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王清海教授:吃完降压药后,这4种食物就别再吃了,包括1种常见水果,再吃或有心梗风险!
王清海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国家二级教授 广东省名中医 岭南名医,现定期在广州宏韵中医互联网医院坐诊。
![]()
看了几十年高血压病人,深知很多朋友虽然按时吃降压药,血压却总是不稳,其实很多时候问题出在“吃”上。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服降压药后的饮食禁忌,尤其是这4种食物,不注意的话,不仅影响药效,长期还可能增加心梗风险。
中医讲“高血压”核心问题常常是气血失衡,尤其是“血瘀”——也就是血管里的淤堵。所以,服药期间,有些食物会加重这种“淤堵”,或与药物冲突,一定要避开。
第一种,柚子类水果(尤其是西柚)这在门诊我反复强调。它含有特殊成分,会抑制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就像给药效“踩了急刹车”,导致血药浓度异常升高。这相当于你无意中吃了过量的降压药,可能引起血压骤降,头晕乏力,长期如此会扰乱血压稳定,加重心脏负担。
第二种,腌制咸菜和高盐食物咸菜、腐乳、咸鱼等,是“隐形的升压高手”。盐属咸味,中医认为过咸伤肾而令水湿停聚,使血管收缩、血液变“浓”,血行更受阻。这正好和降压药扩张血管、利水消肿的作用相反,药效大打折扣,血瘀也更严重。第三种,牛奶及奶制品很多人习惯早上喝杯牛奶送药,这很危险。牛奶富含的钙和蛋白质,容易与药物成分结合成不易吸收的沉淀,影响降压药的发挥。
想喝牛奶,务必与服药时间隔开2小时以上。第四种,酒精饮品
无论白酒、红酒还是啤酒,酒精都会直接刺激血管,先扩张后收缩,造成血压剧烈波动。同时它还加重肝脏负担,影响药物分解。在中医里,酒是“湿热助火”之物,易扰乱气血,助长内风、痰瘀,对高血压患者是雪上加霜。可能有朋友会觉得,偶尔吃一次没关系。但作为医生,我必须提醒大家:高血压是场持久战。
血管的淤堵不是一天形成的,疏通过程也要靠每一天的坚持。这4种食物,特别是西柚这种常见水果,长期不忌口,可能让药物时灵时不灵,血压像“过山车”,心脏和血管承受不住,心梗风险自然升高。总之,降压不只是吃药的事,更是调理全身气血的事。管住嘴,避开这些“绊脚石”,才能让药效充分发挥,气血顺畅运行,血压稳稳当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