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在提到一些敏感话题时,一般不会直接说出来,而是要用更“文雅”一些的词语,表达出正确的意思。
比如说在提到女子有孕时,肯定不会直接说“怀孕了”,而是要说“有喜了”。
不过“有喜了”比较口语化,更书面一点的说法是“身怀六甲”。
可“六甲”又是什么意思?
![]()
众所周知,如今已经深入人心的“星期制”,是从国外传过来的,因为“星期制”的出现与外国的基督教密切相关。
一星期之所以有七天,是因为基督教的“创世神”在创造这个世界时,花了前六天创造出了这个世界的所有东西,然后第七天就休息了。
![]()
所以我们现在的“星期制”是一周七天,一周一休息。由此可以看出,一周七天的事,与神明“七天创世”有很大关系。
在基督教的故事里,这位创世神叫“上帝”,但是,这个神可以是盘古,也可以是女娲,因为中国也有这个传说。
![]()
腊月三十是除夕,大年初一是春节,那你知道大年初七是什么日子吗?
在宋朝以前,大年初七叫“人日”,也被称作“人胜节”,传说这便是人类现世的那一天,也就是所有人类的生日。
当初盘古开天辟地之后,世间没有万物生灵,只有伏羲和女娲。
女娲觉得很寂寞,于是便开始用捏泥塑玩。
第一天,女娲捏出了鸡;第二天,女娲捏出了狗;第三天,女娲捏出了羊;第四天,女娲捏出了猪;第五天,女娲捏出了牛;第六天,女娲捏出了马;第七天,女娲才开始照着自己的样子捏人。
![]()
当然,这只是无数民间传说中的一个版本,还有很多其他的版本。
还有一个版本与西方上帝创世的过程非常相似,也是天帝在六天内创造了万物。
而按照我国传统的天干地支纪年法,这最开始的六天就是“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
![]()
很明显,这六个甲日就是最适合“创造”的日子,于是人们就将“六甲”定为了女子容易有喜的时间,所以身怀六甲就代表着已经有喜了。
“身怀六甲”这个词出自《隋书·经籍志三》里《六甲贯胎书》这一章,很明显,从一开始,“身怀六甲”就是这个意思。
![]()
“身怀六甲”中的“六甲”,指的就是“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这六个甲日。
因为在传说中,天帝在这六天内创造了万物生灵,因此这六天是最适合“创造”的日子,引申出来就是女子最容易有喜的日子。
所以,“身怀六甲”就有了女子有孕的意思。
![]()
“身怀六甲”的问题虽然解决了,但是“六甲”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因为六甲的意思有很多,不光是指六个甲日,还能指六位神仙。
道教中有“六丁六甲”共十二位神仙,其中六丁是六位“阴神”,而“六甲”则是六位阳神。
![]()
不过不用担心,六丁虽然是“阴神”,但也是好人,他们属阴只是职责所在。
在《西游记》第九十九回《九九数完魔刬尽 三三行满道归根》中,唐僧师徒四人返回大唐传经,已经不再需要保护。
观音菩萨派去保护唐僧的人就回南海普陀山汇报任务来了。
![]()
这取经路上凶险万分,孙悟空虽然能降妖除魔,但是他心不细,没法面面俱到;
猪八戒和沙僧就是两个仆人,基本没有战斗力;
而那唐僧又是肉眼凡胎,很容易就会死掉。
所以,必须有人给孙悟空帮忙,也得有人照看着唐僧,而这些工作,就是由观音菩萨派来的人做的。
![]()
那么观音菩萨到底派来了哪些人呢?
他们分别是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六丁六甲、护教伽蓝,这几位全都是“守护神”,专门给唐僧安排的,他们在取经路上也算是立了功了。
值得一提的是,86版电视剧里,提出唐僧师徒还差一难的人是如来佛。
![]()
但是在原著中,正是因为这几位守护神到观音菩萨这里来汇报战绩,结果让观音菩萨发现唐僧师徒只经历了八十难。
观音菩萨也觉得这八十难不太好,她担心自己在如来那边交不了差,于是便让五方揭谛加了个班,让唐僧在通天河经历了第八十一难。
![]()
“六甲”除了指神明以外,它还能指一种五行方术,也就是遁甲之术。
遁甲之术在《西游记》中不多见,但是在同时期的《封神演义》中经常出现。
就比如说商朝闻仲闻太师,他曾跟随金灵圣母学道五十年,学得了一身本领。
![]()
而闻太师学到的本领里就包括“金木水火土”五行遁术。
晋朝葛洪写的《神仙传》里,介绍左慈时曾提到:“乃学道,尤明六甲,能役使鬼神,坐致行厨。”
这段的意思就是说,左慈开始学习道法的时候,尤其擅长“六甲”之术,也就是驱使鬼神的法术。
![]()
这里提到的“驱使鬼神”之术,指的是道教的一种符箓,这种符箓可以让人暂时“驱使鬼神”,这种法术在《无上九霄雷霆玉经》《上清六甲祈祷秘法》中均有记载。
但是,这只是人的心理作用,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世间并没有鬼神,自然也就没有驱使鬼神之说。
![]()
现实里没有,不代表小说里没有。
在《水浒传》中有一位“神行太保”戴宗,他能跑得飞快,而他之所以能跑这么快,就是他使用“甲马”驱使鬼神。
当然,驱使鬼神也是有代价的,戴宗不能吃荤,而且还容易刹不住车。
![]()
说了半天关于“六甲”的鬼神传说,六甲难道就没有点真实用处吗?
那当然是有的。“六甲”还能代表一种“诗体”,南北朝时期的诗人沈炯写过一首《六甲诗》。
表面看是一首五言长律,但是仔细看就会发现,每一句诗都是以“天干”开头的。
![]()
比如第一句是“甲拆开众果,万物具敷荣”,最后一句是“癸巳空施位,讵以召幽贞”。
《六甲诗》必须是十句,而且每一句开头必须按照“十天干”的顺序来。
“十天干”指的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
虽然有点难以理解,但是“六甲”其实还能代表乌龟的身体,具体来说,就是四肢加上首尾,一共六个“零部件”。
宋朝张齐贤编写的《洛阳搢绅旧闻记》中记载:“龟长祇可寸馀,洁白,亦体瘦,颈微长,如寻常龟,眼目光明,不藏六甲,不畏人。”
![]()
很明显,这里的“六甲”指的就是乌龟的身体,“不藏六甲”就是没有缩回壳里。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确实是这个意思。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光是“六甲”俩字就能解释出这么多意思,真是令人难以想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