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很多人败在这个人性弱点上,自以为是的人,最不愿面对

分享至

阅读提示:《阳明心学:揭示人性本质》是一个系列,通过王阳明把阳明心学运用到实践中的案例,一步步揭示人性本质,以帮助我们与人交往时,正确认识人性、运用人性。本专栏通俗易懂,建议从第一章看起。

人性无善无恶,心中稍有波动,有了善恶的念头,就很容易被人利用。

善、恶是人性的表现方式,在行为中,往往会成为一个人的弱点,也就是我们常常提到的人性弱点。

从王阳明在南赣剿匪的过程来看,很多人都是败在这条人性弱点上,由于太过于直白,很多人面对这类人性弱点时,往往不愿意承认,尤其是自以为是的人,甚至不愿意去面对。

前面我们提到,王阳明用计攻破横水、左溪,让南赣第二号土匪谢志山逃到了附近的桶冈,与蓝天凤合兵一处,做最后的反抗。

一、王阳明为何不乘胜追击?

王阳明作战,并不是按照兵法来进行,他是利用心学思想中“因时制宜”的战术来进行。良知不明,学识狭隘的人,是达不到王阳明的境界的。

围剿谢志山取得重大胜利后,官兵们受到重大鼓舞。



官兵们憋屈的时间太久了。长期以来,谢志山祸害一方,但他仗着自己兵强马壮,以及险峻的地形,根本没有把官兵放在眼中。官兵们在谢志山的眼中,就是一群酒囊饭袋。

在王阳明的带领下,官兵们终于扬眉吐气,大家士气高涨,纷纷建议王阳明,要乘胜追击,一举把桶冈的蓝天凤荡平。

王阳明却心如止水,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一样,拒绝乘胜追击。

当然,王阳明给出了理由:

一是桶冈的地形也很险峻。

王阳明在给朝廷的奏折中,详细描述桶冈的地形:

桶冈四面万仞绝壁,中盘百余里,山峰高耸入云,深林绝谷,不见日月。

要想进入桶冈,需要经过五处要塞,有些地方,需要借助栈梯、藤蔓才能爬上。王阳明认为,在不熟悉地形的情况下,如果贸然进入,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二是官兵需要休整。

在攻打谢志山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官兵连续作战,已经十分疲惫,另外,还有很多伤员需要照顾,阵亡的将士也需要抚恤。

王阳明不会用疲惫之师,去攻打以逸待劳的蓝天凤。

谢志山逃到桶冈后,蓝天凤必定加强防御,官兵乘胜追击的机会已经丧失。



三是横水、左溪的土匪并没有被完全消灭,很多土匪逃走,在谢志山没有被抓住的情况下,如果官兵离开,那么,逃窜的土匪会再次返回。为了把南赣的土匪消灭,王阳明每攻下一股土匪,就要将其彻底摧毁,绝不能让其死灰复燃。

四是用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才是真正的胜利。王阳明的兵力有限,他不想用将士的性命去换取胜利。

与敌人交战,不仅要取得胜利,还要能保护自己。对王阳明来说,保全将士们的性命,才是真正的胜利。

用什么方法,才能攻破桶冈的天堑?无论是与人打交道,还是与敌人对战,真正的武器,不是刀枪,而是人心。

找到人性弱点,就能顺利攻破人心。

王阳明是如何利用人性弱点,消灭蓝天凤的呢?非常经典的方法,请继续往下看: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