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早上跑步来上班,中午就以脚疼为由请假,而且当天的微信运动步数高达16949步,结果被公司开除。
双方都觉得委屈,都认为自己有理,最终闹上法庭。近日,这起离奇的劳动仲裁案有判决结果了。
![]()
坐标江苏,小陈是当地某工厂的卷簧工。2019 年 2 月 22 日周五,小陈像往常一样在车间忙活,没留神脚下一扭,腰部瞬间传来一阵刺痛。下班铃一响,他没敢耽搁,立马往医院跑。
他先后去了两家医院,都拍了片子,最终确定腰部扭伤。经过两天的周末休息后,仍未见好转。于是,周一(2 月 25 日)一早,他赶紧联系人事经理请假,说明了受伤经过,还把两家医院的病假证明拍过去,人事没多问就批了假。
养了一周左右,小陈觉得腰好得差不多了,3 月 4 日、5 日正常去公司上班。可没承想,3 月 6 日腰部又开始隐隐作痛,他只好再次就医,诊断结果还是 “腰扭伤”,医生建议继续休息。
小陈不敢硬扛,赶紧又把新的病假申请递了上去,流程依旧顺顺利利。这次,他一连休了12天病假。
![]()
时间来到3 月 18 日(重点),这天早上小陈正常返岗上班。可刚干了半天活儿,午休时就又向产品经理请假了,这次不是腰疼,而是说右脚疼得厉害。
经理没有拒绝,小陈便再一次去了医院。这次医生给开的诊断证明书上写着:“右足疼痛,建议休息一周。”小陈把诊断证明拍照发给了生产经理。
第二天,人事部的经理联系小陈,要求他隔天把相关的病历、检查报告、病假单等材料原件带回公司,来补一个请假手续。
小陈回复,病还没治完,病历等资料后续就医还要用。经理表示,病假条必须原件,其它的可以先拿到公司复印一份儿,然后再把原件带走。
![]()
然而,奇怪的事情出现了。3 月 20 日这天,小陈按时到公司厂区准备提交资料,但却被保安拦在了外面,门儿都没能进去,手续也没办成。
之后,他的脚疼还是没有好转,3 月 25 日又去医院,这次拍片子查出了他患有 “跟骨骨刺”,医生建议再休息三天。小陈只能接着申请病假,由于脚跟持续疼痛,这次又在家休息了好几天。
4 月 3 日,小陈突然收到一份开除通知。公司说他 “故意以病假为由骗取休假而旷工”,并以此为辞退理由,与他解除了劳动合同。
![]()
明明是休的病假,怎么就成 “旷工”了?小陈又气又冤,直接申请了劳动仲裁。
仲裁委审理后认为,公司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判公司向小陈支付 118779 元赔偿金。
公司不服,觉得自己手握 “铁证”,怎么会输?于是又把小陈告到了法院。
法庭上,公司拿出了两件 “关键证据”:一是3 月 18 日的厂区监控,画面里 7 点 52 分小陈是跑步进的厂区,11 点 09 分步行离开;二是小陈当天的微信运动记录,18 点 55 分时总计步数16949 步。
“脚疼还能跑步进厂?脚疼还一天走了将近1.7万步?这明显是装病,违规套病假!” 公司的理由听起来挺有道理。
![]()
可小陈当场反驳:“不能光看步数和跑步的样子就说我装病啊!微信步数可能的因素多了,我拿在手里挥舞不行吗?也可能手机放别人兜里了不行吗?这能说明我脚不疼吗?监控里跑步进厂,上班快迟到了,我硬撑着跑了几步不行吗?后来疼得受不了才请假不行吗?”
因此,小陈认为,公司单纯凭借微信运动的步数记录和监控中他跑步、步行的画面,就得出病情虚假的结论,是不成立的。
最关键的是,小陈有这段时间就医的门诊病历和诊断证明书,上面不仅有医生的诊断,还有腰椎平扫、跟骨摄片(骨刺)等检查记录。
不是他光靠嘴说 “疼”,而是有医院的检查记录做证据。
![]()
一审法院看完双方证据,给出了明确审理态度:《劳动合同法》虽然允许公司在员工 “严重违反规章制度” 时解除合同,但公司得拿出相应的事实依据,不能凭猜测下结论。
从小陈的医疗材料来看,他腰伤、脚疼都是真的,医院也做了检查,不是凭空装病。反观公司,仅凭微信步数和一段监控,就说小陈 “旷工”,证据站不住脚。
综上,一审法院裁决公司与小陈解除劳动合同缺乏相应的事实依据,属违法解除,应支付赔偿金118779元。
公司还是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认为,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故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这起围绕 “1.7 万步运动步数” 展开的劳动纠纷,最终以小陈胜诉画上句号。
![]()
此案例在网上公开后,引发了网友的广泛讨论。
有部分网友站公司。
“一个多月只上了两天半的班儿,最后公司还得赔付一笔钱,这样的员工以后谁敢用?”
“既然说脚疼,那17000来步到底怎么来的?他小陈也没说清楚啊?公司怀疑他装病也正常吧。”
对此,也有不少网友反驳。
“没去过医院吧?挂号、就诊、检查、拿药……楼上楼下随便跑几圈就一万多步了。”
“知不知道有个东西叫‘摇步器’?兴许小陈是参加网上什么活动刷的数据,并不一定是真走了1.7万步。”
![]()
另有网友提到一个细节,小陈在工作期间扭伤了腰,这应该算工伤。公司应当按照相关规定给走工伤流程,而不是纠结他是不是在装病。
网友能注意到这个细节,说明大家看问题不只停留在 “请假”,还想到了员工的法定权益,这比单纯站队劳资双方更深刻。
归根结底,在法律面前,讲究的是实打实的证据,“疑罪从无”是判决的核心逻辑。由此案例也提醒大家,工作中遇到工伤、就医、请假等情况,一定要保存好证据材料,这是维护好自身合法权益的关键。
![]()
您觉得公司开除他过分吗?评论区聊聊吧。
敬请点赞,转发,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