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青年出品
摘要:天地之间有卷尺,算法算的是百姓的心,没有规矩不能方圆,万能的卷尺,测出了隐藏在街头巷尾的万条问题。尤其是这个“卷”字,短视频算法形成的可视传播下,相关部门立马赶到现场去修复,争分夺秒马上办,害怕稍晚一点就被卷尺后的民意修理,真是够“卷”的。
![]()
深圳“卷尺哥”火了,他用尺去度量街头问题,以短视频这种看得见的方式让问题具象化,算法get到公众痛点然后推动登上热榜,“卷”得相关部门迅速跟进解决,形成“解决不过夜”“急速马上办”“问题秒整改”的强卷效应。以尺度量,以秒计算,公众直呼算得准、卷得好,算法加持的短视频问政,立竿见影的问政效应。
两年多来,“卷尺哥”累计发布城市基础设施问题的视频千余条,既记录问题,也跟进整改效果。2023年3月,“卷尺哥”发布了第一条关于人行道限宽柱过窄的视频,演示骑电动车载物被卡住的经历,引发网友热议,相关部门迅速整改,拓宽了柱子间距。此后,他持续发布类似视频,内容涵盖井盖凸起、危墙隐患、天桥坡道过窄等问题,多数在发布后迅速得到市政部门的修复或调整。10月21日,话题词#深圳“卷尺哥”爆火登上抖音热榜top1,10月22日#深圳不是盯着卷尺哥是盯着全网 登上抖音热榜top10。
卷尺卷尺,真是一个无比形象且强大的隐喻,看到视频中那把让问题无所遁形的卷尺,我耳边立刻想起那段脍炙人口的歌词: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秤杆子挑江山咿呀咿而呦,你就是定盘的星——小小的卷尺,测出了盲道被占、人行道过窄、井盖凸起,一毫一厘间,都关涉公众出行安全,弄不好就是摔出一身的痛。天地之间有卷尺,算法算的是百姓的心,没有规矩不能方圆,万能的卷尺,测出了隐藏在街头巷尾的万条问题。尤其是这个“卷”字,短视频算法形成的可视传播下,相关部门立马赶到现场去修复,争分夺秒马上办,害怕稍晚一点就被卷尺后的民意修理,真是够“卷”的。
“卷尺”民意的驱动下,敏感的算法洞察到市民痛点,把相关视频推荐给感兴趣的用户,形成一种有影响力的民意热搜,公共部门也进入这种算法,形成建设性的对话与解决,并让“政务公开”升级为“可视化传播”,政务反馈内容被更多人看到,方便市民监督整改。算法作为关键驱动力,使“挖掘痛点-适时推荐-公共传播-部门介入-反馈监督”成为一个全民共治的丝滑闭环。
以“卷尺哥”为代表的短视频问政,很容易让人想起多年前很火爆的电视问政,市民找媒体反映问题,媒体对问题进行了调查,然后把包括相关部门领导、投诉当事人、专家等请到演播室,就问题解决进行商议。问政的场面常常成为社交媒体传播的“名场面”,那种针锋相对、火药味十足、对抗性很浓的对话,见证了电视这种媒介的影响力:“局长,您想管吗?能管吗?能管住吗?”“领导,打电话问过了就算解决过了吗?”“对于投诉,镇政府真的无动于衷吗?”面对主持人的犀利发问,政府官员忍不住红脸擦汗、鞠躬道歉,一通表态承诺后,还可能被当众颁发“鸵鸟奖”“蜗牛奖”!
麦克卢汉说,媒介是肢体的延伸,短视频问政,实际上是传统电视问政的升级和扩展。新媒介延伸了人的肢体,更延伸了民意的肢体,让“电视问政”这种可能只局限于少数问题上的治理形式更多下沉到日常事务中。电视频道资源是有限的,记者调查精力也很有限,也没有那么多局长、处长、科长在像井盖凸起类似琐碎的事情上到电视上去接受问政。人人都有手机,每一个小屏都能够起到“电视问政”那样的驱动力量,市民参与公共事务的低门槛,让电视问政时代罕见的名场面,成为每天社交媒体上时时处处可见的“寻常场面”,随手拍问题,随手上传平台,可视可监督,倒逼马上解决。
在依赖传统媒介和传统程序的治理框架下,哪怕只是解决像“井盖凸起”这样的小微民生问题,也要走很多程序:投诉-调查-核实-商讨-研判-盖很多章-解决——如果部门麻木不仁,还需要媒体三番五次地监督,才能动一下。“卷尺哥”式短视频问政,打破了那种僵硬行政程序主导的框架,弥散在社会末梢的短视频,在算法力量中凝聚在一起,形成一种精细且高效的治理驱动模式。“卷尺哥”这样的热心市民,加上短视频媒介及算法对民生痛点的捕捉,覆盖了那些传统的治理盲区。政府接住这些线索,就形成了一个治理闭环:去年,深圳开始探索“未诉先办”,主动切入包括抖音在内的40多个互联网主流平台发掘线索,目前已主动发现线索17万条。深圳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局长周剑明接受央视采访时说,没有盯着账号的领导,但有盯着民生事项的机制。
这个过程中,算法捕捉公众痛点,起到了关键作用。有人随手拍反映问题,那么,这个问题是真问题还是伪问题,是局部还是普遍,是急是缓,是老大难还是新问题,是可解决还是不可解?算法在舆论水温中的精准判断,为精确反馈、精细治理、精益求精、最小社会成本地解决提升了技术条件。卷尺民意需要广度和精度,算法提供了这种精度,也把分散的人凝聚在一起。正因此,卷尺式治理已经成为一种可复制的模式,典型如福州市民龚灿宁,在抖音用“龚灿宁全民监督”账号反映市政道路上的工程隐患。
有意思的是,“卷尺哥”拒绝了央视新闻的采访,他希望大家不要关注他个人,而是把精力更多参与城市治理。更多的“卷尺”参与去度量公共设施,让公共部门为解决问题“卷起来”,在提供更好的服务上“卷起来”,短视频+算法的卷尺问政,推动着这种公众乐见的卷!
我的新书《时评中国精选集:时评与思辨写作》,就是一种推动形成思辨习惯的写作实践。本书精选了“时评中国”系列前5本最精华的部分,对2021年以来各卷的高考作文题进行了思辨分析,并提供了素材积累、阅读方法、批判性思维的养成、写作技巧方面的系统讲解。相比前几辑,增加了“案例与方法”,对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了深度点评,为思辨训练提供贴近现实的鲜活案例。哪有那么多理所当然,只是缺乏深度思辨罢了,用你的思辨分析去贡献“高水位的理所当然”。当当网刚上架我的亲签版,欢迎加入我的思辨写作共同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