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上午9点,杨振宁先生的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准时开始。这位活了103岁的物理学泰斗走了,不光学界悲痛,连普通老百姓都记挂着,当天来送别的人,比之前任何一次缅怀活动都多得多。
![]()
仪式定在九点,可天刚蒙蒙亮,凌晨七八点就有人往现场赶。有带着孩子来的家长,说要让孩子见见真正的大师;还有从外地坐夜车赶来的人,就为送杨老最后一程。队伍排得老远,一眼望不到头,交警都特意过来维持秩序,大家心里都清楚,这是最后一次和杨老告别了
![]()
好久没露面的翁帆也来了,她站在家属队伍里,模样看得人心里发酸。本来家属想低调办葬礼,可各界人士自发赶来,让现场既隆重又肃穆。所有人都穿着黑衣服,有人手里攥着自己写的挽联,有人举着缅怀的牌子,整个现场安安静静的,只有藏不住的沉重。
![]()
清华大学的教授带着学生来了,一个个恭恭敬敬地鞠躬;北大那位87岁的老院士,拄着拐杖慢慢排在队伍里,不肯搞特殊;中山大学的老师们专程跑过来,手里的黑白横幅上写着“归故园丹忱,践家国初心”,字里行间全是敬意。知名作家莫言写了“大师归去,高见永存”悼念,香港的李家超也专门送了花圈。不少人还没进礼堂,眼泪就噼里啪啦掉下来了。
![]()
礼堂里摆满了花圈,灯虽然亮着,却一点儿生气没有。正中间放着杨老的照片,眼神还是那么温和有力量。吊唁的人排着队深深鞠躬,左侧的家属席上,翁帆站在了最前面。这是杨老走后她第一次公开露面,头发剪短了,贴在脸上,一身简单的黑衣,脸色白得没一点血色,眼睛肿得像桃子,一看就是这些天没少哭,比以前看着老了好几岁。
![]()
其实翁帆早该有心理准备,杨老的身体已经差了好几个月了。早在100岁生日过后,杨老意外摔了一跤,脊椎骨裂,在医院住了85天。那段时间翁帆照顾得特别细心,连来看望的人都只许待一个小时,就怕累着杨老。可那次受伤后,杨老的身体就一天不如一天了。
![]()
杨老的学生兼好朋友、中科院院士葛墨林最近说了些大伙不知道的事儿:杨老走前一个月,已经病危了,身体动都动不了,连翻身都得人帮忙,本来听力就不好,那时候更是啥也听不见了。翁帆就天天拿个白板写字给他看,好在杨老视力还行,说话也清楚。葛墨林去看他的时候,杨老还惦记着问葛墨林的夫人好不好,声音太小,得翁帆在中间传话,可杨老脸上挺平静,一点儿不慌。
![]()
这个月初杨老刚过103岁生日,当时朋友发了庆生的照片,却没见杨老出镜,大伙还纳闷呢。现在才明白,那时候他身体已经很差了,就是硬撑着过了生日。想来那时候翁帆和杨老,都知道最后的日子不远了,可真到了分开这一天,还是忍不住难过。
![]()
以前总有人说翁帆对杨老不是真心的,可看她现在这崩溃的样子,那些闲话都没人提了。杨老在世时早就把后事安排好了,他不光陪着翁帆这些年,更给了她学问和眼界上的滋养。
![]()
老话说“真金不怕火炼,真情经得住考验”,翁帆在葬礼上的模样,藏着对杨老最真的牵挂。大师虽然走了,但他留下的学问和精神永远在。也盼着翁帆能慢慢走出悲伤,带着杨老的念想好好过日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