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一跤,对老年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这件年轻人眼中的平常小事,一旦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可能关系生死。据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每年有30余万人死于跌倒,其中一半是60岁以上老年人。
在我国,跌倒也已成为65岁以上老年人因伤致死的首位原因,且年龄越大,因跌倒而伤亡的风险越高。
湖南省中医院骨伤五科副主任彭力田介绍,髋部作为人体承重核心,主要支撑人体上半身的重量及提供下肢的活动度。老年髋部骨折因老年人骨质疏松易发,且危险性极高,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骨折后长期卧床易引发致命并发症,如肺炎、血栓、感染,叠加心肺功能衰退及基础疾病恶化,形成恶性循环;手术风险高、康复困难进一步加剧风险。
总的来说,老年髋部骨折并非单纯骨骼问题,而是衰老机体在创伤下的系统性崩溃风险。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家中的老人在摔倒后出现髋部疼痛、活动受限的症状,应尽快将老人送到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
此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曾针对2015~2018年全国伤害监测系统数据作出分析,其中老人跌倒后,中重度损伤占37.21%,经门/急诊治疗后,22.49%的老人需要住院继续治疗,0.92%死亡。
尽管摔倒发生在一瞬间,但引发它的条件却有迹可循。上述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跌倒/坠落的男女性别比为1∶1.37;一天中,跌坠发生以白天为主(82.29%),高峰时间段为8∶00~10∶59(29.94%),其中10∶00~10∶59时段病例数最多(11.91%)。
最容易跌倒的地点以家中(56.41%)、公路/街道(17.24%)、公共居住场所(14.36%)为主,且年龄越大,在家中发生跌坠的比例越高。其中,楼层设计不合理居首位,增加老年人150%的跌倒风险。例如,老人极易在楼梯拐角处或上下台阶时发生腿软,导致意外跌倒。
从上述数据来看,改善老人居住环境,在老人活动时间加强看护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老人摔倒几率。
除了上述方法,还能如何有效预防“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彭力田建议,预防老年髋部骨折需要从防止跌倒和减少骨质疏松风险和两方面综合干预。
在居家环境方面,保持地面干燥防滑,安装扶手、夜灯,在浴室加装防滑垫和扶手以预防老人跌倒;高龄老人避免独自外出或登高取物,穿防滑鞋,行动不便者使用拐杖或助行器;督促老人每日摄入足量钙(如牛奶、豆制品)和维生素D(晒太阳或补充剂)来预防骨质疏松;65岁以上老人建议定期检测骨密度,评估跌倒风险。
此外,老人摔倒后髋部若出现疼痛、肿胀等异常,务必第一时间送医,避免延误治疗加重损伤。同时出院后,家属也要积极做好日常护理,如协助翻身、拍背、关注皮肤,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潇湘晨报记者梅玫
![]()
(来源:潇湘晨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