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在10月20日白宫举行的签约仪式上显得信心满满,他宣称这项与澳大利亚达成的85亿美元协议将在“一年多后”让美国摆脱稀土供应困境。根据协议内容,美澳两国将在未来六个月内共同投资30亿美元用于关键矿物项目,并在西澳大利亚建设一座高端镓精炼厂,设计年产量达100公吨。
![]()
美国国防部将直接参与投资,美国进出口银行则提供22亿美元融资支持,这些安排透露出该项目超越普通商业合作的特质。值得注意的是,镓作为一种关键金属,在半导体、国防雷达系统和5G通信设备中不可或缺,而全球镓市场超过九成的产量长期由中国主导。
协议签署当天还出现了一段插曲,特朗普在会议室突然对澳大利亚驻美大使陆克文表示“我不喜欢你,可能永远也不会喜欢”,这段往事的根源是陆克文曾在2020年公开批评特朗普是“美国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总统”。作为合作协议的“回馈”,特朗普承诺澳大利亚将获得其长期期盼的核动力攻击潜艇,外界猜测可能是拜登政府时期所需的弗吉尼亚级核潜艇。
澳大利亚专家直言,在稀土开发领域“至少需要五年才能赶上中国”。更有业内专家指出,美国联合所有盟友将稀土作为首要项目推进,“至少也需要5年才能赶上中国”,单纯依靠美澳两国想在一年内实现目标是“绝无可能的”。现实数据更能说明问题——根据美国地质局的统计,中国2024年稀土矿产产量为27万吨,占全球产量比例的69%,而美国仅有12%,其稀土储量甚至不足190吨。
在加工能力方面,差距更为悬殊。中国控制着全球92%的稀土加工能力,是全球唯一具备重稀土分离能力的国家。美国2024年计划生产的钕铁硼磁体仅286吨,而中国年产量已达20万吨,产能相差700倍。澳大利亚自身在稀土领域的加工能力也相当薄弱,至今仍需依赖中国大型精炼厂进行加工。美澳专家普遍认为,美国想要建立独立、安全的稀土供应链,“至少需要10-20年的时间”。
国际能源署2023年的数据显示,中国不仅生产全球超过60%的稀土矿产,更掌握了85%以上的精炼加工产能和约90%的合金及磁体产量。中国拥有的相关技术专利高达26000项,占全球90%以上。这种全方位优势使得即便美澳签署了巨额协议,短期内也难以撼动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的核心位置。
美国对稀土的依赖程度惊人——前段时间中国稀土禁令一出,美国所有军种的武器生产都受到影响,打击面覆盖了“上千个武器系统、2万个零部件、12000条供应链”。F-35战机87%的稀土依赖中国进口,美国军工企业的稀土储备甚至“撑不到2026年”。一旦中国稀土全面断供,美国的“先进武器装备、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和芯片就会彻底沦为破铜烂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