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度“自主研发”的新型“光辉Mk1A”战斗机完成首飞,这是此型号的最终定型版本,但随之而来的关键问题是:印度是否有足够的发动机来保障项目的顺利推进?
![]()
目前,这架战斗机正在继续进行测试,重点验证以色列EL/M-2052雷达与印度国产“阿斯特拉”空对空导弹的集成效果。如果一切顺利,战斗机会正式移交给印度空军。
![]()
此次首飞于10月17日进行,由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生产的F404发动机出现供应问题,时间有所推迟。自2021年以来,通用电气公司仅交付了4台发动机,而印度总共订购了99台。这不仅拖慢了“光辉Mk1A”的研发,更是直接影响了整个生产线的运转。
![]()
目前,美国方面承诺将在2026年3月之前再交付8台发动机,之后每年提供20台。然而,在印度未来计划扩大生产规模的背景下,这一数量可能远远不够。
![]()
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已经在纳西克市建立了第3条“光辉”战斗机生产线,同时还与多家私营企业合作,构建零部件供应体系。通过这些举措,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希望每年能额外生产6架“光辉”战斗机。
![]()
按照计划,待2026至2027年扩产项目全面落实后,“光辉”战斗机的年产量有望达到30架。然而,这个目标能否实现仍然存疑。如前所述,通用电气公司的实际供应量低于预期,因此印度可能不得不考虑引入法国或俄罗斯的替代方案。
![]()
就“光辉Mk1A”本身而言,与基础型号相比,性能有了显著提升,配备了主动相控阵雷达(AESA)、改进的电子战(EW)设备以及雷达辐射告警系统,并新增了外挂电子对抗吊舱的能力。
![]()
虽然这些听起来都很不错,并且目前已经有97架“光辉Mk1A”的订单,但上述发动机供应问题始终是悬在项目上方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长期以来,印度航空工业在战斗机领域始终面临挑战:从俄制战斗机出勤率低迷,到耗时半世纪仍未攻克国产发动机技术难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