,继续收拾餐桌。
半夜,唐婉清被客厅的动静吵醒,起身查看。
程永孝正在喝水,手有些发抖,脸色在月光下显得苍白。
“爸,你不舒服吗?”唐婉清轻声问。
程永孝摇摇头:“就是有点头晕,老毛病了。”
唐婉清帮他倒了温水,看着老人颤抖的手接过杯子。
回到床上,她久久无法入睡,听着身边周炎彬均匀的呼吸声。
月光从窗帘缝隙漏进来,照在床头柜的记账本上。
06
唐婉清开始尝试新的红烧肉配方,用可乐完全替代水。
这样做出来的肉色泽更加红亮,口感也格外软糯。
糖分在高温下焦化,形成一层诱人的光泽,看起来十分美味。
第一顿可乐红烧肉上桌时,郑桂芳先是惊讶,随后是欣喜。
“这颜色真漂亮,看着就有食欲。”她夹起一大块放入碗中。
程永孝更是赞不绝口,就着肉连吃两碗饭,额头上渗出细汗。
周炎彬今晚有应酬,不在家吃饭,餐桌上只有三个人。
郑桂芳难得地健谈起来,说起了周炎彬小时候的事。
“炎彬从小就懂事,别的孩子乱花钱,他就知道攒着。”
“小学时他爸爸给他买冰棍的钱,他都偷偷存起来。”
唐婉安静地听着,偶尔给二老夹菜,碗里的米饭几乎没动。
“后来上大学,他生活费都是自己打工赚的,从不跟我们多要。”
郑桂芳语气里满是骄傲,仿佛儿子的精明是最大的优点。
唐婉清微笑着点头,眼神有些飘忽,像是在想别的事。
饭后,程永孝帮忙收拾碗筷时,突然晃了一下。
他赶紧扶住餐桌边缘,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怎么了爸?”唐婉清快步上前扶住他。
郑桂芳也从厨房跑出来,满脸紧张:“是不是血压又高了?”
程永孝摆摆手,慢慢直起身:“没事,就是起猛了头晕。”
唐婉清扶他到沙发上坐下,递上温水,动作轻柔。
郑桂芳翻出血压计,熟练地给丈夫测量血压。
数字跳出来时,她的眉头紧紧皱起:“怎么比早上高这么多?”
程永孝不以为然:“量血压也是有误差的,不要大惊小怪。”
但唐婉清注意到,他的手一直在轻微颤抖,额头也有虚汗。
她转身去拿药,却被郑桂芳拦住:“刚吃完饭不能马上吃药。”
婆媳俩对视一眼,郑桂芳的眼神里带着不易察觉的责备。
仿佛在怪唐婉清做的菜太油腻,导致了丈夫的不适。
唐婉清垂下眼睛,轻声说:“那我明天做清淡点。”
郑桂芳没接话,只是专心照顾丈夫,背影透着担忧。
周炎彬很晚才回来,身上带着酒气,但眼神清明。
他先是去看了一眼已经睡下的父母,然后才回到卧室。
“爸晚上不太舒服,血压有点高。”唐婉清一边铺床一边说。
周炎彬解领带的动作顿了顿:“怎么回事?”
“可能是今天菜有点油腻,我明天注意。”唐婉清语气平静。
周炎彬皱眉:“不是说了要做清淡点吗?爸高血压不能吃太油。”
唐婉清抬起头,直视他的眼睛:“妈说爸就爱吃红烧肉。”
“爱吃也不能天天吃啊,你得掌握分寸。”周炎彬语气带着责备。
唐婉清没再争辩,只是默默铺好被子,转身去洗漱。
浴室镜子里,她的脸色有些苍白,眼神却异常平静。
周炎彬跟进来,语气软了些:“我知道照顾老人辛苦...”
“不辛苦。”唐婉清打断他,挤牙膏的手稳定如常。
周炎彬靠在门框上,看着她的背影:“公司最近有个重要项目。”
“嗯,你忙你的,家里有我。”唐婉清开始刷牙,泡沫掩盖了表情。
周炎彬似乎松了口气:“等项目结束了,我带你去度个假。”
这句话如此熟悉,唐婉清已经记不清他承诺过多少次了。
她漱口,洗脸,动作有条不紊,像在执行某种程序。
回到床上时,周炎彬已经睡着了,酒气混合着鼾声。
唐婉清在黑暗中睁着眼睛,听着隔壁房间隐约的咳嗽声。
那是程永孝的房间,今晚他似乎睡得不太安稳。
第二天是周六,周炎彬难得在家休息。
唐婉清依旧早起熬粥,配了几样清淡小菜。
郑桂芳很满意:“早上就该吃清淡的,对身体好。”
程永孝脸色比昨晚好些,但还是显得有些疲惫。
周炎彬睡到九点才起,打着哈欠走到餐桌前。
“爸今天感觉怎么样?”他一边盛粥一边问。
程永孝点点头:“好多了,就是还有点没精神。”
周炎彬看向唐婉清:“今天别做红烧肉了,炖个汤吧。”
唐婉清正在剥鸡蛋,动作轻柔:“好,我买条鱼炖汤。”
早餐后,周炎彬陪父母在客厅聊天,笑声不断。
唐婉清在厨房准备午饭,砂锅已经被收了起来。
她真的买了一条鲜鱼,配上豆腐,炖了一锅奶白色的汤。
午餐时,郑桂芳连连称赞鱼汤鲜美,程永孝也多喝了一碗。
周炎彬满意地看着这一幕,觉得家庭生活终于回到了正轨。
只有唐婉清注意到,程永孝的目光不时瞟向空着的砂锅位置。
下午,周炎彬接到电话临时去公司加班。
唐婉清陪公婆去附近的公园散步,阳光很好。
郑桂芳遇见熟人,热络地聊起来,夸赞儿媳孝顺能干。
程永孝坐在长椅上,眯着眼睛晒太阳,神情安详。
唐婉清去旁边小店买水时,听见郑桂芳和熟人的对话。
“我儿媳确实不错,就是做饭油大了点,不太会养生。”
“现在的年轻人都这样,重口味,说了也不听。”
唐婉清拿着矿泉水的手顿了顿,然后平静地走过去。
“妈,喝水。”她递给郑桂芳一瓶水,笑容温婉。
郑桂芳有些尴尬地接过,转移了话题。
回家的路上,程永孝走得很慢,时不时停下歇息。
唐婉清耐心地陪在一旁,偶尔搀扶一下。
晚饭时,周炎彬还没回来,唐婉清热了中午的鱼汤。
又炒了两个素菜,餐桌显得格外清淡。
程永孝吃得不多,饭后早早回房休息了。
郑桂芳看着丈夫的背影,轻声对唐婉清说:
“明天还是做红烧肉吧,你爸就好那口。”
唐婉清洗碗的手顿了顿,水流哗哗作响。
![]()
07
郑桂芳开始委婉地抱怨菜肴太过油腻。
“这几天总觉得胃里不舒服,可能年纪大了消化不好。”
她说这话时,目光若有若无地扫过桌上那盘可乐红烧肉。
肉块在灯光下泛着诱人的油光,深红色的酱汁浓稠欲滴。
程永孝却没有抱怨,依旧吃得津津有味,额头冒汗。
周炎彬今晚准时回家吃饭,注意到了母亲的异常。
“妈是不是不舒服?脸色不太好看。”他关切地问。
郑桂芳摆摆手:“可能就是吃不消天天这么油腻的。”
周炎彬转向唐婉清,眉头微皱:“不是说好做清淡点吗?”
唐婉清正在盛饭,动作轻柔平稳:“爸喜欢吃红烧肉。”
“喜欢也不能天天吃啊,要讲究营养均衡。”周炎彬语气带着责备。
程永孝插话:“我觉得挺好,婉清手艺越来越好了。”
郑桂芳瞪了丈夫一眼:“好什么好,医生怎么说的忘了?”
餐桌上气氛突然变得紧张,只有筷子碰碗的细微声响。
唐婉清放下饭碗,声音平静:“那我明天换个做法。”
周炎彬叹了口气:“不是做法的问题,是搭配的问题。”
他指着桌上的菜:“一桌菜全都是浓油赤酱,青菜都没有。”
事实上,桌角确实有一盘清炒西兰花,但几乎没人动过。
唐婉清垂下眼睛:“下次我注意。”
饭后,周炎彬罕见地留在了厨房,帮唐婉清收拾。
“我知道照顾老人不容易,但还是要多用点心。”
他一边擦灶台一边说,语气缓和了许多。
唐婉清正在洗碗,泡沫漫过手腕,水温恰到好处。
“妈最近肠胃不好,我明天熬点小米粥给她养养胃。”
周炎彬满意地点头:“这样好,爸妈年纪大了,要吃软和的。”
他停顿了一下,像是随意地问:“这个月买菜花了多少?”
唐婉清冲掉碗上的泡沫,动作没有停顿:“我记着账呢。”
“我知道你记账,就是问问大概数字。”周炎彬追问。
水龙头哗哗作响,唐婉清关上水,厨房突然安静下来。
“比上个月多了大概一千五。”她语气平淡。
周炎彬挑眉:“这么多?是不是该控制一下了?”
“物价涨了,而且现在四个人吃饭。”唐婉清擦干手。
她从围裙口袋拿出小本子,递给周炎彬:“这是明细。”
周炎彬接过本子,仔细翻看,眉头越皱越紧。
“五花肉买了十次?需要这么频繁吗?”
“爸爱吃,几乎每天都要做。”唐婉清解下围裙。
周炎彬合上本子,语气严肃:“不能由着老人性子来。”
“那由着谁的性子来?”唐婉清突然问,声音很轻。
周炎彬愣了一下,似乎没料到她会这么问。
“当然是为他们健康着想...”他话没说完,手机响了。
公司来电,他转身去阳台接电话,表情重新变得凝重。
唐婉清站在原地,看着砂锅里剩下的红烧肉。
油脂已经凝固,在肉块表面形成一层白色的薄膜。
第二天,唐婉清果然熬了小米粥,配了几样清淡小菜。
郑桂芳很满意,连喝两碗粥,脸色也好看了许多。
但程永孝吃得不多,筷子在碗里拨来拨去,没什么食欲。
“爸是不是不舒服?”唐婉清关切地问。
程永孝摇摇头:“就是没什么胃口,可能天气闷。”
周炎彬匆匆吃完早餐就去上班了,今天有重要会议。
唐婉清收拾完厨房,开始准备一天的采买清单。
郑桂芳走过来,看着她写清单,突然说:
“今天还是买点肉吧,你爸昨晚没吃好,半夜喊饿。”
唐婉清笔尖顿了顿:“炎彬说要做清淡点。”
“他懂什么,老人吃饭就图个顺口。”郑桂芳不以为然。
婆媳俩对视一眼,唐婉清轻轻点头:“那少买点。”
超市里,唐婉清在肉铺前犹豫了很久。
最后选了块相对瘦的五花肉,又买了许多蔬菜。
结账时,她遇见同一个店员,对方还记得她。
“今天买瘦肉了?不做红烧肉了?”
唐婉清微笑:“换换口味,老是吃一样的会腻。”
回家路上,她绕道去了药店,买了一盒降压药。
店员热情推荐新产品,说效果更好,副作用小。
唐婉清婉拒了,只要了程永孝一直用的那个牌子。
到家时,郑桂芳正在阳台上晒被子,动作利落。
程永孝在沙发上看报纸,老花镜滑到了鼻尖。
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空气中漂浮着细微的尘埃。
这一幕看起来很温馨,像是普通家庭平凡的一天。
唐婉清在厨房准备午饭,砂锅又重新拿了出来。
她把瘦肉仔细切块,肥肉部分特意剔除了不少。
郑桂芳走进来看了看,满意地点头:“这样健康点。”
但午饭时,程永孝吃了几口就放下筷子。
“这肉没什么味道,炖得也不烂。”他难得地挑剔。
郑桂芳瞪他:“有的吃就不错了,还挑三拣四。”
唐婉清安静地吃饭,什么都没说,眼神平静。
晚饭时,砂锅红烧肉又回到了餐桌上,油光锃亮。
这次唐婉清加了双倍的可乐,糖色炒得深红近黑。
程永孝吃得很香,郑桂芳欲言又止,最终没说什么。
周炎彬加班到很晚才回来,餐桌上只剩下残羹冷炙。
他看了一眼砂锅里凝固的油脂,眉头微微皱起。
但太累了,什么都没说,洗洗就睡了。
唐婉清在记账本上写下今天的开销,笔迹工整清晰。
08
程永孝的血压在凌晨时分骤然升高。
唐婉清被隔壁房间的响动惊醒,立即起身查看。
郑桂芳已经开了灯,正手忙脚乱地找降压药。
程永孝靠在床头,脸色煞白,呼吸急促,满头虚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