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西部协作的壮阔画卷中,教育始终是最动人的篇章。自国家新一轮东西部协作结对关系调整以来,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与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紧密携手,以教育帮扶为纽带,通过“组团式”教育帮扶,为织金县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织金县第三中学与织金县中等职业学校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在增城区的全方位支持下,不仅实现了硬件设施的迭代升级,更在教学质量、师资培养、产教融合等领域探索出“输血+造血”的创新路径。
从珠海之滨到乌蒙腹地,这场跨越千里的教育接力持续升温,书写着新时代“山海情”的教育答卷。
![]()
白泥镇开展东西部劳务协作墙面涂刷培训。
织金县第三中学: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织金县第三中学,这所建校已逾半世纪的学校,在岁月的洗礼中见证了无数学子的成长与梦想。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成为了制约学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就在这时,增城区的教育帮扶团队如同一股清新的春风,吹进了织金三中的校园。
2022年8月,由新塘中学副校长杜海军任组长,新塘中学政教主任苏永华,广州市名师肖海英、谢莉等人为成员的帮扶团队,带着增城人民的深情厚谊,跨越千山万水,来到了织金三中。他们一到学校,就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走进教学一线,深入了解学校的发展历史、教育教学安排以及存在的困难问题。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杜海军校长深知这一点。他结合自己在广州多年的管理经验,分析了织金三中原有管理体制的优缺点,提出了“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的管理理念。在经过学校党政联席会议研讨同意后,他决定在全校推行“扁平化”和“网格化”管理,将管理岗位前移到一线,将管理人员下沉到基层,极大地提升了学校层面对年级、学科、班级具体事务的直接管理力度和效率。
管理上的革新只是第一步,教学上的改革才是关键。在帮扶团队的倡议下,织金三中成立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制定了《织金三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方案(试行)》。帮扶团队的四位教师率先垂范,承担起了公开课、优质课及高三毕业班的教学任务,并在全校进行示范教学。他们的课堂生动有趣,教学方法新颖独特,让织金三中的教师们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向课堂要质量、向教研要保障、向管理要效益。”这是帮扶团队一直秉承的教学理念。他们指导帮助学科组建设,组织周备课、命题审题、撰写课题、编写复习纲要等教研活动,努力为织金三中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在他们的带动下,织金三中的教师们教学热情高涨,教研氛围浓厚,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名师示范、带动引领。帮扶团队里的广州市名师肖海英、谢莉两位老师在学校挂牌办公,组建工作团队,建设工作室,开展传帮带工作。她们不仅自己上好课,还积极指导青年教师成长,引领织金三中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推进。以织金三中教师为主体的先锋工作室团队也应运而生,他们引领、指导全校教师深度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青蓝结对,提升水平。”这是帮扶团队为织金三中教师队伍建设提出的新思路。他们根据学校教师队伍实际,制定了《青蓝工程方案》,明确教育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老师与年轻教师形成结对帮扶关系。通过这一举措,织金三中的教师们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班级管理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进步。目前,学校已经通过“青蓝工程”促成了多个学科的结对工作,双方听评课活动频繁,形成了互助互学、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
硬件设施的改善也是帮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帮扶团队的协调下,织金三中的校园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桌椅、新设备、新图书源源不断地涌入校园;贫困学生得到了助学金资助;部分教室还安装了空调和电子班牌……这些硬件设施的完善极大地提升了师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和学习效率。
![]()
惠民街道举办“春暖乌蒙”暨东西部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
织金县中等职业学校:产教融合 技能成才
与织金三中相距不远的织金县中等职业学校,同样受益于增城区的组团式教育帮扶。该校是一所集学历教育、短期培训、技能鉴定为一体的中等职业学校。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
增城区的帮扶团队针对织金县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思路。他们积极联系广州市技师学院等高职院校,搭建起中高职贯通培养的立交桥,为学生升学和就业打通了渠道。同时,帮扶团队还引导学校优化专业设置,新增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机电一体化等热门专业,以满足学生求学和发展需要。
在帮扶团队的推动下,织金县中等职业学校的产教融合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各专业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操培训,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获得了真才实学。学校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技能比赛和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近年来,该校学生在省市级比赛中屡获佳绩,展现了织金中职学子的风采。
此外,帮扶团队还注重提升织金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他们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同时,还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贡献力量。
经过帮扶团队的努力,织金县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稳定上升,其中升入高职院校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为织金县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也为增城区与织金县的教育合作树立了典范。
![]()
在清达服饰上班的刘月茜。
粤黔情深、山海相连。广州市增城区与贵州省织金县的教育帮扶故事只是国家乡村振兴和教育帮扶政策下的一个缩影。在“组团式”教育帮扶的推动下,广州市增城区与贵州省织金县的教育合作不断结出硕果。这些成果不仅彰显了增城区教育帮扶的显著成效,也为织金县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杨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