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台荣光二十载
黄宏1960年5月25日出生在哈尔滨,本名黄长寿,从小耳濡目染父亲的山东快书,13岁那年就考进沈阳军区文工团,起步早,底子扎实。1974年头一回上辽宁电视台春节晚会,演个小角色,掌声虽不多,可那股劲就这么点燃了。
他一步步从文工团队长干到总政歌舞团小品喜剧艺术团团长,1989年终于摸到央视春晚的门槛,第一炮就是《招聘》,用接地气的招聘闹剧逗乐全国观众。从那以后,简直像开了挂,1990年跟宋丹丹搭档的《超生游击队》,俩人你来我往的欢喜冤家模样,笑点一个接一个,收视率直线上窜。
![]()
1991年的《手拉手》更把这对黄金组合推上高峰,台词里藏着老百姓的酸甜苦辣,不光逗乐,还带点温情。黄宏的风格就这样定下来了,东北口音重,动作夸张却不油腻,总能把小人物的无奈和机灵演得活灵活现。
1992年《想结婚的农民》,他那憨厚劲,搁谁身上都觉得亲切;1993年《打扑克》,牌局里的尔虞我诈,戳中多少人职场心事。转眼90年代中段,1995年又续上《超生游击队》,老梗新炒,观众照样买账。
1996年《邻居》,邻里间的鸡毛蒜皮,演得跟自家事儿似的。父亲黄枫虽是老艺人,对儿子要求严,退休了还爱挑刺,可黄宏这股钻劲儿,硬是把这些反馈化成养分。2000年《卖拐》,请来凌峰和赵薇客串,三人围桌的热闹,拐杖卖来卖去,笑料层层叠加。
![]()
2003年《红灯》,他扮交警的滑稽,哨子一吹,车水马龙的乱象就出来了。2005年《阳台上》,阳台上的家长里短,搁在今天看也新鲜。2008年《梦想合资》,跟宋丹丹重逢,合资生意的荒唐事,戳破多少泡沫。
黄宏的小品,从不光顾着笑,总爱夹带点社会镜像,农民的婚嫁、工人的琐碎、城市的浮躁,都被他用幽默的壳子包起来,观众看完不光乐,还能琢磨琢磨。2010年《爱鸽人》,鸽子飞舞的浪漫中藏着环保味;2011年《如此装修》,装修的乱套事,谁家没遇过。
![]()
2012年最后一次,《荆轲刺秦》,历史梗玩得溜,剑光一闪,收尾干净利落。24年,1989到2012,一场不落,这纪录搁春晚史上也够亮眼。
赵本山、蔡明那些大咖虽也常客,可黄宏的坚持,靠的不是运气,是年复一年对角色的琢磨,对观众的负责。春晚这舞台,竞争很,创新难,他能钉那么久,底气在作品的实打实。那些年,过年不看黄宏,总觉得少了点东北的烟火气。
幕后波澜五载间
![]()
春晚的聚光灯下,黄宏风光无限,可人总得往前走,2010年10月,他调到八一电影制片厂当副厂长,分管军教片拍摄,这步棋走得稳,台前幕后两开花。八一厂是老字号,军队文艺重镇,黄宏上手快,负责剧本把关、设备协调,厂里军教片产量稳中有升。
2012年4月,他升正厂长,顺带兼总政歌舞团团长,肩上担子重了,组建西北军委文工团、搞公益演出、管理制片流水线,一肩挑。厂长这活儿,远不像舞台上那么自在,文件堆山、会议连轴,公益活动还得亲自把关,西北文工团的组建,从选人到排练,他跑前跑后,行程表排得满满。
![]()
2012年春晚那场《荆轲刺秦》,本是谢幕,却也成转折,卸下小品包袱,他把精力全扑在厂务上。八一厂的日子,表面风平浪静,内部调整却步步紧。2015年3月4日,厂里宣布人事变动,黄宏卸去厂长职务,这消息一出,网上炸锅,各种说法满天飞,有人猜工作压力大,有人提身体原因,还有传闻扯上腐败、调查啥的,闹得沸沸扬扬。
黄宏自己后来澄清,说是年纪大了,身体跟不上高强度工作,主动提的辞职,听从组织安排,没啥其他弯弯绕。官方渠道也定调为正常人事调整,厂里领导层换血,目的是优化管理,让更合适的人接棒。卸任后,他没多解释,低调度日,避开风头。
余晖温暖晚年篇
![]()
卸任后,黄宏的日子慢下来了,2017年他导演并主演《血狼犬》,根据西北犬王真事改编,护林员的硬汉形象,票房虽不高,可口碑稳,观众看完直呼接地气。之后几年,他鲜少露面,更多幕后事,审剧本、训新人,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的活也没落下,专业技术三级文职军官的头衔,文艺指导上出力不少。
2025年,65岁的黄宏,近况曝光不多,可街头偶遇的照片显示,他头发花白,戴老花镜,身形瘦了些,行动得人扶着走,腿脚不便是老毛病,岁数摆那儿,谁也躲不过。
![]()
4月25日,他在山东登台演抗战题材舞台剧,跟女儿黄兆涵同台,父女俩的配合,观众反馈热烈,虽不再是春晚那股子劲爆,可那份稳重,透着老艺人的底蕴。黄宏的健康,谈不上大碍,就是日常衰老,腿疾让他步子慢,需助手搀扶,可笑容还亲切,遇熟人照旧握手寒暄。低调生活在北京郊区,院子简单,浇花读书,偶尔线上活动,录分享心得。
疫情那几年,他在家写东西,纸张堆桌上,笔迹稳当。2023年起,户外少,公园散步得拄杖,风吹日晒的痕迹,脸上的皱纹深了。2024年媒体拍到他街头照,伞撑头顶,雨点打伞面,脚步避洼,生活小事儿办得细致。
![]()
2025年8月,北京巷子里的身影,65岁了,镜框捏紧,眼神还亮。黄兆涵这闺女,继承衣钵,舞台上父女联手,抗战剧的热血,观众看在眼里,暖在心里。黄宏的晚年,没大起大落,平静中带点文艺味儿,审剧本时圈圈点点,训新人时手势比划,动作虽缓,劲头不减。
曲协副主席的位子,让他接触广,公益文艺不间断,偏远地儿的演出队,他远程指导,经验传下去。健康这块儿,腿脚问题让他少出门,可不影响心情,笑容里藏着对艺术的执着。
那些年春晚的积累,现在化成底气,偶尔聚会,老友碰杯,聊聊旧事,新人听课,他讲得实诚,不藏私。职场卸任、身体变迁,都没让他停步,文艺路子走得长,晚年篇章,余晖虽淡,却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