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评论员 王学钧
这才是学术期刊该有的样子。
10月23日,清华大学《清华西方哲学研究》编辑部发布一则声明,宣布自当日起,如再发现来稿有严重学术不端行为,本刊将采取最严厉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立即退稿;将违规行为正式通报作者所在单位;在本刊及官方网站上予以实名公告批评。
声明是在处理完第三起投稿抄袭事件之后发布的。忍无可忍的口吻中透着一股“杀气”——从今往后,投稿者再敢犯抄袭这样的大错,编辑部将不再像从前那样,以“私了”方式予以善意保护,而是毫不留情,直接将糗事捅到其所在单位,并将其大名昭告天下,全然不顾投稿者要为此付出多大的代价。
这么“严厉”就对了。再不出“杀招”,也许用不了多久,就又得要面对第四起投稿抄袭事件了。对一份要做“原创哲学的标杆性阵地”的学术期刊而言,这样的事无法容忍,也不应该容忍。
作为学术成果发布平台,学术期刊应该严格把关,对学术不端“零容忍”。可实际上,不少学术期刊做不到这一点。有的是因为审稿水平不行,不能及时发现相关论文中的问题,更多的则是因为态度不够坚决,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戒不够严厉。“私了”非但不足以让学术投机者幡然醒悟,还让更多心存侥幸者从中看到了“宽容”。
在这一背景下,《清华西方哲学研究》编辑部的决绝特别值得激赏。发现问题立即采取行动,一改此前的温和处理方式,以最严厉的惩戒措施对学术不端行为说“不”。通报所在单位,让学术不端行为与职业发展直接挂钩;实名公告批评,让学术不端者的学术声誉受损。看得见的巨大“成本”,足以让心存侥幸者望而却步。这才是“零容忍”应有的姿态。
自尊自爱自觉,以刚性惩戒筑牢学术防线,坚决不给学术不端者留可乘之机,《清华西方哲学研究》编辑部的做法为学术期刊的“自治”树立了良好标杆。如果每一个学术期刊编辑部都能像这个编辑部这样决绝,这样爱惜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我国的学术生态和学术论文质量自然就会大不一样。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