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看到宋清辉发的一个帖子,不由得感慨万千,感觉这个人真是走火入魔,彻底没救了,而且有可能正在走进一个危险的境地,却任何人都帮不了他。
宋清辉说,“我不需要反省,真正有问题的,是这个社会”。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宋清辉钻已经进了牛角尖里,钻到了最深处,一万头牛也拉不出来。
说到这里,不了解宋清辉的人,可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宋清辉所说的事,是其爱子夭折之悲剧。此事说来也叫人同情,以至于不忍心再提此事,更不该说三道四。
但是,宋清辉本人却不断提起来,并且借此事反复批判应试教育。批判应试教育,看起来没问题,可是深入想一想,其子之悲剧,真的是应试教育导致的吗?
![]()
或者说,应试教育是唯一的原因吗?难道就没有家长的责任吗?就算应试教育有责任,又该有多大的责任呢?这些问题,其实是值得宋清辉认真反省反省的。
然而宋清辉却说自己不需要反省,说真正有问题的是这个社会。诚然,社会肯定有问题,应试教育肯定是有缺点的,但是这不代表完全是社会和应试教育的责任。
道理很简单,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并不是宋清辉一家人,接受应试教育的,并不是只有宋清辉一家的孩子。固然还有其他孩子发生悲剧,但是整体比例很低很低。
宋清辉不妨看看其子之学校,有多少孩子发生同样的悲剧?再看看整个地区又有多少?这样就能看出比例了,看出比例就能找到原因。不知反省其实是推卸责任。
![]()
宋清辉说,一个“内卷”到极致的社会,让孩子失去了童年,让家长丢掉了理智,让教育变成一场“战争”。平心而论,这话说得很有道理,但却不是完全正确。
不可否认,这确实是一个极度内卷的社会,学生学习确实很吃苦。但是说家长都失去了理智,这值得商榷。家长虽然内卷,但绝大多数家长都没有失去理智。
家长虽然会给孩子施加压力,但绝大部分家长会关注自己孩子的承受能力,管住孩子的心理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疏导,如果孩子受不了,家长基本都会放弃施压。
那种不顾孩子承受能力而一味地给孩子施压的家长,是少之又少。这种家长,不是理性的,而是自私的。还有的家长不了解自己孩子的接受能力,这是不合格的。
![]()
宋清辉说,“当经济学家宋清辉试图反思这种疯狂,却被群起而攻之。说明我们离理性社会,还远得很”。(当中的句号用错了)。这里就有宋清辉需要反省的地方。
认证的明明是“经济学者”,却一直自称“经济学家”,而且挂在嘴边。别人写文章都自称“我”,宋清辉却自称“经济学家宋清辉”,这种死要面子太可笑了。
深入分析一下,这种死要面子的虚伪,是不是反映出宋清辉内心的爱慕虚荣?是不是反映出宋清辉不能够正视现实?是不是反映出宋清辉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
所以,宋清辉真正了解自己孩子的内心吗?关注过自己孩子的情感变化吗?说到应试教育,宋清辉难道是在悲剧发生过才知道是应试教育、才知道其缺点的吗?
![]()
拒绝反省的宋清辉,不会认识到网友对他的所谓群起而攻之,是反对他把责任全部推给教育。网友不是说应试教育没有过错,而是说不该全部由应试教育背锅。
应试教育的确有问题,但是应试教育不必然导致悲剧的发生。任何一个中小学生的悲剧,必然还有其他原因,通常少不了家长的责任,有的甚至与教育毫无关系。
就说这补课的问题,上补课班的学生千千万,为什么绝大多数的学生没问题?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学生很乐意去补课、主动要去补课?所以作为家长是需要反省的。
宋清辉应该反过来想,同样是应试教育,却有那么多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考上大学。发生悲剧了就抱怨是应试教育,试问,如果考上清华北大,宋清辉还抱怨吗?
所以最后有必要为应试教育说句公道话。应试教育固然有缺点,但不能将其妖魔化。从建国后到现在,应试教育很难根治,说明其有合理一面,无法彻底否定。
而且,应试教育确实培养出大量人才。素质教育才叫了几年?我国取得今天的成就,所依靠的社会各个领域的中坚力量,40岁以上的人,接受的都是应试教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