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时节,“中国油茶之乡”湖南常宁市迎来了油茶的丰收盛景。沉甸甸的“霜降籽”压弯枝头,这金黄的硕果,是科技赋能与优良营商环境共同孕育的结晶,让当地油茶林成为了百姓的“幸福林”。
![]()
清晨7点,常宁市山茶油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5006亩油茶基地里一片繁忙。100多名村民分组穿梭林间,熟练地采摘着油茶果。作为当地选育的优良品种,“湘林211”霜降籽在科学管护下,今年长势格外喜人。村民贺冬香高兴地说:“在这里摘了几年茶籽,今年的又大又好摘。”
丰收背后,是一套科学系统的生态种植体系。基地采用“油茶壳覆盖”技术,让茶壳变废为宝,改良土壤、保墒防虫。同时,常宁在各环节全面推广省力机械、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大幅降低了人力与经营成本。该公司负责人刘杨琼介绍:“今年油茶果颗粒饱满,一棵树能摘约120斤,预计亩产达1500公斤左右,是个丰收年。”
有序采摘离不开政府的坚实保障。板桥镇提前宣传收摘秩序,厘清权责、化解矛盾。一系列举措推动了高效采摘,让企业和农户都吃下了“定心丸”。刘杨琼表示:“现在收摘秩序越来越好,镇里帮忙维护,我们安心经营。”
板桥镇政府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对油茶产业实施“一企一策”,全程跟踪、精准纾困。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林业工作组组长吴德良称:“我们是‘服务员’,对主导产业全程服务。镇里安排巡逻车、护林员和无人机防控,派出所24小时待命,保障油茶籽颗粒归仓。”
在科技与政府的双重助力下,常宁市板桥镇的油茶产业实现了企业增效、农户增收的良性循环。未来,当地有望凭借优势进一步推动油茶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