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患自闭症的大儿子20年,小儿子考上公务员,老公竟提出假离婚

分享至

“你觉得他什么时候会死。”

女人抚摸着儿子冰凉的额头,头也不回地问。

男人的声音像是被砂纸打磨过,粗糙又疲惫,从她身后传来“别胡说。”

“如果他死了,我们是不是就能像正常人一样了。”

她没有继续这个话题,只是轻声哼唱起一支褪了色的摇篮曲,那调子在这间密不透风的屋子里,像一条冰冷的蛇,慢慢缠上男人暴露在空气里的皮肤。



01

那场为小儿子张子杰举办的庆功宴,油腻得像一块在夏日里放了三天的猪油。

灯是水晶的,吊在天花板上,把光线切割成无数锐利的碎片,扎在每个人的脸上。

张卫国就站在那片最亮的光的废墟里,手里擎着一杯猩红的酒,像擎着一颗刚刚掏出来还温热的心脏。

他的脸因为酒精和兴奋,呈现出一种不自然的紫红色,毛孔粗大得可以插进一根牙签。

“我儿子,子杰。”

他用一种近乎咏叹的调子,拖长了声音,对每一个来宾重复这句话,仿佛那不是一个名字,而是一个刚刚注册成功的商标。

“重点部门的公务员。”

他把“重点部门”四个字咬得又重又响,像是怕别人听不清,又像是说给自己听,用以确认这个事实的坚硬程度。

林晚晴远远地看着他,觉得他像一个劣质的提线木偶,被一根名为“虚荣”的线吊着,做出夸张而滑稽的动作。

她的嘴里是温吞的茶水,味道寡淡得像是融化的雪。

她和热闹的客厅之间,隔着一扇看不见的玻璃门。

门那边是声色犬马,人声鼎沸,每个人都在用尽全力表演着自己的角色。

门这边,只有她和大儿子张子安,以及一室的沉默。

“啊——。”

子安突然从喉咙里发出一声尖锐的嘶鸣,像一只被踩了脖子的鹅。

他猛地从沙发上弹起来,双手死死地捂住耳朵,身体剧烈地颤抖,仿佛那些客人的笑声是无数根钢针,刺进了他的大脑。

林晚晴闪电般地扑过去,用自己的身体将他整个罩住,像一只张开翅膀的老母鸡。

她的嘴唇贴在他的耳边,发出一种持续而单调的“嗡嗡”声,那是她二十年来摸索出的,唯一能让他稍微平静下来的声音频率。

“不怕,不怕,妈妈在这里,安安不怕。”

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试图钻进儿子那座封闭的、拒绝一切的坚固堡垒。

子安的身体在她怀里,像一块被投入冰水的烙铁,剧烈地抗拒着,挣扎着,每一块肌肉都绷得像石头。

客厅里的喧哗声有了一瞬间的停顿。

几十双眼睛,带着或同情,或好奇,或嫌恶的目光,像探照灯一样打了过来。

林晚晴感觉自己的背脊被那些目光灼烧得生疼。

她能听到张卫国那熟练得令人心寒的解释声。

“没事没事,我大儿子,子安,他就是……怕生。”

他顿了一下,似乎在寻找一个最恰当、最无害的词语。

“情况特殊,晚晴她正照顾着呢,这孩子就黏他妈,辛苦晚晴了。”

那语气,听起来像是在表彰一个模范保姆,体谅里带着一种刻意的疏离,成功地将自己和那片令人尴尬的混乱切割开来。

林晚晴没有回头。

她不需要回头,也能想象出丈夫脸上那副恰到好处的、糅合了歉意与无奈的表情。

二十年了,他这套表演已经炉火纯青。

她用尽全身的力气,半拖半抱地将一米八高的子安弄进了他的房间。

房间里有一股淡淡的消毒水和牛奶混合的味道,窗帘是厚重的深蓝色,将外面的浮华世界彻底隔绝。

子安的世界里,只有图形、色块,和永恒的、海啸般的寂静。

她将儿子安顿在床上,用湿毛巾擦去他额头的冷汗。

子安的情绪像退潮一样慢慢平复下来,眼神重新变得空洞,仿佛刚才那场剧烈的爆发,只是一个被错按了的开关。

林晚晴从床头柜上拿起一个画板。

画板上是子安刚刚完成的画。

他用最纯粹的红色、黄色和蓝色,画出了一个极其复杂的、类似建筑内部结构的图形。

线条精准得像是用尺子量过,色彩的搭配有一种诡异的和谐。

这是他的语言,也是他的牢笼。

她端来一碗早就备好的,用勺子碾得细碎的饭菜,像喂一只雏鸟一样,一勺一勺地喂进子安的嘴里。

他的咀嚼机械而缓慢,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天花板上的一个光斑。

客厅里的祝酒声和笑声,像潮水一样,一波一波地拍打着这扇紧闭的房门。

每一声,都像是在提醒她,她和她的儿子,是这场盛宴上多余的、必须被隐藏起来的残羹冷炙。

等到她终于把子安哄睡,重新回到客厅时,宴会已经接近尾声。

客人们三三两两地告辞,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酒足饭饱后的餍足。

张卫国正送一个挺着啤酒肚的男人到门口。

那个男人是他的生意伙伴,姓王,大家都叫他王总。

王总拍了拍张卫国的肩膀,压低了声音,但那声音还是像虫子一样钻进了林晚晴的耳朵。

“老张,恭喜啊,子杰这孩子,将来可是人中龙凤,前程无量。”



他咂了咂嘴,油腻的嘴唇泛着光。

“不过啊,有句话我得提醒你。”

他的目光若有似无地朝子安房间的方向瞟了一眼。

“你们家这个情况……可得处理干净了,不能有任何拖累,那可是清清白白的人家。”

“清清白白”四个字,他说得格外用力,像是吐出鱼刺一样。

张卫国的笑容僵在了脸上,只有一瞬间,快得让人无法捕捉。

他随即又堆起更热情的笑意“王哥说的是,我心里有数,有数。”

林晚晴站在阴影里,感觉自己浑身的血液,在那一瞬间,都凉了下去。

“拖累。”

这个词,像一颗生了锈的钉子,带着一股血腥味,狠狠地钉进了她的心脏。

她知道,风暴要来了。

二十年的平静,原来只是一张糊在火山口上的薄纸。

那晚的庆功宴,像一场漫长而怪诞的戏剧,终于落下了帷幕。

02

送走最后一个客人,张卫国疲惫地瘫在沙发上,扯开领带,像一条缺水的鱼一样大口喘着气。

空气里还残留着酒精、香水和饭菜混合在一起的腐败气息。

林晚晴默默地收拾着狼藉的餐桌,将那些吃了一半的珍馐美味倒进垃圾桶,盘子和杯子碰撞时发出清脆又寂寞的声音。

“今天,谢谢你了。”

张卫国突然开口,眼睛还闭着。

“子安他……没吓到客人吧。”

他问的小心翼翼,仿佛在谈论一个邻居家的、有点麻烦的孩子。

“没有。”

林晚晴的声音听不出情绪。

“你把他照顾得很好。”

张卫国又补了一句,像是在完成某种既定的程序。

夸奖她,肯定她的辛劳,然后心安理得地将这一切都视为理所当然。

林晚晴停下手里的动作,看着丈夫那张在灯光下显得有些浮肿的脸。

他们有多久没有好好看过对方了。

她甚至想不起来,上一次他们真正地交谈,而不是这种程序化的问答,是在什么时候。

是在子安被确诊的那一天吗。

还是在子杰出生,他把所有的希望都转移到这个健康的孩子身上之后。

时间太久了,久到记忆都变成了一块被虫蛀得到处是洞的烂木头。

深夜,林晚晴被一种奇怪的渴意惊醒。

她赤着脚下床,习惯性地先绕到子安的房间。

月光像水银一样,从窗帘的缝隙里流淌进来,洒在子安安静的睡脸上。

他睡着的时候,和别的孩子没有任何区别,眉眼清秀,睫毛很长。

只有在这样的时刻,林晚晴才能找到一丝喘息的缝隙,欺骗自己拥有一个正常的家庭。

她替他掖了掖被角,正要离开,却听到了阳台上传来压抑的说话声。

是张卫国。

他的声音像被什么东西捂住了,又急又低,每一个字都透着一股焦躁。

“……多大的窟窿,你问我我问谁去。”

“那笔项目款必须尽快到账,无论用什么办法。”

“不能再拖了,必须在子杰政审之前把这一切都摆平,不能出任何岔子,你懂不懂。”

“政审”两个字像电流一样击中了林晚晴。

她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整个人都僵在了原地。

她一直以为,丈夫的焦虑,只是因为生意上的资金周转问题。

原来,还和子杰的政审有关。

一个“窟窿”,一个必须在政审前解决的“窟窿。”

这背后到底是什么。

她不敢再听下去,像个小偷一样,蹑手蹑脚地回了自己的房间,心脏在胸腔里疯狂地擂鼓。

第二天,张卫国看起来和往常一样,吃早饭,看财经新闻,叮嘱子杰上班路上小心。

他脸上那层坚硬的面具,完美地掩盖了昨夜电话里的惊涛骇浪。

林晚晴却无法再像从前那样平静。

她开始像一个侦探,在自己生活了二十年的家里,寻找着那些被她忽略的蛛丝马迹。

那个周末,她借口要给家里做一次彻底的大扫除,爬上阁楼,整理那些积满了灰尘的旧物。

在一个樟木箱子的最底层,她翻出了几本厚厚的家庭相册。



相册是老式的,红色的绒布封面,已经有些褪色了。

她一页一页地翻看过去。

子安出生的时候,照片里的张卫国笑得像个孩子,把小小的婴儿举得高高的。

子杰出生了,变成了四口之家,他们去公园,去海边,照片上的每个人都洋溢着幸福。

转折点出现在子安五岁那年。

照片开始变少,画面也开始变得微妙。

一张在动物园的照片里,子杰骑在张卫国的脖子上,笑得前仰后合,而子安一个人站在几米开外,茫然地看着一只猴子,林晚晴伸出手,似乎想把他拉过来,却只抓住了一片空气。

从子安十岁以后,全家福就几乎绝迹了。

相册里充斥着张卫国和子杰的合影。

子杰考了第一名,父子俩勾肩搭背,奖状被举在最中间。

子杰拿了篮球赛冠军,张卫国把他扛在肩上,笑得满脸是褶子。

这些照片里的张卫国,意气风发,骄傲得像个国王。

而为数不多的,出现了子安的几张照片里,气氛总是显得尴尬而凝固。

一张生日照,子安坐在蛋糕前,脸上却没有任何表情,张卫国站在他身后,双手插在裤兜里,身体微微后倾,那是一种下意识的、想要保持距离的姿态。

林晚晴的手指抚摸着照片上丈夫那张僵硬的脸。

一股寒意,从指尖,顺着手臂,一路蔓延到心脏。

原来,他早就开始嫌弃了。

原来,他早就把这个大儿子,当成了一块贴在华美袍子上的、甩不掉的污渍。

她二十年的自我牺牲和忍辱负重,在他看来,或许只是在尽一个保姆的本分,一个处理“污渍”的工具人。

阁楼里很闷,灰尘在光线里上下翻飞。

林晚晴抱着那本沉重的相册,突然觉得喘不过气来。

她知道,那根压垮骆驼的最后的稻草,已经悬在了她的头顶,随时都可能掉下来。

它没有让她等太久。

周日的下午,阳光很好,透过落地窗洒在地板上,温暖而慵懒。

子安正在他的房间里画画,子杰和同学出去打球了。

家里难得地安静。

张卫国泡了两杯茶,将其中一杯推到林晚晴面前。

茶香袅袅,是她最喜欢的碧螺春。

“晚晴,我们聊聊吧。”

他的语气异常郑重,郑重得让林晚晴觉得陌生。

她坐在他对面的沙发上,双手放在膝盖上,像一个等待宣判的犯人。

张卫国没有马上开口。

他先是花了好几分钟,用一种充满了深情和赞许的口吻,回顾了他们二十年的婚姻。

他赞美她是一位伟大的妻子和母亲。

“这二十年,辛苦你了。”

他叹了一口气,表情真诚得可以拿去评奖。

“尤其是为了子安,你付出了太多,放弃了自己的事业,放弃了自己的人生,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林晚晴静静地听着,没有说话。

她知道,这些都是铺垫。

就像屠夫在动刀前,总要先摸摸猪的脑袋,说几句安慰的话。

果然,话锋一转。

“现在,子杰出息了。”

张卫国的腰杆挺直了,声音里重新充满了那种在庆功宴上的骄傲和自豪。

“你知道的,他进的那个部门,有多么重要,多么敏感,未来的发展,不可限量。”

他顿了顿,似乎在给林晚晴一个消化和理解的时间。

然后,他终于图穷匕见了。

“但是,子安的情况……可能会对子杰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

他的声音压得很低,仿佛在说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

“你想想,一个前途无量的年轻干部,履历上写着,有一个重度自闭症的哥哥……别人会怎么看他。”

“这对他未来的晋升,可能会是一个‘污点’。”

“污点”这个词,他说得轻飘飘的,却像一把重锤,狠狠地砸在林晚晴的胸口。

她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停滞了。

二十二年前,她怀着子安的时候,张卫国说,这是上天赐给我们家最好的礼物。

二十二年后,这个礼物,变成了他嘴里的“污点。”

“所以,我想……。”

张卫国向前探了探身子,试图握住林晚晴放在膝盖上的手,却被她下意识地避开了。



他的手尴尬地停在半空中,只好收了回去。

“晚晴,为了子杰的前途,为了我们这个家,我想……我们能不能……暂时分开一段时间。”

他终于把那个最残忍的词说了出来。

“假离婚。”

他说。

“你听我说完,这只是权宜之计,我们只是在法律上分开。”

他急切地解释着,仿佛怕她下一秒就会爆发。

“你和子安搬出去住,找一个环境好一点的小区,我会给你们足够的生活费,保证你们的生活质量不会有任何下降。”

“等过个几年,等子杰的地位稳固了,根基扎实了,我们就复婚,一切都和原来一样。”

“晚晴,你听我说,这都是为了子杰啊,他是我们全家的希望。”

他将这番自私到了极点的话,用“伟大的父爱”和“为了家庭”的糖衣,包裹得严严实实。

他那么笃定,那么自信。

他笃定她会答应。

因为她是一个母亲,是一个为了孩子可以牺牲一切的母亲。

她已经为大儿子牺牲了二十年,再为小儿子牺牲一次婚姻,又算得了什么呢。

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他那张还在滔滔不绝的脸上。

林晚晴突然觉得,眼前的这个男人,陌生得可怕。

他不是她的丈夫,不是她孩子的父亲。

他是一个精明的商人,正在计算着一笔交易的成本和收益。

子安是需要被剥离的不良资产。

子杰是潜力巨大的优质股。

而她,林晚晴,不过是完成这笔资产重组的工具。

她没有哭。

也没有闹。

她甚至没有表现出愤怒或者震惊。

二十年照顾子安的生活,早就磨平了她身上所有尖锐的情绪。

她学会了在任何惊涛骇浪面前,都保持着湖水般的平静。

因为她知道,一旦她崩溃了,她身后的那个孩子,就会被彻底淹没。

她只是看着张卫国,很轻,很慢地说了一句“让我想想。”

张卫国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

在他看来,“想想”,就等于“同意。”

这只是时间问题。

他甚至体贴地站起身“好,你好好想想,不着急,我知道这件事对你来说有点突然。”

他说着,走出了书房,仿佛刚刚完成了一项艰难但伟大的谈判。

03

书房里只剩下林晚晴一个人。

夕阳的余晖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像一个孤零零的黑色剪影。

她端起那杯已经凉透了的碧螺春,喝了一口。

苦涩的味道,从舌尖一直蔓延到心底。

她以为自己会流泪,但没有。

她的眼睛干涩得像一片沙漠。

沙漠里,一头沉睡了二十年的狮子,正在慢慢地,睁开它的眼睛。

接下来的几天,家里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平静。

张卫国表现得像一个体贴入微的丈夫,他会记得给林晚晴买她喜欢吃的点心,会主动询问她子安的情况,甚至会在晚饭后,陪她看一会儿她喜欢看的肥皂剧。

他小心翼翼地维系着一种“我们感情很好,只是为了孩子不得不做出牺牲”的假象。

他以为林晚晴在考虑,在权衡,在慢慢地接受他那个“伟大”的提议。

他需要她的配合,需要她以一种和平的、顾全大局的姿态,来完成这场交易。

林晚晴没有戳破他的伪装。

她像往常一样,照顾子安,打理家务,对他的示好报以温和的微笑。

她的平静,让张卫国越发地安心。

他甚至找来了自己的妹妹张卫红,一个和他一样势利而精明的女人,来给林晚晴做“思想工作。”

张卫红提着一篮子昂贵的水果,坐在林晚晴身边,拉着她的手,语重心长。

“嫂子,我知道我哥跟你说的那事了。”



她叹了口气,一副感同身受的样子。

“说实话,我刚听到也觉得我哥这事办得不地道,怎么能让你们娘俩搬出去呢。”

她先是假意地批评了张卫国一番,以获取林晚晴的信任。

“但是嫂子,你再仔细想想,我哥他也是没办法啊。”

话锋一转。

“子杰是什么前程,那是光宗耀祖的大事,咱们整个张家,可都指望着他呢。”

“子安这情况,说句不好听的,确实是个拖累。”

她把声音压得更低了。

“现在只是假离婚,又不是真的不要你们了,生活费我哥说了,绝对亏待不了你,就当是出去疗养几年,等子杰那边稳了,不就什么都回来了吗。”

“嫂子,你是个识大体的女人,咱们女人家,不就得顾全大局吗,为了孩子,受点委屈算什么。”

林晚晴静静地听着她唾沫横飞地说着,心里一片冰冷。

“顾全大局。”

“识大体。”

这些词,像一条条绳索,捆绑了她二十年。

她一直以为那是美德,现在才发现,那只是方便别人牺牲你的借口。

她没有反驳,只是微笑着说“我知道了,我会好好考虑的。”

张卫红满意地走了。

她觉得自己的任务完成得很出色。

她没有看到,在她转身之后,林晚晴脸上那抹温和的微笑,瞬间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冷酷的平静。

林晚晴的战场,不在客厅,也不在饭桌上。

她的战场,在深夜的电脑前。

她背着张卫国,联系上了自己大学时的闺蜜,陈静。

陈静如今是市内最出名的律师之一,以干练和犀利著称。

视频电话里,陈静听完林晚晴的叙述,气得差点把桌子掀了。

“张卫国这个王八蛋,他这是典型的转移财产,把你和孩子当垃圾一样清理出去,还说得那么冠冕堂皇。”

陈静的愤怒,像一把火,点燃了林晚晴心中那早已冷却的余温。

“晚晴,你听我说,绝对不能就这么答应他,更不能净身出户。”

“我问你,这些年,家里的财政状况,他公司的经营情况,你了解吗。”

林晚晴摇了摇头。

二十年来,她被张卫国圈养成了一只金丝雀,虽然没有锦衣玉食,却也衣食无忧。

代价是,她对外面世界的认知,几乎为零。

张卫国总是说“外面的事你不用操心,有我呢,你只要把家里照顾好就行了。”

现在她才明白,那不是体贴,是架空。

“他这是在把你养废。”

陈静一针见血。

“不过别怕,现在开始也不晚。”

陈静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像一个即将上战场的将军。

“你现在要做的,不是跟他吵,不是跟他闹,而是不动声色地,拿到证据。”

“从明天开始,你就以‘想了解家庭资产,以便离婚后规划生活’为理由,让他给你提供一些公司资料,看看他什么反应。”

林晚晴的心里燃起了一丝希望。

第二天,林晚晴在饭桌上,状似无意地对张卫国说“卫国,你上次提的事情,我想了想,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



张卫国眼中闪过一丝喜色。

“不过,你也知道,我这么多年没工作过,对钱没什么概念。”

林晚晴的语气很平淡,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迷茫和无助。

“要是真分开了,我和子安以后怎么生活,我心里没底。”

“你能不能……把家里的资产情况,还有你公司的一些基本资料,给我看看,也让我心里有个数。”

这个理由,合情合理,完美地符合了她“无知家庭主妇”的人设。

张卫国果然没有丝毫怀疑。

他甚至有些得意。

在他看来,林晚晴终于想通了,开始考虑离婚后的现实问题了。

这说明她已经接受了离婚的设定。

“应该的,应该的。”

他满口答应。

“我明天就让公司的会计整理一份出来给你,不过都是些报表啊什么的,你可能也看不懂,到时候我给你解释。”

他的语气里,带着一种毫不掩饰的优越感和轻视。

他根本不相信,一个脱离社会二十年的家庭主妇,能从那些枯燥的数字里看出什么名堂。

他只想快点把她打发了,让她赶紧在离婚协议上签字。

他给了。

他让会计随便整理了一些不痛不痒的财务报表复印件,像打发叫花子一样丢给了林晚晴。

他以为她只是随便翻翻,走个过场。

他错了。

他严重低估了一个母亲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能够爆发出怎样的潜能。

他更低估了二十年如一日地照顾一个自闭症孩子,能把一个人的心智磨练到何种地步。

那二十年,林晚晴的生活,就是由无数个琐碎、重复、需要极度耐心的细节构成的。

子安的每一次情绪崩溃,都是一道复杂的谜题,她需要从最细微的表情、动作、声音中,找出那个触发点。

她的大脑,早就被训练成了一台高精度的扫描仪,对任何不合逻辑的细节,都有着近乎本能的敏感。

那些在张卫国看来天书一般的财务报表,在林晚晴眼里,变成了一张张充满了密码的藏宝图。

她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整整两天两夜。

她用铅笔和尺子,在报表上画满了各种标记。

她把每一个数字,都当成子安画笔下的一个色块,去分析它背后的逻辑和联系。

终于,她的目光锁定在了几个极不寻常的科目上。

“工程预付款。”

“其他应收款。”

有好几笔巨额的款项,支付给了几家她从未听说过的、刚刚成立不久的小公司,而摘要上只模糊地写着“材料款”或“劳务费。”

更可疑的是,在另一张关联交易的报表里,这几家小公司的法人代表,都指向了同一个名字。

而这个名字,正是张卫国那个游手好闲的远房表弟。

林晚晴的脑子里,轰的一声。

那晚张卫国在阳台上的电话内容,瞬间变得清晰起来。

那个“窟窿。”

那些必须在子杰政审前“摆平”的麻烦。

原来不是简单的资金周转问题。

这是……资产转移。

他正在把公司的钱,用一种看似合法的方式,掏空,转移到他自己控制的壳公司里。

林晚晴感觉浑身的血液都凝固了。

她终于明白,张卫国为什么那么急着要和她离婚。

他不是怕子安拖累子杰的前程。

他是怕他即将引爆的这颗巨雷,炸到他最看重的、前程似锦的小儿子。

他要做的,是在雷爆炸之前,把自己和子杰,从这艘即将沉没的破船上,干干净净地摘出去。

而她和子安,就是他用来堵枪眼的沙袋,是他金蝉脱壳时,丢下的那层没用的、可以被牺牲的“壳。”

巨大的愤怒和悲凉,像海啸一样,瞬间将林晚晴淹没。

但她没有倒下。

她的眼神,在那一刻,变得像淬了火的钢,冰冷而锋利。

狮子,彻底醒了。

04

一周过去了。

张卫国开始变得不耐烦。

他觉得林晚晴思考的时间已经太久了。

这个周五的晚上,子杰加班还没回来,子安已经睡下。

张卫国将一份打印好的文件,推到林晚晴面前。

是《离婚协议书》。



“晚晴,考虑得怎么样了。”

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不容置喙的催促。

“该考虑的,我都替你考虑好了。”

他指着协议上的条款。

“城西那套公寓,一百二十平,过户到你名下。”

“另外,我再给你五百万现金,作为补偿。”

“每个月,我再给你们母子俩五万块钱的生活费,直到子安百年之后。”

他说得那么慷慨,那么仁至义尽。

仿佛他不是一个抛妻弃子的丈夫,而是一个大发慈悲的慈善家。

林晚晴没有去看那份协议。

那上面的每一个字,都像是对她二十年付出的侮辱。

她抬起头,平静地看着他。

那眼神,是张卫国从未见过的,平静得让他有些心慌。

“可以。”

她说。

张卫国的脸上立刻露出了喜色。

“我同意离婚。”

林晚晴一字一句地说,声音不大,却像一颗钉子,钉在寂静的空气里。

“但我有一个条件。”

她的目光,像两把手术刀,精准地剖开张卫国伪装的面具,直视着他内心深处的惊慌和算计。

“把你名下‘卫国建筑’百分之四十的股份,无偿转让给我。”

“转让协议和离婚协议,一起签。”

“签完,我马上就签字离婚。”

张卫国的表情,在这一瞬间,变得极其精彩。

先是错愕,像被人迎面打了一拳。

然后是荒谬,仿佛听到了本世纪最好笑的笑话。

最后,是恼羞成怒。

“哈哈哈哈。”

他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笑得前仰后合,眼泪都快出来了。

“林晚晴,你是不是在家待傻了。”

他指着她,像在看一个疯子。

“百分之四十的股份,你知道那意味着什么吗。”

“你懂什么是资产评估吗,懂什么是董事会吗,你懂什么是公司经营吗。”

他的每一个问题,都充满了刻骨的轻蔑。

在他眼里,她就是一个连酱油和醋的价格都要计算半天的家庭妇女,一个只会围着灶台和儿子转的寄生虫。

林晚晴没有被他的嘲讽激怒。

她只是淡淡地,几乎是温柔地,说了一句话。张卫国他的脸色,在一瞬间,变得惨白如纸......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