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水下机器人等新产品纷纷亮相,“瀛澜•深圳海洋”大模型等成果首次发布,深海领域前沿技术实现新突破,产业精英、KOL、行业大咖云集,首次发布三大“蓝色榜单”;
“向阳红10”深海科考船和“海洋地质十号”地质调查船公众开放;
“海风号”主题巴士穿行全市……
首推市场化办展!2025海博会来了
深圳的海
澎湃着产业的动能
迸发着创新的活力
也洋溢着市民的幸福!
2025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如期而至
将于10月28日至30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
10月24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举行2025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新闻发布会。深圳市海洋发展局副局长成嶂旻介绍了2025海博会总体情况,并与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理事长张占海、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文蔚,就有关情况答记者问。
共同书写深圳海洋故事
11万家涉海市场主体扎根深圳
清晨深圳湾白鹭掠水、午后盐田港集装箱流转、深夜实验室调试水下机器人,这些日常的海洋瞬间,蕴藏着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一个个真实故事。成嶂旻生动讲述了“蓝色产业拔节生长”“海洋科技创新步伐加快”“海洋政策支持走实”“海上通道越走越宽”四个深圳的“海洋故事”。
“蓝色产业拔节生长”。深圳海洋生产总值已突破5000亿元,11万家涉海市场主体在这里扎根,6000多家“四上”涉海企业撑起产业骨架,涌现出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南海东部油田连续三年实现2000万吨以上稳产,船舶金融租赁资产规模达179亿元,稳居华南第一,LNG接卸量连续四年领跑,在游艇方面跻身“千艇之城”。
“海洋科技创新步伐加快”。深圳海洋大学等创新载体加快建设,中国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深圳市海洋智能装备公共服务平台、大鹏湾开放式海域(南澳)海测平台、深圳国际海事可持续发展中心揭牌运营,深圳集聚了370多个涉海科研团队在这里攻关,2024年涉海企业发明专利增至8万多项,头部科技企业向海发展,持续落地无人+应用场景。
![]()
“海洋政策支持走实”。深圳坚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在蓝色赛道上稳健前行保驾护航。今年7月成立海洋金融联盟,国开行300余亿元涉海融资余额、建行300亿元专属授信随即同步落地,市财政每年安排3亿元专项资金聚焦技术研发,更计划设立产业引导基金精准滴灌。同时,水下机器人、游艇产业等专项规划相继出台,全力为企业营造最优发展环境。
“海上通道越走越宽”。深圳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全球第四,275条国际班轮航线把深圳和全球100多个国家、300多个港口连在一起。国际红树林中心落户深圳,已签约20个成员国,推动全球红树林湿地保护事业可持续发展。承接了3项联合国“海洋十年”项目,历届渔博会、海博会成功举办,深圳的海洋故事,也越来越多被世界听到。
海博会首年实行市场化办展
共绘蓝色经济发展新蓝图
成嶂旻介绍,作为国家级海洋经济展会,海博会已在深圳成功举办五届,是展示中国海洋经济成果、促进国际合作的高端平台。今年海博会以“数智深蓝 共创未来”为主题,展览面积4万平方米,包含展览、论坛、配套活动三大版块。本届海博会的核心亮点,可概括为“四个新”:
1
首推市场化办展“新机制”,让产业合作“活起来”。本届海博会首次全面实行市场化办展,为企业提供全链条服务,从企业需求对接、产业资源链接,到交易合作促成,让市场活力成为展会的核心驱动力。
2
聚焦深海科技“新前沿”,让硬核创新“亮出来”。展会精准锁定海洋产业核心赛道,重点覆盖海洋智能装备、海洋电子信息、海洋新能源、海洋现代服务业等关键领域。
3
首发蓝色榜单“新标杆”,为创新力量“树旗帜”。在蓝色经济新增长论坛上,将首次发布三大“蓝色榜单”:蓝色创新企业榜单、卓越展商系列奖项、蓝色经济贡献奖,表彰代表中国海洋产业未来方向的创新力量、卓越参展企业以及在蓝色经济发展中做出贡献的个人与机构。
4
打造国际交流“新窗口”,让全球智慧“聚起来”。本届海博会策划七大核心论坛,涵盖蓝色经济、海洋法治、全球治理等话题,届时学术界、产业界、政府部门代表将参会,内容专业、视野开阔、话题开放。
助力培育深海科技新兴产业链
全力打造环球海洋科考平台
张占海介绍,在今年的海博会开幕式上,大洋协会将携手招商工业集团公司、南方科技大学一起与深圳市海洋发展局、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签署五方共建深圳国际海洋创新研究院建设协议,共同将深圳国际海洋创新研究院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研发机构,为深圳发展深海科技新质生产力提供智力支撑和技术支撑。
今年海博会期间将举办深海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大会,助力培育深海科技新兴产业链,并首次举办蓝色浪潮大会,为全球海洋青年搭建平台,支持青年赋能海洋科学与行动,推动青年主导的创新创业,培育未来海洋领导者。此外,今年3月以来,中国大洋协会联合深圳有关单位,共同发起深蓝梦想2035环球海洋科考,旨在用十年的时间,汇聚社会力量,积极响应联合国海洋十年倡议,创新海洋科考范式,联结科学-产业-公众,推动前沿科学研究、企业技术创新、公民科普教育,为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打造新品牌。
让海风吹遍深圳的每一个角落
近50场活动共赴海洋嘉年华
李文蔚介绍,海博会期间还将举办系列精彩的海洋周主题活动,打造一场覆盖艺术、知识、味道、运动、休闲等多个板块的海洋嘉年华,近50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度高、互动性强的海洋主题活动,让市民感知深圳海洋城市魅力,体验滨海生活。
在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
推出“经纬海疆
1
万里深蓝志”海洋艺术展;
2
11月1日-2日与澳门风帆船总会一起在黑沙水上运动中心举办桨板、皮划艇、单双体帆船体验活动,还会在澳门大学和澳门海事博物馆举办关于海洋运动和文化的讲座;
3
南澳海胆粽制作非遗活动,将非遗体验融入海洋文化;
4
推出“蔚蓝少年说”深圳青少年海洋文化艺术汇演;
5
邀请克利伯环球帆船赛中国区负责人,分享环球航海的梦想与故事。
推出“海风号”主题巴士穿梭全城
地标建筑海洋主题灯光秀点亮鹏城
营造海洋氛围
(内容来源:深圳商报记者:苑伟斌)
2025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
深圳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5年10月24日(星期五)上午10:00
地点:深圳市政府新闻发布厅
实录内容
主持人刘天歌(深圳市政府新闻办副处长):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今天的发布会主要是介绍2025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的有关情况,并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回答记者的提问。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
深圳市海洋发展局副局长成嶂旻先生;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理事长张占海先生;
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促进会副会长李文蔚女士;
我是市政府新闻办副处长刘天歌。
![]()
首先,请市海洋发展局副局长成嶂旻先生介绍2025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的总体情况,有请。
![]()
成嶂旻: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参加2025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代表深圳市海洋发展局,向大家一直以来对深圳海洋事业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清晨深圳湾白鹭掠水、午后盐田港集装箱流转、深夜实验室调试水下机器人,这些日常的海洋瞬间,蕴藏着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一个个真实故事。下面,我将通过这些深圳海洋故事,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最新进展以及2025海博会总体情况。
第一个是“蓝色产业拔节生长”的故事。深圳海洋生产总值已突破5000亿元,11万家涉海市场主体在这里扎根,6000多家“四上”涉海企业撑起产业骨架,涌现出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南海东部油田连续三年实现 2000万吨以上稳产,船舶金融租赁资产规模达179亿元,LNG接卸量连续四年领跑,在游艇方面跻身“千艇之城”。
第二个是“海洋科技创新步伐加快”的故事。深圳海洋大学等创新载体加快建设,中国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深圳市海洋智能装备公共服务平台、大鹏湾开放式海域(南澳)海测平台、深圳国际海事可持续发展中心揭牌运营,深圳集聚了370多个涉海科研团队在这里攻关,2024年涉海企业发明专利增至8万多项,华为等头部科技企业向海发展,持续落地无人+应用场景。
第三个是“海洋政策支持走实”的故事。深圳坚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在蓝色赛道上稳健前行保驾护航。今年7月成立海洋金融联盟,国开行300余亿元涉海融资余额、建行300亿元专属授信随即同步落地,市财政每年安排3亿元专项资金聚焦技术研发,更计划设立产业引导基金精准滴灌。同时,水下机器人、游艇产业等专项规划相继出台,全力为企业营造最优发展环境。
第四个是“海上通道越走越宽”的故事。深圳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全球第四,275条国际班轮航线把深圳和全球100多个国家、300多个港口连在一起。国际红树林中心落户深圳,已签约20个成员国,推动全球红树林湿地保护事业可持续发展。承接了3项联合国“海洋十年”项目,历届渔博会、海博会成功举办,深圳的海洋故事,也越来越多被世界听到。
作为国家级海洋经济展会,海博会已在深圳成功举办五届,是展示中国海洋经济成果、促进国际合作的高端平台。今年海博会以“数智深蓝 共创未来”为主题,定于10月28日至30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展览面积4万平方米,包含展览、论坛、配套活动三大版块。海博会首年实行市场化办展,为企业提供全链条服务,链接资源、促进交易合作。今年海博会策划七大核心论坛,涵盖蓝色经济、海洋法治、全球治理等话题,届时学术界、产业界、政府部门代表将参会,内容专业、视野开阔、话题开放。
今年还将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海洋周主题活动与海博会同期举办,具体时间为10月29日至11月2日,主场地设于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等代表性地点,设置了艺术海洋、知识海洋、味道海洋、运动海洋、休闲海洋、生态海洋六大板块,将举办近50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度高、互动性强的海洋主题活动,让市民感知深圳海洋城市的魅力,体验滨海生活。
我们诚挚地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届时亲临海博会现场参展参观。衷心希望各位媒体朋友们一如既往关注、报道海博会,关心支持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发展工作。
深圳的海,澎湃着产业的动能,迸发着创新的活力,也洋溢着市民的幸福。期待和大家一起,继续书写深圳的海洋故事。
谢谢大家!
刘天歌:感谢成嶂旻副局长的介绍。接下来,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名称。现在开始提问。
![]()
记者:经济日报提问。请问中国大洋协会张占海理事长,能否介绍一下和深圳方合作、深度参与本届海博会的契机和考量是什么?谢谢!
![]()
张占海: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今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成为又一国家级战略主线。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国家创新型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创新生态优势、全产业链协同优势、先行先试的政策与制度创新优势和充满活力营商环境。将国家深海事业的宏伟蓝图与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紧密结合,是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战略选择。所以,中国大洋协会与深圳方迅速达成合作共识。下面,我向各位简要作一个介绍。
一是构建高层次战略合作机制,助力深圳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中国大洋协会、深圳市海洋发展局、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于今年7月11日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合作共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深圳国际海洋创新研究院、深海科技创新平台。深圳全力支持大洋协会布局前海,支持大洋协会与会员单位搭建高水平创新载体和国际海洋合作与对话平台。
在今年的海博会开幕式上,大洋协会将携手招商工业集团、南方科技大学一起与深圳市海洋发展局、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签署五方共建深圳国际海洋创新研究院协议,共同将深圳国际海洋创新研究院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研发机构,为深圳发展深海科技新质生产力提供智力支撑和技术支撑。
二是搭建高端国际合作交流平台,提升深圳的国际影响力。去年海博会期间,大洋协会联合南方科技大学、招商局集团举办了首届国际深海科技大会,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家单位的400多人参加会议,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年海博会期间大洋协会还将主办两项活动,一个是举办深海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大会,助力培育深海科技新兴产业链。一个是首次举办蓝色浪潮大会,为全球海洋青年搭建平台,支持青年赋能海洋科学与行动,推动青年主导的创新创业,培育未来海洋领导者。
三是全力打造环球海洋科考平台,培育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新品牌。今年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强调,要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加强全球海洋科研调查、防灾减灾、蓝色经济合作。今年3月以来,大洋协会联合深圳有关单位,共同发起深蓝梦想2035环球海洋科考,旨在用十年的时间,汇聚社会力量,积极响应联合国海洋十年倡议,创新海洋科考范式,联结科学-产业-公众,推动前沿科学研究、企业技术创新、公民科普教育,为建设海洋强国作出新的贡献。可以说,这一十年行动完全符合党中央的要求,将为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打造新品牌。
深海蕴藏着无限的机遇,也呼唤着更大的担当。中国大洋协会将继续履行好“开辟国家资源新来源、推动深海科技发展、维护国家海洋权益、贡献人类共同财富”的光荣使命。与深圳市及社会各界一道,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开放的姿态、更创新的精神,为中国深海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
记者:南方财经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请问成嶂旻副局长,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本届海博会的亮点?谢谢!
成嶂旻: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本届海博会的核心亮点,可概括为“四个新”:
一是首推市场化办展“新机制”,让产业合作“活起来”。本届海博会首次实行市场化办展,按照“市场主导、以会促展、突出深海、国际多元”原则,不只是搭建展览平台,更聚焦全产业链服务——从企业需求对接、产业资源链接,到交易合作促成,全方位为涉海企业打通堵点、衔接断点,让市场活力成为展会的核心驱动力。
二是聚焦深海科技“新前沿”,让硬核创新“亮出来”。展会精准锁定海洋产业核心赛道,重点覆盖海洋智能装备、海洋电子信息、海洋新能源、海洋现代服务业等关键领域。众多涉海龙头企业将携前沿技术与系统解决方案亮相,既展现我国深海科技的硬实力,更致力于打造“技术-产业-应用”海洋新生态链,把深海科技优势转化为蓝色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动能。
三是首发蓝色榜单“新标杆”,为创新力量“树旗帜”。我们将在蓝色经济新增长论坛上,首次发布三大“蓝色榜单”:蓝色创新企业榜单、卓越展商系列奖项以及蓝色经济贡献奖,表彰代表中国海洋产业未来方向的创新力量、卓越参展企业以及在蓝色经济发展中做出贡献的个人和机构,用标杆力量引领更多主体投身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是打造国际交流“新窗口”,让全球智慧“聚起来”。本届海博会在国际化维度持续升级,重点策划七大核心论坛,话题覆盖蓝色经济增长、海洋法治建设、全球海洋治理等前沿领域,还特别引入 APEC 国际海洋研讨会等高端国际会议。届时,国内外学术界、产业界、政府部门代表将齐聚一堂,用更开阔的视野、更专业的对话、更开放的交流,共同破解海洋发展难题,真正实现“全球智慧为海洋所用”。
此外,我们还精心策划了“向阳红10”深海科考船和“海洋地质十号”地质调查船公众开放日、极地知识进校园等海洋科普活动,把“遥远的深海科考、大洋调查”变成市民触手可及的科普课堂,引导广大市民朋友关心海洋、认识海洋,增强海洋意识。
最后,热忱欢迎海内外涉海企业、专家学者、市民朋友走进本届海博会,看深海科技、听行业论坛、寻合作商机;也期待媒体朋友们多聚焦、多传播,让我们携手共享深蓝机遇、共探合作路径、共绘蓝色经济发展新蓝图。
谢谢!
![]()
记者:香港商报记者提问。请问李文蔚副会长,海博会期间还将举办系列精彩的海洋周主题活动,都有哪些活动亮点?有哪些市民可以参与?
![]()
李文蔚: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今年海洋周主题系列活动将于10月29日至11月2日举行,致力于打造一场覆盖艺术、知识、味道、运动、休闲等多个板块的海洋嘉年华。
一是在艺术海洋方面,在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经纬海疆:万里深蓝志”海洋艺术展,不仅有范迪安先生等名家的海洋油画、岳鸿军等摄影家的深海摄影作品,还会邀请国际红树林中心及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的代表作分享交流,让我们的国际交流更加深入。可以说是一场“看得见、听得着、能互动”的海洋艺术体验。
二是在运动海洋方面,在11月1日-2日与澳门风帆船总会一起在黑沙水上运动中心举办桨板、皮划艇、单双体帆船体验活动,还会在澳门大学和澳门海事博物馆举办关于海洋运动和文化的讲座,推动深澳两地海上互动。
三是在味道海洋方面,融入非遗体验,通过南澳海胆粽制作这一非遗活动,让市民沉浸式感受海洋文化魅力。
四是在知识海洋方面,举办“蔚蓝少年说”活动,联动全市十所学校,通过诗歌朗诵、舞台剧、音乐剧等中英文双语汇演形式,展现青少年对海洋的想象和热爱。
五是在休闲海洋方面,绘制了双语版的《深圳海风漫游手绘指南》,标注出市民票选的十大海洋地标和深圳市海洋发展局打造的“星星点灯”海洋文化展馆点位,轻松“一图解锁深圳蓝”。此外,我们还邀请了克利伯环球帆船赛中国区负责人,在深圳书城中心城和大家分享环球航海的梦想与故事。
此外,我们还推出“深圳海风号”主题巴士穿梭全城,地标建筑海洋主题灯光秀点亮鹏城,营造全市的海洋氛围。
上述系列主题活动注重“可参与、可感知、可传播”,欢迎广大市民踊跃参与。金秋十月,让海风吹遍深圳的每一个角落。谢谢大家。
刘天歌:谢谢,好的。今天的提问就到这里,谢谢大家。我们这次发布会的图文实录将在深圳发布和深圳政府在线等官方平台刊发,同时,读特、第一现场等媒体平台也会有图文和视频的回放。
感谢各位发布人、感谢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内容来源:深圳发布)
来源:深圳梦(微信号ID:SZeverything)综合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