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下学校一墙之隔的70亩土地,让学生体验插秧、防治病虫害等农事;每年暑假安排学生进入辰山植物园的科研中心,跟随科研人员开展植物药用价值等领域的研究;学校垃圾房的运营由学生来管理……今天,上海市生态文化协会为沪上15所学校授牌,这些生态文化学校的代表分享了“把课堂安放于天地自然之间”的美好故事。
上海包玉刚实验高中每年暑假都会推荐优秀学生去中科院辰山植物园科研中心跟随科研人员开展植物科学研究。“暑假在辰山植物园进行了辰山自育种莲花药用价值的研究,对它的花药、花托等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学习如何使用各种科研仪器和科学研究方法。”包玉刚实验高中学生郭湉源说,虽然跟随科研人员的学习只有一周时间,但受益良多,培养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沈逸凡老师介绍,在辰山植物园的科研学习还助力今年毕业的一位学生成功申请到美国哈佛大学。
![]()
郭湉源同学参加辰山植物园科研项目,采集莲花
在包玉刚实验高中,学生们还被鼓励把校园看成生态实验室。于是,学生们发现,校园一些犄角旮旯的地方有些荒芜,便主动联系了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将一个荒废的角落打造成了生态花园,种上蝴蝶喜欢的寄主植物,帮助它们完成生命的整个过程。“学生们还可以申请有经费支持的生态项目,比如分析学校一年的耗电量、垃圾产生量,换算二氧化碳排放,然后制定节能减排计划。”沈逸凡说,大家梦想有一天把学校建成零废弃校园。
而位于浦东的尚德实验学校,则干脆租赁下与学校一墙之隔的70亩土地,让学生们在这里体验插秧、种植农作物、为农作物悬挂粘虫板等农事,“粘虫板抓到虫后,我们还会带领学生鉴别具体病虫害种类,分析病虫害多少、成因,学习防治技术,把学校教育放在天地自然之间。”学校科创中心主任张静介绍,学生们参与了丰富的自然教育活动,比如上海动物园的动物丰容、生态文化协会组织的防鸟撞科普、华夏公园的寻找上海“原住民”——獐等,都有尚德学生的身影。
![]()
![]()
尚德实验学校的学生在学校租赁的土地体验插秧、粘防虫板
上海环境学校作为专业培养生态环境领域人才的学校,更是致力于生态文化教育。学校校长曹美琴介绍,比如,学生们成立了“环资公司”,负责学校垃圾箱房的运营管理,参加各类科研科创项目屡获殊荣。
![]()
上海环境学校的学生自己运营管理垃圾房 ![]()
环境学校学生自己设计鱼菜共生系统
上海市生态文化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上海生态文化学校认证始于2018年,是一种自愿性质的认证,学校提出申请后,协会按照认证标准进行考察,标准包括生态文化教育、生态绿色景观、绿色低碳建设等多个指标。
![]()
每年,生态文化协会还会牵线搭桥,为生态文化学校提供前往上海动物园等场所参与自然研学活动的机会。上海市生态文化协会会长邓建平表示,未来,协会将更好地整合各方资源,服务生态文化学校建设和发展,为师生们提供更多走进自然的机会,共建美丽上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