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革命英烈吴石,陈宝仓,朱枫,聂曦死亡后画面曝光!此仇不共戴天

0
分享至

碧波映天晓,虎穴藏忠魂!四位英雄血洒台湾,此恨绵绵70余载!秘密刑场上,身中七枪的朱枫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吴石将军吟诵着“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从容赴死。1950年6月10日下午4点30分,台湾马场町刑场阴云密布。连续枪声响起,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四位英雄倒在了血泊中。他们牺牲前,没有一丝畏惧,只有坚定的信仰和无畏的勇气。

蒋介石亲自下令处决他们,甚至要求记录下整个行刑过程。这四位英雄究竟做了什么,让蒋介石如此气急败坏?背后又隐藏着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

01 虎穴藏忠魂,神秘“密使一号”

吴石将军是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中将军衔。但他的另一重秘密身份,却是中共潜入台湾的“红色特工”,代号“密使一号”。



他早年留学日本,多年以来对国民党尽心尽力,却因非蒋介石嫡系,空有抱负不得施展。1944年发生的“六寨惨案”成为转折点——因国民党情报传递失误,美机误炸导致五千余军民丧生。这场本可避免的惨剧让吴石对国民党政权彻底绝望。

1947年,吴石在上海与中共地下党秘密会晤,确立了工作关系。此后两年间,他以身份作掩护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大量重要情报。在多次秘密会晤中,多位担任其联络员的地下党员不幸被捕。为保护吴石,这些同志受尽酷刑也不吐露一字,甚至壮烈牺牲。这些英勇事迹让吴石深受震撼,共产主义信仰已在他心中深深扎根。

1949年7月,吴石奉调台湾“国防部参谋次长”,临行前将298箱保存无损的国民党军事绝密档案呈献给解放军。这一举动为后续的解放战役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情报支持。

1949年11月,女地下党员朱枫赴台,在白色恐怖下多次与吴石秘密接头。朱枫1905年12月出生于浙江镇海名门。1937年“七七抗战”开始,她毅然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初投身中共领导的出版事业——新知书店参加革命。



她曾多次变卖家族财产,无偿资助革命出版事业,并协助台湾爱国志士筹建“台湾抗日义勇队”。朱枫抵达台湾一周后,就来到吴石将军的寓所,从他手中接过绝密军事情报的缩微胶卷。这批情报内容丰富至极,包括《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舟山群岛、大小金门《海防前线阵地兵力、火器配备图》等。

几小时后,这组珍贵情报立即通过秘密渠道送至香港,随后迅速传抵华东情报局。毛泽东见到这些情报后深感振奋,特别是得知它们来自一位女性秘密特派员和国民党高层人士后,更是激动不已。

毛泽东当即嘱咐有关领导:“一定要给他们记上一功哟!”兴奋之余,他还赋诗一首:“惊涛拍孤岛,碧波映天晓。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

1950年1月29日,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被捕。这位本应坚守信念的共产党员,却在短时间内叛变投敌。蔡孝乾的叛变带来毁灭性打击,他不仅供出了朱枫,还在笔记本上写下“吴次长”三个字,导致吴石身份暴露。

蔡孝乾的背叛导致台湾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台工委一千八百多人被抓,一千一百多人牺牲。整个台湾地下党组织几乎被连根拔起。

朱枫接到警示后,持吴石签发的通行证撤至舟山。天不遂人愿,她在舟山还是不幸被捕。那张通行证成为指认吴石“通共”的铁证之一。吴石被捕入狱后,遭受了种种酷刑和反复审讯。在狱中,特务们用尽各种残忍手段,他们使用了电刑烧瞳,用电话机改装的手摇发电机,两极分别夹在他的左眼皮和右耳垂上。

电流穿过眼球,玻璃体像被针扎一样,吴石的右眼就这样失明了。

在狱中,吴石将军始终保持着惊人的镇定。国民党当局也不得不承认,“对吴石的侦讯是最困难的事”。吴石的狱友后来回忆,他“看不出什么表情,可以说是相当镇定”。

刚被捕的朱枫曾取出藏在大衣衬肩里的金手镯,吞金自尽。她被抢救回来之后,尽管遭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折磨,但在被关押审讯的4个月中,她的坚贞不屈让国民党特务都震惊不已。



就义前,陈宝仓没有丝毫慌乱,面色平静,沉稳而立。这位在抗战中遭日机轰炸受伤200多处却没有阵亡的将军,此刻从容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

曾为吴石副官的聂曦被押下囚车时,依旧昂首挺胸,双目蔑视敌人。他年轻的面容上没有丝毫畏惧,只有对信仰的坚定和对敌人的不屑。

05 血染马场町,英雄从容就义

1950年6月10日,四位英雄被押往马场町刑场。临刑前,吴石从容写下绝笔诗:“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香港《星岛日报》后来刊文称“吴石临刑前从容吟诗”。

朱枫就义时身中七枪,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这位出身名门的女性,用生命诠释了对信仰的忠诚。

陈宝仓和聂曦也一同英勇就义。聂曦就义前的照片至今仍然保存着,那张年轻的面容上写满了坚定和无悔。



蒋介石曾下令,要将吴石、朱枫就义的场面记录下来并亲自过目。正是这道特殊的命令,让英雄赴死前的影像得以留存,也让后人能目睹英雄最后的风采。

1973年,由国务院追认吴石将军为革命烈士。十年后,朱枫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因为保密等历史原因,他们的子女很少在外人面前提起自己的父母。

吴石的回家路充满坎坷。1984年,吴石长子吴韶成历尽周折,终于联系上在台湾的小妹。随后,吴韶成立即赴美,一家人分别34年后,59岁的他跪倒在84岁母亲面前。1994年,他亲赴台湾迎回父亲骨灰,安放家中。

朱枫的回家路则更为曲折。2000年,73岁的女儿朱晓枫在《老照片》杂志上首次见到母亲就义前的影像,痛哭失声。又经十年寻找,2010年,她终于在台北一家殡仪馆的“无主骨灰罐名册”中发现被误写为“朱湛文”的骨灰罐。

经核实,这正是朱枫的遗骸。2011年7月,朱枫的遗骸落土家乡。时隔六十年,她终于“越过”了那道未能渡过的海峡。

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四烈士塑像面东而立,静静凝视着祖国的宝岛台湾。



广场上的铭文诉说着不变的真理:“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七十多年过去了,马场町的枪声早已消散,但四位英雄的鲜血永远烙印在历史记忆中。当我们今天仰望和平的蓝天,绝不能忘记,有这样四位英雄,为了国家的统一,默默战斗在敌人的心脏,最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乐趣纪史
乐趣纪史
为何我的眼里常含热泪,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795文章数 83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