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宁县南街街道江美村,连绵的山坡上,一株株绿意盎然的茶枝柑树整齐排列,枝头上挂满了青黄相间的果实。这片30多亩的茶枝柑基地,种有1648棵茶枝柑树,长势喜人,预计11月中旬能收获3万多斤的果实。
![]()
种植户在查看茶枝柑树生长情况。 受访单位供图
科技赋能 引进智慧种植模式
走进江美村茶枝柑基地,科技元素随处可见:7个监控摄像头、上百根水管与肥料管,实现了全天分段的安全防护和生长监测;每棵茶枝柑树旁边配有一个自动喷灌管,能根据多功能气象检测仪智能监测的雨量、湿度、温度、风度等数据,进行分段喷灌。
“我们利用基地30多立方米水池和10立方米储水罐作为喷水源,气温高的时候,两天喷一次水。”基地负责人介绍,这种精准灌溉方式既节约了水资源,又保证了茶枝柑的生长需求。
精心培育 撂荒地变“绿色银行”
江美村茶枝柑基地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江美村委会干部潘其全介绍,该村茶枝柑基地从2023年年中开始种植,累计投资约39万元,今年是第三年挂果,长势良好。
“在项目建设前,此处曾是撂荒的果园。随着村里的年轻劳动力进城发展,果园的撂荒面积不断增加。”潘其全说,为此,江美村大力推进复耕复种工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择了茶枝柑这一特色产业。
“茶枝柑被誉为浑身是宝的‘黄金果’,从花朵到果实,可以制作不同的产品。其中,果实可以晒陈皮、做小青柑、酿茶叶等。”潘其全如数家珍地介绍着茶枝柑的多种用途。
如今,经过三年的精心培育,昔日的荒坡地变成了村里的“绿色银行”,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10万元的收入。潘其全表示,一棵茶枝柑大概可结果20到25斤,于11月中旬开始收成,至年末预计收成3万多斤,每年能增加村集体收入10万元。
完善机制 “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
为进一步壮大辖区的茶枝柑产业,南街街道通过研究出台茶枝柑产业奖补政策,支持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农户与广东吉登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参与茶枝柑种植。
依托吉登科公司,该街道大力建设茶枝柑现代化种植示范基地,通过经联社入股、参与运营等方式,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构建起“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该机制由吉登科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种植主体按该公司要求种植和管理茶枝柑,达产后视果品质量保底价收购,若当年市场行情高于保底价,种植主体也能额外获得销售分成。
目前,南街街道茶枝柑产业已经逐渐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态势,建成林洞村、江美村、红太阳村共2300亩茶枝柑示范基地,预计盛产后年产量超3500吨,产值约800万元。小小的茶枝柑,正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黄金果”。
来源:肇庆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严炯明 通讯员 谭珊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