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有言:"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这报应之道,近则应于自身,远则延及子孙,绵延不绝,如水之流,如火之传。
古人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此非虚言,实乃天道循环、因果不爽之理。观千年历史,那些家族兴衰荣辱,无不印证着这条亘古不变的规律。
![]()
高处时积善,泽被千秋
北宋范仲淹,少时贫寒,苦读于寺院之中。他曾在井中发现一罐黄金,却将井掩埋,不取分毫。待他功成名就,将这黄金捐出兴办义学,造福乡里。
《周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范仲淹正是如此。他在应天府执掌之时,购置良田千亩,设立义庄,资助族人及贫寒学子。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襟怀,不仅是一句口号,更化作实实在在的善行。
这份善念如春雨润物,绵延不绝。范氏家族自此人才辈出:范纯仁为相,继承父志;范纯礼、范纯粹皆为朝廷重臣。至明清两代,范氏子孙中进士者八百余人,官至宰辅者十七人。这个家族的兴旺,历经宋、元、明、清四朝,延续近千年而不衰。
![]()
《菜根谭》有言:"施恩者,内不见己,外不见人,则斗粟可当万钟之惠。"范仲淹施恩不图报,却得天道眷顾。他的义庄延续至民国,历经八百余年仍在运作,惠及族人数万。这便是"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的明证。
范氏家族的兴盛,印证了《太上感应篇》所言:"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这福泽,不仅降于范仲淹自身,更庇佑其子孙后代,绵延不绝。
低谷时作恶,祸延后世
明朝严嵩,位极人臣,把持朝政二十年。他贪污受贿,陷害忠良,排除异己,致使朝纲败坏,民不聊生。《春秋》有言:"多行不义必自毙。"严嵩父子横行霸道,终究难逃天道惩罚。
严嵩之子严世蕃,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父子二人沆瀣一气,卖官鬻爵,贪赃枉法。严世蕃曾言:"天下财富,皆可为我所用。"这份贪婪,如同吸血的蚂蟥,榨干了百姓的血汗。
嘉靖四十四年,严嵩失势,被抄家罢官。其子严世蕃被斩首示众,家产尽数充公。史载:"严氏抄家所得金银珠宝,可敌国库十年之收。"这些不义之财,最终化为烟云。
![]()
《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严嵩家族的显赫,不过是镜花水月。抄家之后,严氏子孙流落民间,世代为农,再无一人能重振家声。昔日的权倾朝野,化作后人的世代凄凉。
柳宗元笔下有天女散花的故事,花落菩萨身上自然凋零,落在罪孽深重之人身上却怎么也拂不去。严氏家族的罪孽,如同附骨之疽,世代相传,难以洗清。这便是《太上感应篇》所言:"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的写照。
迷茫时守正,家声永续
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临危受命,赴广州禁烟。他深知鸦片之害:"流毒天下,祸国殃民。"虎门销烟之举,虽遭贬谪,却留下千古美名。
林则徐一生清廉,秉公执法,从不以权谋私。他在新疆被贬期间,仍心系百姓,兴修水利,造福一方。他的行为,正如《论语》所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这份浩然正气,润泽子孙。林则徐之子林聪彝,虽不入仕途,却以诗文传家,教育子女。其孙林炳章,光绪年间高中进士,官至道台。林氏家族数代人中,出过进士、举人数十人,皆以清廉正直闻名。
![]()
至民国时期,林则徐玄孙林森,出任国民政府主席。他一生清廉,淡泊名利,被誉为"青天"。林森曾言:"祖上积德,子孙才能安享太平。"这句话,道出了家族传承的真谛。
范仲淹当年舍金兴学,林则徐终生守正不阿,他们的选择看似不同,实则殊途同归——都是在用行动书写"善"字。《周易》有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余庆,不是一时的荣华,而是世代的福泽。
《太上感应篇》还云:"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善恶之报,不在于形式的大小,而在于心念的真诚。
范仲淹不取井中之金,是因心中有天下;严嵩贪得无厌,是因心中只有自己;林则徐赴汤蹈火,是因心中有百姓。这些选择的背后,是不同的心念,也决定了不同的结局。
《菜根谭》有言:"为善不见其益,如草里冬瓜,自能暗长;为恶不见其损,如庭前春雪,终必潜消。"善恶的果报,或许不会立刻显现,但终究会到来。这因果的力量,如同地心引力,看不见摸不着,却实实在在影响着每个人的命运。
![]()
当年愚公移山,被智叟讥笑:"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答曰:"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这份坚持,终感动天帝,山被移走。行善亦是如此,一时或许看不到回报,但这份善念会在子孙后代身上开花结果。
宣子曾在路上救下一个饿汉,后来这饿汉在战场上拼死护卫,救了宣子性命。《春秋》记载此事时言:"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种善因得善果,这是天道,也是人道。
《太上感应篇》最后告诫世人:"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这善的积累,不是为了成仙,而是为了给子孙留下一个更好的世界。
为人父母者,与其留给子孙万贯家财,不如留下善名清誉。财富会散尽,权势会消亡,唯有善德能够世代相传。范氏义庄历经八百年而不衰,林氏家风代代相传,这才是真正的"余庆"。
而严嵩纵然富可敌国,最终也不过是"树倒猢狲散",子孙沦为平民,再无翻身之日。这便是"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明证。
![]()
古人云:"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行善不是为了交易,而是为了内心的安宁。当你心存善念、行善积德时,那份正能量自然会影响周围的人,也会润泽自己的子孙。
《楞严经》有言:"因地而倒者,还因地而起。"人生的起落,都有其因果。与其抱怨命运不公,不如从现在开始,种下善的种子。这种子或许不会在你身上开花,但一定会在子孙后代身上结果。
善恶之报,近在己身,远在子孙。这不是迷信,而是生命延续的规律,是家族传承的密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