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苗乡聚巅峰!2025全国 “村BA” 总决赛落幕

0
分享至


10月17日,大地流彩・2025年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 BA”)总决赛在发源地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台盘村圆满收官。来自北京、河北、辽宁、黑龙江、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等14个省份的16支农民球队齐聚一堂,历时6天,36场精彩对决,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乡村篮球盛宴,福建晋江代表队最终捧起全国总冠军奖杯。



本次赛事自始至终坚守“农民主体、务实简约、安全有序、文化传承”四大原则,以浓郁的乡土性、纯粹的公益性、厚重的文化性、鲜活的趣味性,将“村字号”文体活动的魅力发挥到极致——既让渔民、果农、茶农站上全国舞台,更让农文体旅深度融合,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持久动能。


本次活动由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指导,中国农民体育协会(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群体部、贵州省农业农村厅、黔东南州人民政府主办,黔东南州农业农村局、台江县人民政府承办,中国篮球协会提供技术支持。

为村而战:

以赛聚能,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从渤海湾畔的山东招远,到东南丘陵的湖南辰溪,到武陵山区的湖北咸丰,再到苗岭腹地的贵州台江,2025年“村BA”在北部、南部、中部三赛区,经过29天179场角逐,来自全国30省(市自治区)的54支630余名球员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乡村篮球盛宴,各支队伍在赛场上奋力拼搏,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农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点燃了乡村体育激情。赛场上,没有专业球员的光鲜,却有最质朴的拼搏——茶农放下采茶篓、渔民收起渔网、果农暂别果园,只为“为村争光” 的信念;赛场下,这份拼搏正转化为乡村蜕变的实效,处处彰显 “农民主体、务实简约”的初心。

在山东招远,大户陈家村借赛事热度打通“智慧农业+乡村旅游”链路,游客量较去年增长30%,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卖苹果、讲农事;湖南辰溪孝坪镇以“村BA”为媒,打造“兵工小镇+篮球小镇”,新建的篮球主题公园成了村民茶余饭后的健身地,老人们打太极、孩子们练运球,烟火气里满是活力;湖北咸丰小模村拆旧棚屋、修景观带,新建成的体育公园赛后依旧热闹,土家村民的摆手舞与篮球少年的呐喊声交织,体育真正融入了乡村日常。


而在总决赛举办地台盘村,这份“以赛兴村”的实效更显直观。村BA官方线下体验店里,20出头的村民石秀婷正忙着给球迷递T恤,指尖翻飞间满是自豪:“从学校毕业就来这儿上班,这次总决赛光T恤就卖了270多件,营业额2.66万元,比在外打工踏实多了!” 球场边的小吃摊前,杨大姐炸油粑粑的油锅滋滋作响,金黄的油粑粑堆成小山:“以前守着家门口的山,哪想过全国游客会来吃我的油粑粑?有赛事时每天能卖300多个,纯收入200多块,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不远处,返乡村民薛凯生开的民宿早已提前半个月满房,老板笑着算账:“总决赛期间收入3.2万元,这要是搁以前,想都不敢想!”

为村登场:

以球传情,书写农民球员真风采

“村BA”的赛场,从来不是专业球员的专属,而是农民展示自我的舞台。这里没有天价薪酬,却有最纯粹的热爱;没有复杂战术,却有最动人的乡土情谊——每一位球员的故事,都是 “农民主体、文化传承”的生动注脚。


浙江诸暨队员章豪杰来自“篮球之乡”,这次参赛让他摸到了篮球最本真的温度:“小组赛最后两分钟还落后3分,场边突然传来‘诸暨加油’的喊声,转头一看是个咸丰老乡,嗓子都喊哑了还在挥牌子。”这份不带功利的热乎劲儿,让他想起了家乡的球场:“回去就跟诸暨的伙计说,咱也把这份‘村味’带回老家,让更多人爱上农民自己的篮球。”

湖北咸丰队球员刘之昊在总决赛后给球迷签名时,眼眶还带着红:“今天我们拼尽了全力,虽然只拿了亚军,但没有遗憾!赛前我以为能进中部赛区四强、全国八强就够了,没想到能站到总决赛的赛场。特别要感谢3000多名专程从咸丰赶来的球迷,他们喊‘咸丰加油’的声音,比任何战术都管用!”他的话里,藏着所有农民球员的心声:“我们不是专业球员,却想为家乡拼一次——这份拼劲,既是为自己,也是为身后的乡亲。”

场外盛宴:

就爱这村味,打造农文旅融合新场景

“村BA”的热闹,从来不止于赛场。总决赛期间,台盘村的“村BA大集”成了全国乡村特色的“浓缩窗口”,苗绣的针脚、银饰的光泽、美食的香气,将“文化性、趣味性”拉满,更打造出沉浸式、体验式的消费新场景,让“赛事流量”实实在在变成了“乡村增量”。


长桌宴上,苗族阿婆端上姊妹饭、酸汤鱼,糯米饭里藏着苗家的祝福,酸汤里熬着大山的滋味,游客们围着长桌举杯,苗语版的《我和我的祖国》响彻庭院;文创摊位前,融入篮球元素的苗绣挂件、蜡染T恤成了“抢手货”,非遗传承人吴奶奶一边教游客绣篮球图案,一边念叨:“以前苗绣只在村里传,现在全国球迷都来买,咱的老手艺也能发光!”农特产品区里,金刺梨、鲤吻香米、生态鲟鱼等“贵州黔货”琳琅满目,游客们尝一口金刺梨汁,再拎一袋鲤吻香米,笑着说:“看球还能带点家乡味回去,这趟来得值!”

乡土新风:

以暖聚心,凝聚乡村治理新力量

“村BA”不仅点燃了乡村体育的激情,更吹来了乡风文明的新风。从球迷的暖心举动到村民的自觉守护,处处体现“安全有序、文化传承”的原则,让乡村不仅有“颜值”,更有“内涵”。


河北宁晋队与湖南辰溪队赛前,辰溪球迷沈锦慧紧紧攥着红包,看到辰溪球员莫小凡快到啦啦队的看台前大喊:“莫小凡、莫小凡,昨天想给你送红包没现金,今天特意去银行取了,你拿着买点营养品,加油!”莫小凡愣了愣,把红包小心揣进运动服内袋,连声说道 “谢谢阿姨”,周围球迷的欢呼声里满是暖意。

决赛当天,4000 余名咸丰球迷涌上台盘村球场,刘珍攥着扩音喇叭穿梭看台,声音清亮:“咸丰的老乡们!咱是来给白茶队加油,不是来吵架的 —— 别骂裁判、别跟对手球迷起冲突!”


前一天见湖南辰溪啦啦队有情绪波动,他连夜组四人球迷团,反复叮嘱:“明年总决赛想争取在咸丰办,咱得攒口碑!” 他还提前在球迷群布置:“明晚 6 点先占记录台后位置,加油就喊‘湖北加油,咸丰必胜’,对方罚球别瞎起哄,要显咱咸丰人的大格局!”聊起河北队夸咸丰队“素质高”,他眼里亮着光:“球迷心齐了、规矩立了,这股文明劲儿,就是咱乡村最好的新风!”

这次总决赛,在巴东工作的咸丰球迷曹鹏飞也向单位请假,开了7个小时车赶来,还带上了两个巴东球迷:“家乡队太争气了!战胜的四川马边队、湖南辰溪队、河北宁晋队都不是‘软柿子’,却拿了亚军。他们不怕输、敢打拼的劲儿,我得学!回去把这股劲用在工作上,给家人创造好日子。”

从“为球员送红包”到“自觉维持秩序”,从“跨省追赛”到“以拼劲促工作”,“村BA”就像一根纽带,把乡亲们的心拧在了一起。台盘村主任岑江龙说:“以前村民各忙各的,碰面顶多打个招呼;现在一起看球、一起服务赛事,你帮我搭把手,我替你盯会儿摊,邻里关系热络多了,村里的事大家也愿意操心了。”

为乡村振兴:

以IP赋能,激活农文体旅新动能

从2022年7月火出圈至今,“村 BA”早已不是一场简单的篮球赛,而是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IP引擎”。台江始终坚守“务实简约、安全有序”原则,将流量优势转化为可持续的发展动能,让“村BA”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台盘村村委会主任岑江龙记得,“村BA”最早只是台盘村“六月六” 吃新节的一项活动,2022年7月突然火出圈:“能火到现在,关键是守着初心——我们有‘四不原则’:停车不收费、看球不收门票、物价不上涨、场内不搞商业广告。就靠这份纯粹,才聚得住人气。” 如今,村集体卖文创产品去年收入50万元,苗绣、银饰、农特产品借着“村BA”走出了大山,“既让大家增收,更把拼搏向上的乡风树了起来”。


贵州台江体旅融合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陶国华,用数据诠释了“村 BA”的赋能成效:“IP 建设上,我们注册了914件国内外商标、155项版权,开发68款145种文创,既有自主设计的吉祥物、银饰纪念奖章,也有联名的酸汤、鲤吻香米、银行卡等,到今年8月销售额约620万元。

通过“村BA”扩大了乡村主播梯队矩阵,带动该县农产品大米、枇杷、紫薯、茶叶等和文化产品等各类产品销售,带动农业种植业和文化产品加工等向一产和二产扩展,提供了3万余个就业机会;另一方面通过“村BA”特色文体旅项目把线上流量转变为线下客流,带动全县文旅行业发展,实现民宿、餐饮、交通、非遗文创等与文旅行业相关产业链条发展,提供了服务行业机会5万余个。2024年游客量和旅游收入同比超30%,全县GDP、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三年稳居全省前列。”

更令人振奋的是,今年9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文艺赋美乡村”工作方案(2025-2027 年)》中,明确提出“办好村BA、村超、村晚等‘村字号’文体活动”,这让陶国华更有底气:“这不仅为我们办好‘村BA’指明了方向,更让我们坚信,体育赋能乡村振兴这条路,走对了!”

为村续航:

赛事落幕,乡村振兴好戏正开场

当最后一盏球场灯熄灭,台盘村的热闹却没有停止——村民们还在讨论总决赛的绝杀球,石秀婷在盘点体验店的库存,杨大姐在清洗炸油粑粑的油锅,刘之昊在给球迷回复微信……“村BA”落幕了,但它带给乡村的改变,才刚刚开始。

正如湖北咸丰队球员冉龙奇说:“‘村 BA’没有失败者,因为我们都用篮球让家乡变得更好。” 这里的每一个红包、每一声呐喊、每一件文创,都藏着乡村振兴的密码——它让农民成为主角,让文化得以传承,让乡村充满活力。


中国农民体育协会相关负责人说得好:“‘村BA’的核心价值,在于‘把活动办在村里、把资源引入村里、把关注聚焦到村里,把消费留在村里’。” 从三赛区的各自精彩,到总决赛的全国共鸣,这场赛事证明:乡村振兴不需要华丽的噱头,只需要扎根乡土的务实;农民不需要遥远的仰望,只需要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夜幕下,台盘村体育公园的灯光依旧明亮,就像“村BA”带给乡村的希望——赛事会落幕,但乡村振兴的好戏,才刚刚开场。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总监制:姚卜成

监 制:韩世雄

编 辑:张琼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乡村振兴 incentive-icons
中国乡村振兴
由《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负责运营
12519文章数 1597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