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紫檀调气血,黑檀辟邪祟”,檀木佛珠的作用你懂得几个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资料来源:《木槵子经》
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内容来源于佛经记载与传统典籍,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佛珠,又称念珠、数珠,本是修行人计数念诵佛号、经文的法器。

可为何历代高僧大德对佛珠的材质如此讲究?

尤其是檀木制成的佛珠,更被视为珍宝,甚至有"紫檀调气血,黑檀辟邪祟"的说法流传于世。

这其中究竟藏着怎样的玄机?檀木佛珠仅仅是修行的计数工具,还是另有深意?

在《木槵子经》中,佛陀曾亲自开示佛珠的功德。

而在历代传承中,祖师们对檀木的选择更是有着独到的见解。



一串小小的佛珠,竟然关系到修行人的身心状态,关系到降伏魔障的力量。

那么,紫檀如何调理气血?黑檀又为何能辟邪祟?檀木佛珠背后,究竟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奥秘?

说起佛珠的起源,得从一段古老的因缘讲起。

佛陀在世时,有一位波流离国的国王,名叫毗琉璃。这位国王虽然统治着富庶的国度,却日日为国中灾祸频仍、百姓困苦而忧心忡忡。他听闻世尊在舍卫国说法,便长途跋涉前往请教。

见到佛陀后,毗琉璃王五体投地,恭敬礼拜,随后道出心中困惑:"世尊,弟子国中近年来天灾人祸不断,百姓疾病缠身,我虽广施恩德,却无力改变这般困境。

弟子也想修行佛法,积累功德,可是经文浩瀚如海,我愚钝难记,实在不知从何下手。恳请世尊慈悲开示,有没有简便易行的法门,既能让我这样根器愚钝之人修行,又能为国家百姓祈福?"

佛陀看着这位心怀慈悲的国王,微笑着说:"大王,你的发心很好。修行本不在于繁简,而在于是否至诚恳切。我现在教你一个方便法门。"

"你可以用木槵子树的果实,串成念珠,共一百零八颗。无论行住坐卧,都可以手持此珠,每念一声'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便过一颗珠子。如此循环往复,若能至诚念诵满二十万遍,便能灭除一百八种烦恼。若能念满一百万遍,则能断除百八结业,获得无上正觉。"

毗琉璃王听闻此法,心中大喜,立即命工匠依照佛陀的教导,制作木槵子念珠。从此日夜不辍地持诵三宝名号,不出数年,他的身心确实发生了奇妙的变化,而国中的灾祸也逐渐平息。

这便是佛珠最初的起源,记载于《木槵子经》之中。从那时起,佛珠便成为修行人不可或缺的法器,代代相传。

随着佛法东传,念珠的材质也越来越讲究起来。起初,修行人随手可得之物皆可为珠,草籽、果核、木头、石头,只要能够串连计数即可。可是渐渐地,祖师们发现,不同材质的佛珠,对修行人的身心竟然有着不同的影响。



唐代时,有一位名叫慧海的禅师,他常年在深山古刹中修行。这位禅师有个习惯,喜欢收集各种材质的念珠,亲自试用体会它们的不同。他曾对弟子说:"法器虽是身外之物,但若能善加利用,确实能够助益修行。"

有一年冬天,一位从西域而来的行脚僧人拜访慧海禅师。这位僧人带来一串紫檀木念珠,赠与禅师。禅师接过念珠,细细观察,只见这些珠子色泽深沉,木质紧密,有一种特殊的香气。

当晚,禅师持着这串紫檀佛珠开始坐禅。奇怪的是,往日里打坐时总会有些气血不畅的感觉,这一夜却格外舒适。他闭目凝神,能清晰感受到体内气息的流动,原本有些凝滞的部位,竟然渐渐通畅起来。

禅师心生好奇,便向那位西域僧人请教。僧人说:"这紫檀木产自天竺南方,生长极为缓慢,百年方成材。此木质地坚硬,纹理细密,最妙的是它能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气味,这种气味能够宁心静气,调和体内气血。在西域,修行人都知道,长期持用紫檀念珠,对修习禅定大有裨益。"

慧海禅师听罢,深以为然。从此之后,他便常用这串紫檀佛珠修行。数年之后,他的身体比年轻时还要健朗,而禅定功夫也日益精进。他将这个经验记录下来,告诉后世的修行人。

而关于黑檀木,则有另外一段奇特的因缘。

宋代时,江南有一座古刹,名为清凉寺。寺中住持法名智严,是一位持戒精严的高僧。这位智严和尚修行多年,本应心境清净,可是近来却频频在禅定中受到干扰。

每当他入定之时,便会出现各种幻象,有时是过去的种种经历,有时是莫名的恐惧和不安。智严和尚知道,这是修行过程中的魔障,需要用功克服。可是无论他如何精进用功,这些幻象却始终挥之不去,甚至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

一日,寺中来了一位云游僧人,这位僧人看起来年纪不大,却有着超凡的气度。他在寺中挂单数日,观察到智严和尚的状态有些不对,便主动前来询问。

智严和尚将自己的困境如实相告。云游僧听完,沉思片刻,说道:"师父可曾想过,或许不是修行出了问题,而是外在的因素在干扰?"

智严不解,问道:"何为外在因素?"

云游僧说:"师父所住的这间禅房,位置偏僻,而且靠近寺后的乱葬岗。这些地方阴气较重,容易聚集一些游荡的魂魄。它们本身并无恶意,只是被修行人入定时散发的光明所吸引,却又不自觉地干扰了修行。"

智严和尚听闻此言,半信半疑。云游僧见状,从怀中取出一串黑色的念珠,递给智严:"这是黑檀木念珠,此木生长于深山密林之中,天然具有辟邪祟的功效。师父不妨持用此珠修行,看看是否有所改善。"

智严和尚接过念珠,发现这些黑檀珠子色泽漆黑如墨,质地坚硬,拿在手中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而且散发着一股特殊的木香,闻之令人精神一振。

当晚,智严和尚持着黑檀念珠入定。说来也怪,往日那些纷扰的幻象竟然消失无踪,禅定中一片清明,再无任何干扰。连续数日皆是如此,智严和尚这才相信,这黑檀木确实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

他向云游僧请教其中的原理。云游僧说:"黑檀木本身木质坚密,能量稳定,自然形成一种防护的气场。持用黑檀念珠修行,这种气场能够保护修行人,使各种外在的干扰无法靠近。所以在西域和天竺,许多在深山荒野独自修行的苦行僧,都会随身携带黑檀制成的法器。"

这个故事很快在僧众中传开,越来越多的修行人开始重视佛珠材质的选择。而"紫檀调气血,黑檀辟邪祟"的说法,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流传开来。

其实,檀木之所以被修行人珍视,除了这些实际的功用之外,还有更深层的象征意义。

在佛经中,有一部《佛说戒香经》,里面提到:"世间所有诸花果,乃至沉檀龙麝香,如是等香非遍闻,唯闻戒香遍一切。"这里的"沉檀"指的就是沉香和檀香,佛陀用这些珍贵的香料来比喻持戒的功德。

檀木不仅香气芬芳,而且能够保持长久不散,这正如同修行人的戒德,能够恒久保持,遍布十方。所以用檀木制成的佛珠,不仅是计数的工具,更是提醒修行人时刻不忘持戒修行的象征。

明代有一位叫做憨山大师的高僧,他在《梦游集》中记载了一段往事。大师年轻时在五台山修行,曾经得到一串老紫檀念珠。这串念珠已经传承了数代,珠子表面包浆厚重,拿在手中温润如玉。

憨山大师每日持着这串念珠念佛,数年如一日。有一天,他在禅定中忽然感受到一股暖流从手中的念珠传来,流遍全身,身心顿时进入一种无法形容的美妙境界。他事后回忆,那种感觉就像是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在欢喜,气血通畅无比,整个人仿佛浸泡在温暖的光明之中

憨山大师出定之后,仔细思考这段经历,他意识到这不仅仅是紫檀木本身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什么?



这其中究竟隐藏着修行的何种奥秘?

为什么同样是紫檀念珠,有的人持用多年却无特殊感应,而有的人却能借此开悟?

这个问题的答案,关系到每一个修行人能否真正善用法器。

关系到我们对于"法器"二字的根本理解。

而憨山大师悟到的那个道理,正是历代祖师都在强调,却常常被后人忽略的关键所在......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