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1年5月4日,安东尼奥·阿尔塔里巴的父亲以自杀的方式告别了世界。令他感到愤慨的是,父亲晚年居住的拉尔德罗养老院,竟要求他支付34欧元债务——这笔费用对应的正是5月1日至5月4日(父亲自杀当日)的食宿开销。
四年后,尽管最初曾拒绝撰写小说的提议,但阿尔塔里巴最终还是接受了出版社的提议——创作一部讲述父亲故事的漫画,以此抒发他内心的愤怒。
为了完成这部作品,他翻阅了父亲留下的250本日记——那些父亲晚年为缓解抑郁写下的文字。
正是这些包含生命温度的日记,最终催生出震撼整个西班牙的图像小说《飞翔的艺术》。
![]()
从 “石头花朵” 村走出的少年:
初尝 “飞翔” 的滋味
1910 年,父亲安东尼奥·阿尔塔里巴(与儿子同名)出生于西班牙萨拉戈萨省佩尼亚夫洛尔村。
“佩尼亚夫洛尔”在西班牙语里意为“石头花朵”。可年少的安东尼奥无法理解,一个地方的名字,怎么能既是“石头”又是“花朵”。
那时的他,被沉重的田间劳作压得喘不过气来,眼里的村子只有“石头”般的冰冷与压抑——他从未在这里见过 “花朵” 绽放的生机,也不相信这样的土地能孕育出美好。
![]()
村里的人大多愚昧又自私,满心满眼只有自家的田地,甚至总想着蚕食邻居的土地。
为了守护自家财产,家家户户都筑起高墙,把领地牢牢圈住。围墙越筑越高,渐渐挡住了安东尼奥和小伙伴们眺望远方的视线。
可孩子们自会找乐子,墙顶成了他们嬉戏的场所,攀爬、翻越、跳跃。当安东尼奥从高高的围墙上纵身跳下时,他第一次体验到了“飞翔”的感觉——那是挣脱束缚的自由,是短暂逃离苦难的轻盈。
![]()
以 “驾驶” 为翼:
在幻想与现实中追逐自由
为了给压抑的乡村生活添一丝乐趣,安东尼奥和好友巴西利奥玩起了“做汽车”的游戏。
巴西利奥当机械师,安东尼奥则是驾驶员,他们坐在用破铜烂铁拼凑的、根本无法开动的“汽车”里,幻想着自己飞驰在路上,没有高墙也没有边界。
在想象的天空下,安东尼奥再一次感受到了飞翔的美妙。而在西班牙语中,“驾驶”与“飞翔”本就是同一个词,于他而言,手握方向盘就如同给他插上了一对翅膀。
![]()
可惜好景不长,巴西利奥因一次驾驶意外不幸离世,安东尼奥感到心灰意冷,村里再没有值得眷恋的人。
最终,他下定决心逃离这片“石头”土地,前往萨拉戈萨去追寻一份能让自己真正 “飞翔” 的生活。
在卡洛塔的家庭旅馆里,他找到了落脚的地方。虽然他从未坐上过真正的汽车,却始终认为自己是驾车好手,并神奇般地在西班牙第二共和国成立的当天拿到了驾照。
![]()
战火中的 “飞翔” 与流亡:
理想与苦难的交织
不久后,西班牙内战爆发。即使手握驾照,安东尼奥也找不到一份安稳的工作,于是他加入了“巴黎公社百人团”——这是一支由在法国的西班牙人组成的志愿军。
在这里,他不仅与马里亚诺、巴勃罗和比森特结下生死情谊,更意外拥有了一辆梦寐以求的座驾:西斯帕罗苏扎轿车(西班牙豪华汽车品牌)!
![]()
作为部队司机,他开着心爱的小轿车为士兵送信、运输伤员;后来又开上了“喀秋莎”——苏联大卡车,负责运送部队和物资。
那段和志同道合的人并肩奋战的日子,是他一生中仅有的被理想照亮、真正“展翅飞翔”的时光。可内战的落幕,却将这份 “飞翔” 狠狠拽回地面。战后,他随数千难民逃往法国,从此陷入了一连串的苦难:被追捕、被囚禁、被压迫,曾经的理想与自由,全都被现实的沉重碾碎。
![]()
晚年的挣扎:
在 “虚度” 中走向最后的 “飞翔”
“二战”结束后,安东尼奥与昔日战友巴勃罗在马赛做起了倒卖煤炭的生意,可这份“不光彩”的营生,让他的良心备受折磨。最终,他与巴勃罗分道扬镳。
1949年,安东尼奥接受表姐的邀请,重新回到萨拉戈萨,给姐夫当司机。尽管再次手握方向盘,他却没有找回战时那种“飞翔”的感觉,因为姐夫做的,同样是让他无法心安的“不光彩”生意。
![]()
回到萨拉戈萨后,他重又住进了卡洛塔的家庭旅馆,并迎娶卡洛塔的侄女彼得拉,两人婚后育有一子,正是这个孩子,日后将父亲的一生写成了漫画剧本。
![]()
1985年,安东尼奥住进拉尔德罗养老院。新朋友的陪伴未能抵御岁月的残酷,马里亚诺、彼得拉等亲友相继离世,他渐渐陷入 “虚度一生” 的焦虑与绝望。
在一次自杀未遂后,他被送进精神病院。出院回到养老院后,2001年5月4日,安东尼奥从养老院的五楼纵身跳下,以 “飞翔” 的姿态告别了苦难的一生。
![]()
一部图像小说的诞生:
跨越时空的生命赞歌
安东尼奥·阿尔塔里巴是西班牙散文家、小说家、文学评论家,同时也是漫画及电视剧编剧,此外还担任巴斯克地区大学的法语文学教授。他因《飞翔的艺术》一书而享誉全球,并于2010年凭借这部作品荣获“西班牙国家漫画奖”。
安东尼奥曾坦言,自己一直是漫画的狂热爱好者,在他看来,漫画能承载各类叙事题材,借助图画的独特形式,它拥有了强大的表现力,人物在漫画里也有了更鲜活的生命。
除了对漫画本身的热爱,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促使他最终选择以漫画形式创作《飞翔的艺术》——他想解决“谁来讲述这个故事”的难题。他不愿用第三人称来谈论自己的父亲,因为那样会让讲述者和人物之间产生不符合二人真实关系的距离感。
于是,他决定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故事开篇,他便以独白为线索,开始了一场文字与图像互为补充的叙事游戏。
![]()
金(左)与安东尼奥·阿尔塔里巴(右),
图为二人凭借《隐秘的翅膀》再度荣获 “佐纳漫画奖”之年度西班牙最佳漫画
确定了最适合的创作媒介后,新的困扰随之而来:谁愿意抛开商业回报,投入如此私人化的漫长创作呢?
为此苦恼了几个月后,他认识了金,恰逢他刚写完三分之一的故事梗概。
金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在多家杂志刊登作品,其代表系列《丑人马丁内斯》以辛辣幽默的讽刺风格广受关注。
两人第一次见面时,“让他为我画画”的念头便在阿尔塔里巴的脑海里一闪而过。金喜欢历史,性格敏感且格外宽厚,在阿尔塔里巴看来,鲜有艺术家比他更适合这个创作计划。
不过,阿尔塔里巴并未急于邀请,而是先与金建立友谊、加深信任,之后才正式发出合作邀约,金的回答既迅速又出于本能:“如果我喜欢剧本而且你不催我,我就画。”
2005年5月,金拿到的剧本内容已经过半,在经过几次风格尝试后,他开始投入这项工作,这一画便是四年。为了还原那个动荡时代的质感,金做了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查阅无数摄影集(包括罗伯特·卡帕的作品)、参考家庭老照片,还特意购置第一台电脑,用于搜索互联网数据库中的资料。
![]()
在此期间,阿尔塔里巴每隔四五个月就会前往巴塞罗那看看新的画稿,或者通过邮局收到复印件。
他自己也在紧张地关注着创作的进展。在与金开始合作后,他的心境逐渐变化,从最初的愤怒、绝望,转变为享受和期待。
父亲生前所面临的世界的阻挠、拒绝和冷漠,仿佛被魔法悄悄驱散了;命运对生活的打击,也在此时悄然转向:在父亲本该99岁生日的那天,金打电话告诉阿尔塔里巴:书完成了。
更具深意的是,该书第一版的定价为34欧,正是当年养老院向他追讨的费用金额。正是在2010年——父亲百岁生日那年,《飞翔的艺术》接连斩获国内外多项大奖(加泰罗尼亚国家图像小说奖、巴塞罗那漫画沙龙最佳作品奖、《每日评论报》最佳编剧奖等),迎来了创作与口碑的双重成功。
![]()
评论家安东尼奥·马丁·马丁内斯曾这样评价道:“《飞翔的艺术》是首部明确、彻底且专门面向心智成熟读者的西班牙图像小说,具备小说的深度与质感。它不仅标志着西班牙图像小说的成熟,更可与《漫长的沉默》《鼠族》《父之历》等同类佳作比肩,成为西班牙图像小说中最清晰、最丰富的历史叙事作品之一。”
![]()
翻开《飞翔的艺术》,看到的不只是安东尼奥一人的一生,更是西班牙动荡年代里无数普通人的命运缩影。
那些藏在日记里的挣扎与坚守,那些在苦难中始终不灭的人性微光,都在文字与图像的交织中,化作一曲震撼人心的生命赞歌。
关注我们看更多优质图像小说
点点推荐❤分享好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