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蒋小涵爱读书
来源:蒋小涵爱读书
文章已授权
“跑妻”以前也有,只是现在越来越严重了。
小时候我们那会说“南蛮北侉”来区分外地人,这算地域歧视,虽然我们那里也很穷。
01
我三叔年轻的时候在南方打工,过年带回来一个南方女人。模样我已经不记得了,因为农村家里房子老,住宿条件不好,带到我们家住过一晚。
本来以为是奔着结婚去的,没想到后来女的跑了。还好没有领证办婚礼,没什么损失,只是“跑了女朋友”。
但说明了一个问题:农村男性外出打工,很容易会遇到外地的女性,然后互生情愫,一冲动就领证了,但感情基础其实很薄弱。
让我想起了之前看的电影《遥望南方的童年》。村里年轻人李响在深圳打工,认识了四川的妹子,很快结婚生子了。
本以为好日子要开始了,没想到孩子才几个月,李响老婆就闹着要走,跑了两次被找回来了。
可最后还是“跑了”。电影中李响是江西人,四川妹子嫁到江西也属于远嫁。
大学的时候有个室友是江西人,她说她们那,隔一座山就是一种方言,根本听不懂。
在我听来,南方人说的话全是“外语”半句都听不懂。一座山一个方言,更别提夸省份了。
当然电影里李响被“跑妻”除了语言沟通方面的原因,最主要是还是经济问题。他们那个村太穷了,男人都外出打工了,留在村里的都是孩子和妇女。
一个外地嫁过来的女人,又是在深圳带过见过大世面的,很难呆的住。没法一起过一眼望到头的穷日子。
02
听我妈八卦说,隔壁村的二毛媳妇,是从比我们这还穷的外地嫁过来。
二毛每次喝酒都会打老婆,家里人说了也没用。可能有些男人就是有暴力倾向。
村里人都说,人家那么远嫁过来是好好过日子的,你天天那么对人家,不跑才怪。
二毛是真的被“跑妻”了。女的即便生了孩子,也还是狠心丢下了。
她们的离开不单单是一个“坏妈妈”的故事,而是一个在贫困、孤独和绝望的现实压力下,做出的无奈而又悲剧的选择。
从街坊邻里、村干部的口中能看得出农村的“跑妻”很严重,但是中国人都遵循“家丑不外扬”,所以家里内部消化。
邻居们也都是街头巷尾的八卦一下,并没有被社会真正的重视和统计过。但这种现象,却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地影响着很多家庭。
跑了的“妻子”是苦命的人,但剩下的男人和孩子,又何尝不个苦命的人。
03
有的女人是因为看了世界想走出去,有的女人是网聊被“撩”跑了,有是男人真的差劲、烂泥扶不上墙过不下去了。
但不管怎么样,最苦最苦的还是孩子。男人没本事再娶,孩子可能连学都念不完就要去打工。有本事的男人再娶,后妈对孩子能好到哪里去?
“世上只有妈妈好”每次听到这首歌我眼泪都会在眼睛里打转。哪个孩子不想拥有完整的父母之爱,但他们有时候别无选择。
这个时代的诱惑太大,女性也开始觉醒,知道活出自我,奔向自由。先活出自己,其次才是别人,即便是孩子也不例外。
男人想留住媳妇,唯有努力赚钱,多提供情绪价值。
“跑妻”不仅是一个饭后的八卦,也不仅是一个农村现象,更是农村发展困境的一个尖锐切口。
只有振兴了乡村,才能留住“她”,才能留住一个妻子,一个母亲,一个完整的家,更是农村的生机和未来。
当然一个家庭,需要两个人共同努力,才会蒸蒸日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