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小米确实有点多灾多难,那场发生在成都的车祸还没冷却,一个不明零件又来添堵。
10月22日,多家媒体曝出,小米YU7 pro的车主在提车两天后,在主驾下方发现了不知来历的零件。义务市场监管局已经介入此事。
不明零件是余先生在给新车换脚垫时发现的,在主驾的座椅的正下方,一个硬质的隆起。
![]()
余先生当时就联系了小米的官方客服说明了情况,并于次日去金华的小米官方服务门店进行了检测。
工作人员在主驾座椅下方的一个孔里拉出来了一个L形的不知名的物体,上面有几排编号和二维码,没有显示零件的名称。尴尬的是,工作人员也说不出来这零件是什么。
![]()
小米工作人员“工厂的疏忽”、“各项功能正常”的回复无法让余先生满意。
余先生说,他不需要任何赔偿,就想弄明白生产线上的环节出现了问题,是否会造成安全隐患。
海报新闻表示,小米汽车对车主的疑问,含含糊糊,遮遮掩掩,这态度实在难以接受。新车现不明零件,反映生产线质量管理有漏洞,车主有权要求厂家提供完整信息。
不少网友在评论区调侃“免费送”。
在成都车祸后,官媒密集发声,浙江日报发表评论文章《切莫用“黑公关”污名化公众安全关切》,明确指出小米在事故后未回应公众关切,却将矛头对准“黑公关”,有转移焦点之嫌。
第一财经也发表《小米,别让年轻人第一台车变成最后一台车》,批评小米重营销轻安全。
澎湃新闻也发表《舆论风波之后,企业可以“保持沉默吗”》,指出企业在遭遇安全问题时,应该负责任地直面,而非选择沉默或撇清关系。
其实,多数人的心情是一样的,大家希望小米能成为闪耀的民族品牌,也愿意给国产新车更多的成长时间,但品质这条底线永远不能突破。
来源: 星河商业观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