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政坛又热闹了,主角当然还是那个从不让人失望的——现任总统特朗普。
他最近的表现可以说是“天天上热搜”,不是在吵架,就是在吵架的路上。不仅情绪起伏大到离谱,连外交场合都变成了“修罗场”,一时间搞得全世界都看懵了。
![]()
美国国内大规模抗议
2025 年 10 月,美国多地爆发规模罕见的民众抗议活动,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统计,全美参与抗议的人数累计超 700 万,涵盖纽约、洛杉矶、芝加哥、华盛顿等主要城市。
抗议人群手持 “拒绝国王式统治”“捍卫民主底线” 等标语,聚集在政府机构、广场等公共场所,核心诉求指向特朗普政府的 “独裁式执政风格”—— 包括对媒体言论的限制、对司法体系的干预,以及在政策制定中绕过国会的倾向。
![]()
面对抗议压力,特朗普通过社交平台发布一段 AI 生成视频作为回应,视频中他身着西装、头戴金色王冠,驾驶战斗机低空掠过抗议人群,画面中还出现 “向人群投掷粪便” 的夸张特效,视频结尾配有文字 “这才刚刚开始”。
该视频发布后引发舆论哗然,美国媒体评论称其 “突破政治礼仪底线”,部分共和党议员也公开表示 “此类回应加剧社会分裂”。抗议组织者则在后续声明中指出,视频内容是对民众诉求的漠视,将进一步扩大抗议规模。
![]()
从抗疫背景来看,此次大规模行动并非偶然。此前特朗普政府推动的 “紧急状态延长法案” 在国会引发争议,该法案试图赋予总统在经济、安全领域更大的紧急处置权,被反对者认为是 “变相扩权”;同时,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 年 9 月美国通胀率仍维持在 4.2% 的高位,民众生活成本持续上升,对政府经济政策的不满情绪与对执政风格的质疑相互叠加,最终促成了此次跨地域抗议。
摔地图、怼盟友的 “修罗场”
10 月 17 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访问美国白宫,这场原本旨在协调对乌援助的会谈,最终演变为公开冲突。据在场记者披露,会谈中特朗普要求乌克兰 “对俄罗斯采取妥协立场”,称 “长期战争对美国利益无利”,并提出乌克兰应 “考虑放弃部分争议地区以换取和平”。泽连斯基明确拒绝该提议,强调 “乌克兰不会以领土主权为代价妥协”。
![]()
争执升级后,特朗普情绪失控,当场将桌上摆放的欧洲地图扫落在地,伴随粗口指责泽连斯基 “不识时务”,并放出 “若不妥协,乌克兰将面临冻亡与毁灭,美国不会持续输血” 的言论。原定的美乌联合记者会被临时取消,泽连斯基被迫在白宫草坪搭建临时采访区回应媒体,他在采访中表示 “美国的立场转变让乌克兰感到失望”,暗示对美援助的不确定性将影响战局。
此次会谈失态并非孤例。10 月 19 日,特朗普在 “空军一号” 专机上接受记者采访时称 “印度总理莫迪已承诺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但印度外交部随后立即发布声明否认该说法,明确表示 “印度能源采购政策基于自身利益,不会受第三方干预”。
![]()
面对记者指出的事实矛盾,特朗普当场改口称 “若印度继续购买俄石油,将面临更高额的对美出口关税”,这番言论直接导致美印关系紧张 —— 印度商务部随即宣布对美国农产品加征报复性关税,涉及大豆、玉米等品类。
社交平台 “开火”
特朗普在社交平台的言论进一步引发外交风波。10 月 20 日,他突然在个人社交账号发文,称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为 “贩毒集团保护伞”“南美不稳定因素”,并宣布 “立即终止美国对哥伦比亚的所有援助项目”,涉及金额约 5 亿美元,涵盖禁毒合作、民生援助等领域。
![]()
哥伦比亚作为美国在南美洲的传统盟友,两国长期保持禁毒、安全领域的合作。特朗普的指控与援助终止令毫无预兆,哥伦比亚政府当天宣布召回驻美大使,并发表声明指责美国 “滥用单边制裁、无视双边合作基础”。哥伦比亚外长在记者会上表示,美国的举动 “破坏了近 30 年的盟友关系”,将重新评估与美国的所有合作协议。
从外交影响来看,此次风波不仅波及美哥双边关系,还引发南美国家的集体警惕。巴西、阿根廷等国发表联合声明,呼吁 “反对美国以单边施压干涉南美国家内政”,原本计划推进的 “美洲经济合作协定” 也因该事件陷入停滞,美国在南美地区的外交影响力遭遇挫折。
![]()
幕僚团队 “失序”
特朗普政府的外交失态还体现在幕僚团队的言行上。在泽连斯基访美当天,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佩戴一条红白蓝三色条纹领带出席会谈,该配色与俄罗斯国旗颜色高度相似,引发记者追问 “是否存在特殊寓意”。
五角大楼发言人在回应时竟称 “领带是赫格塞斯母亲购买,无特殊含义”,并以 “你妈给他买的”(Your mom did.)这种口语化且不礼貌的表述收尾,被媒体批评为 “缺乏外交专业素养”。
![]()
类似的失序场景还出现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当记者询问 “为何选择在布达佩斯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 时,白宫女发言人莱维特以 “你妈安排的”(Your mom scheduled it.)回应,随后进一步指责记者 “提问带有偏见,不配作为媒体人”。
这些言论被美国外交学会评为 “近 20 年美国政府发言人最失当表述”,部分前外交官公开表示 “此类回应损害美国外交形象,让盟友对美国政府的专业性产生质疑”。
![]()
从团队管理角度看,幕僚团队的言行失态与特朗普本人的执政风格密切相关。此前特朗普多次在公开场合使用粗俗语言、打破传统礼仪,其团队成员的言行也逐渐偏离外交规范,形成 “以对抗代替沟通” 的工作模式,进一步加剧了美国与盟友间的信任危机。
内外交困的执政困境
除外交与国内抗议外,特朗普政府还面临多重执政难题。截至 10 月 24 日,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已持续 21 天,创下 2013 年以来最长停摆纪录。停摆原因源于特朗普政府与国会在 2026 财年预算案上的分歧 —— 政府提出增加国防开支、削减社会福利预算,而民主党控制的参议院坚决反对该方案,双方谈判陷入僵局。
![]()
政府停摆导致联邦机构约 80 万雇员被迫无薪工作或休假,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服务受到严重影响。经济层面,美国农业领域遭遇困境。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由于国际市场需求下降及贸易摩擦影响,2025 年美国大豆库存已达 1.2 亿吨,创历史新高,大量大豆堆积在仓库、港口,价格同比下跌 15%,农民收入锐减。
中西部农业州的抗议活动已单独展开,要求政府出台补贴政策并改善贸易环境,但特朗普政府尚未提出有效解决方案。国际层面,欧洲盟友对特朗普的不满持续升级。英国《金融时报》援引欧盟内部文件报道,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已通过外交渠道向美国表达立场,明确要求 “特朗普政府停止干预俄乌谈判”,认为其 “偏向俄罗斯的倾向破坏欧洲安全利益”。
![]()
此前特朗普曾暗示 “可能削减对欧洲的安全承诺”,进一步加剧了欧洲对美国的不信任,欧盟已开始推动 “欧洲自主防务体系” 建设,减少对北约的依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