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Partner
Bring you to the side of science
![]()
导 读
伙伴们,伙伴君一直以来很不明白的一件事是:为啥一杯“猫屎咖啡”能卖好几百?过去大家一知半解,都说是麝香猫的消化酶厉害,把豆子的苦味给“磨”没了。但这解释,说白了就跟没说一样,太笼统了也。
![]()
最近,一帮三哥科学家居然给搞明白了!他们用精密仪器把这豆子从里到外扒了一遍,发现关键根本不在“去苦”,而在“加料”——麝香猫肠道里的一群微生物,像个小作坊一样,给咖啡豆偷偷注入了两种特殊的脂肪酸,这才混出了那股子复杂又“高级”的味儿。这回,总算是把这事从饭桌上的玄学,拉回到了有据可查的科学轨道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走,跟伙伴君来!
今日主笔 | 旻宏
一杯好几百的猫屎咖啡,凭什么?科学家终于把这事儿彻底说明白了 !
现在这个时代,咖啡基本算是咱们的“标配”了。从一线城市到小县城,咖啡馆遍地开花。对很多人来说,咖啡不光是用来提神醒脑的“燃料”,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而在咖啡这个江湖里,一直有个传说级的存在,就是“麝香猫咖啡”,大名叫Kopi Luwak。这玩意儿的价格一直是个谜,一杯卖到最高75美金(差不多五百多块人民币),一公斤生豆能干到1300美金,简直是咖啡界的“爱马仕”。但它的来源又有点让人一言难尽:让一种叫麝香猫的小动物吃了咖啡果,然后人们从它的粪便里把没消化掉的咖啡豆捡出来,洗干净再烘焙。
这操作听着挺野,凭啥就这么贵呢?
过去的解释很统一,也很好理解:麝香猫胃里的消化酶,把咖啡豆里那些产生苦涩味的蛋白质给分解了,所以口感就变得顺滑醇厚。这说法流传很广,逻辑上也说得通。但这就像解一道复杂的数学题,你只用了个大概的公式,却没看到最精妙的计算过程。
![]()
科学家的天性就是刨根问底。你觉得是常识,他非要看看这常识背后有没有更深的东西。
就在最近,这事儿总算有了个重大突破。印度喀拉拉邦中央大学(Central University of Kerala)的动物学家帕拉蒂·阿勒什·西努(Palatty Allesh Sinu)和他的团队,算是把这层窗户纸给捅破了。他们没有满足于“消化酶”这个笼统的答案,而是决定深入到分子层面去看个究竟。
![]()
他们的研究地点选在了印度的科达古(Kodagu)地区,那里有野生的麝香猫。团队收集了麝香猫排泄出来的罗布斯塔(Robusta)咖啡豆,同时从同一批咖啡树上摘下正常的咖啡果作为对照组。然后,他们用上了“气相色谱-质谱法”这种高精尖的仪器,去分析豆子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化学变化。
结果一出来,所有人都很兴奋。他们发现,跟普通豆子比,经过麝香猫“体内加工”的豆子里,有两种物质的含量显著升高了:辛酸(caprylic acid)和癸酸(capric acid)。
这俩“酸”是啥来头?我打个比方,它们在别的地方也挺有名,比如羊奶或者一些奶酪里那股特殊的“膻味儿”(goaty flavor),就有它们的功劳。当然,在咖啡里,当这些风味跟咖啡本身的香气结合起来,就不是简单的膻味了,而是一种极其复杂、难以形容的“独特风味”。
这个发现,一下子就把我们对麝香猫咖啡的理解推进了一大步。也就是说,它的独特,不仅仅是苦味降低了,更重要的是增加了新的、复杂的风味物质。
这就好比,你原来以为这道菜好吃的秘密是少放了盐(降低苦味),结果科学家告诉你,真正牛的地方是厨师在里面加了几滴你从没尝过的秘制酱汁(增加了新风味)。
那么,这些“秘制酱汁”是怎么来的?西努教授团队推测,这背后真正的功臣,是麝香猫肠道里的微生物菌群。他们甚至点名了一位“头号嫌疑人”——葡萄糖杆菌(Gluconobacter)。
你可以把麝香猫的肠道想象成一个高度定制化的“生物发酵罐”。当咖啡豆进去后,这些细菌就开始了它们的“酿造”工作,把豆子里的某些成分转化成了辛酸和癸酸这类全新的物质。这是一个比简单“消化”复杂得多的“生物化工”过程。
![]()
这项严谨的研究,最终成果发表在了2025年的《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上,这是《自然》杂志旗下的权威刊物,说明这个发现的含金量非常高。
当然,科学家们也很实在,他们强调咖啡风味的化学构成极其复杂,像一整个交响乐团。他们这次只是找到了其中两种关键的“乐器”,但已经是指向了正确的方向。
这个发现也顺带解释了另一个老问题:为啥野生的麝香猫咖啡,普遍认为比人工圈养的更好?
原因可能有两个:
1. 源头品控:西努团队提到,野生的麝香猫嘴特别刁,它们会自己去挑选咖啡树上最大、最熟、品质最好的咖啡果来吃。光是这一步“原料筛选”,就已经是顶级标准了。
2. 发酵环境:野外环境复杂,麝香猫吃的东西也杂,肠道里的“微生物团队”就更多样、更强大,能“酿”出的风味自然也就更丰富、更微妙。而笼子里圈养的,天天吃单一的饲料,肠道菌群的活力和多样性可想而知,出品自然就打了折扣。
所以伙伴您看,科学的魅力就在这里。它把一个充满传奇甚至有点玄学色彩的故事,一步步拆解开,用数据和证据告诉你,那杯昂贵的咖啡里,到底藏着怎样的奥秘。我们喝下的,不只是一杯咖啡,更是一套由动物、植物和亿万微生物共同协作完成的、精妙绝伦的生物化学作品呀。
本文仅作科普分享使用,欢迎小伙伴们点、收藏、关注,以备不时之需,当然更欢迎您把
介绍给周边可能需要的更多伙伴们呀。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