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家充桩要迈向能建设、有人管和可持续

0
分享至


编前:今年是我国充换电基础设施发展的第10年,我国已建成全球数量最多、辐射面积最大、服务车辆最全的充换电体系。下一个10年,我国将进一步推动充换电服务从“够用”“能用”迈向“好用”,更好地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以10年为新起点,本报系统策划了“充换电10年考”系列报道,从私桩、公共桩、车网互动、超快充以及换电等多个维度,探究充换电体系面临的新考验。

10月10日,以电动汽车家用充电桩解决方案为主营业务的挚达科技在香港上市,且取得不错的市场表现。家充第一股香港成功上市,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资本市场看好这一市场。在充电基础设施多元化发展过程中,居民区充电(家充)作为重要组成,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期。不过,要想让家充市场可持续发展,还需解决好能建设、有人管和可持续等问题。

我国家充桩达1600万根

10月10日,在香港上市的内地科技股几乎“全盘尽墨”。而当日挂牌的中国家用充电桩第一股挚达科技则成为“万绿之间一点红”,开盘即大涨183.92%,截至收盘,报195.5港元,较招股价66.92港元上涨192.14%,市值达到116.89亿港元。

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2010年的挚达科技以电动汽车家用充电桩解决方案为主营业务,既提供充电桩设备,也提供安装等服务和数字化平台,还围绕家充场景提供数字能源管理,且开发了自动充电机器人,在我国家充市场保持着较高的市占率。

家充的更广意义是居住区充电,而这一市场一直被认为是充电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小区事业部总经理陈亮表示,近两年,充电需求不断向居住区场景转移。2024~2025年,新增的453万根充电桩中,居民区私桩为379.3万根,占比达到75%。随着私人新能源汽车用户不断增加,居民区充电需求也越来越高。陈亮判断,未来,居民区充电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充电最大的场景。

目前,居住区充电有随车配桩和私人购买安装两种方式。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简称“充电联盟”)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居住区随车配建私桩为1303.2万根。但居住区实际私人充电桩电力报装数量已达到1600万根。其中,主流桩企通过电商平台每年约销售充电桩100万~200万根。充电联盟产业研究部主任李康介绍:“居民区充电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充电的重要场景,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值得关注的是,居民区充电除私桩外,公共充电桩的增速也非常快,从2016年至今,大约投建了60多万根。

浙江智充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秦继光提出,随着新能源私家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居民区充电是未来新能源汽车主要的补能方式。工泰电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立则认为,目前的充电运维过度依赖公共充电场站,这是制约充电服务的一大痛点。居民区充电作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的“最后一公里”,需加大建维力度,引起各方重视。

资源紧张导致建桩难、管理难

近年来,用电高峰期电力供应不足问题凸显,部分城市甚至出现“拉闸限电”情况。居民区尤其是老旧社区,电网负荷过大,成为制约充电桩建设的首要问题。调查显示,当一个社区电动汽车占比达到20%之后,充电桩的建设资源将全面枯竭,如果缺乏统筹规划管理,将无法再新增充电桩。

充电基础设施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居民区充电能建设、有人管、可持续。李康表示,能建设是指厘清居住区建桩的各种障碍,让居住区建桩省时省力,能快速铺建;建好的充电桩要有人监管,明确权责,确保安全运维;可持续则是让居民区充电能实现商业化运营,构建健康的居民区充电生态。

李康进一步指出,居民区建桩的制约因素比较多,车位紧张、电网容量有限、权责不明等问题在一些老旧社区比较突出,而且协调起来难度较大。更为关键的是,随着居民区充电桩建设进程的推进,还出现僵尸桩、老旧桩改造等问题,影响着居民区充电的可持续发展。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技术标准缺失、改造成本高、信息监管不力等问题是制约居民区充电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同时,居民区充电桩建设和管理环节也存在一定的漏洞、隐患。如施工单位资质良莠不齐、施工建设不规范、安全事故责任难界定等。在使用过程中,居民区充电桩几乎无人管理,存在噪音扰民、卫生情况差、安全风险等问题。

陈亮提出,没人监管、重建轻管,是居民区充电桩安全发展的重要隐患。“我们对建设管理环节是没有任何约束的,私桩的建设还是10年前的审批思路,缺乏事中事后监管,安全管理缺失,导致居民区充电桩建设呈现混乱的状态。”走进居民区,最直观的感觉就是,五花八门的各种充电桩充斥其中,使用方面更是缺乏安全监管。目前,大部分居民区充电桩都没有应急开关,一旦发生自燃等事故,将引发很大的安全隐患。“居民区的充电桩比较杂,什么品牌、样式的都有,一般结构简单、备件较多,运维成本也比较高。”李康告诉记者。

无锡世纪云安新能源有限公司品牌与公共关系负责人、西南区域负责人王玉亭强调,基础资源不足,尤其老旧社区车位和电力资源不足,严重制约着充电桩的建设。“老旧社区的电网增容不仅成本高而且难度大,这些社区建私桩管理难度也很大。”

即使已经成功登陆港股,挚达科技却仍未实现盈利。分析原因,挚达科技认为,这与家充桩行业竞争激烈、产品价格不断走低有很大关系。事实上,在一些车企不再随车赠送充电桩之后,私桩的安装主要看消费者个人意愿,通过网络平台选购更具性价比的产品成为很多车主的选择。因为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家充桩产品也在不断丰富,各种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低质低价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扰乱了市场的健康发展,给居民区充电带来安全隐患。

推进统建统服落地

统建统服是近年来针对居民区充电难题的一个解决方案,但在实施层面却面临一些困难。国务院办公厅此前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推进充电基础设施的统筹建设与管理。统建统服模式,指通过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实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一体化管理,进而提升设施利用效率和服务质量。现实层面,统建统服因为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管理,落地不易。

在杨立看来,统建统服可以通过负荷控制、专业运维、安全保障等手段,解决居民区充电需求大、隐患多、管理难等痛点,是符合科学性、合规性、经济性的最优选择。私桩布设和管理难、责任真空等问题,要求居民区建充电桩必须统建统服,实现规划、设计、安装、管理全流程的规范,由运营商承担全部责任,确保充电设施的安全以及稳定的运行。

“我们测算,统建统服可以使充电设施的安全周期风险成本降低到67%,运营商全责模式下,用户投诉率可下降到0.3%。”杨立表示,在技术层面,统建统服可以实现负荷控制与智能调度,通过有序充电技术提升管理效能,并全流程规范,明确责任。

统建统服需要运营商统一规划、统一运营、统一维护,且主动错峰积极参与车网互动。陈亮建议,居民区充电桩建设要由审批变成备案管理,确保建设主体责任;强化施工管理、增加验收环节,确保安全。他还提出,要加强政策引导,从中央到地方出台标准建设流程,加强引导、建立合作机制。王玉亭则表示,业内对居民区充电的重视度不够,使得统建统服在实施层面存在很大难度。统建统服要提前规划,统一施工标准和电力标配,统一巡查减少安全隐患和各方焦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能源网 incentive-icons
中国能源网
《中国能源报》社有限公司官网官方账号,专注能源行业报道的垂直媒体,是能源专业产经传媒平台。
49589文章数 75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