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大学,正在“高中化”!

0
分享至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现在的大学变得越来越像高中了,有的甚至管的比高中还要严。

要知道,现在的大学早就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样子了,不仅又早自习、晚自习,睡前还要在宿舍打卡拍照,证明没有夜不归宿。更离谱的是,你走出校门都要层层审批,有学生去校门口买一份早点,回来之后竟然都要写个外出登记。

更魔幻的是,上课收手机也就算了,为了学校的KPI,现在很多大学竟然还要考核抬头率,你长时期的低头甚至会被老师直接警告提醒。这还不是最绝的,上大学的基本都是18岁以上的成年人,可你知道吗,很多学校竟然还有家长群,自己的孩子上课坐在哪一排,有没有去上晚自习这些事情全部都要一一报备发到群里。



为了严格约束学生的作息,早上升国旗要点名,晨跑要拍照,上课要人脸识别,每天晚上十一点三十之前还要到今日校园APP里面去打卡

到这有人可能会说,学校加强管理也是为了学生好,都是为了能搞好成绩,以后能出人头地,如果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学校的核心目的不是为了学生能学的好一点,比如说很多大学的晚自习就是典型的形式主义,人必须在场,至于你在教室干啥没人管,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一定把学生赶到教室去集中管理呢?

根本的原因只有五个字,为了绩点和不担责。先说绩点的问题,别说现在高校的学科评估,双一流的建设和老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综测分数,这些都是需要用数据去体现的,还有什么就业率、考研率、竞赛获奖数,这些都和学校领导的利益息息相关。如果不达标,不仅会影响学校领导想进步的心理,甚至还会影响教育资金的拨款。

所以,为了拿到一个更好的KPI数据,很多学校就天马行空的想出了很多的歪招。不是考核老师的教学质量嘛,那就没收学生的手机,强制考核学生的抬头率,这样有人去检查的时候,一看学生齐刷刷的抬头,那说明教学质量肯定差不了。

在这样的政策倒逼之下,就让每一次作业,每一次课堂展示,甚至学生的每一次举手发言都变成了可量化的分数

原本大学是去开眼界,是去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的,结果现在倒好,直接变成了KPI和数据的博弈

除了绩点之外,我们再来说说这不担责,为什么现在很多大学管理直逼军营?

因为这些年,中国的大学校园里面出了太多悲剧事件了,抑郁症学生轻生,情感纠葛打架,还有各式各样的极端事件,一旦事情发生,学校就会成为无限责任的承担主体,轻则赔钱道歉,重则直接全校整顿



也就是说,现在整个社会对大学的要求其实本质上和对幼儿园的要求没有太大的区别,大家都是指望自己的孩子去了里面,学校就能管好自己孩子的一切言行,出了问题就找学校追责。

这种想法对不对暂且不论,一旦家长和社会给了学校这种压力,那学校就一定会把压力反馈到学生身上。以前迫于舆论还不好直接把学校搞成封闭式管理,现在有了疫情的催化剂,正好有完整的管理经验可以应用,就顺坡下驴,直接把大学变成常态化军营。

现在,除了985、211那些名校之外,全国其他普通大学在疫情之后的管理强度明显上了一个档次,很多学校的学生甚至不能随心所欲的外出了,事事都要向家长报备。这是为了学生好嘛,我想更多的是为了不担责吧。

但是,这是长久之策吗?

真正的教育在于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让他们过好自己的人生,而不是限制他们的自由,强行压制在一个可控的范围之内

面对大学高中化加剧的趋势,一些高校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开始采取相应的措施,一方面做减法,另一方面做加法。

比如,北京大学宣布,从2025级起,在各类学业评价中不再使用绩点,而是采用百分制或等级制评定

海南大学从2024级本科生开始告别绩点,全面推行五级等级制评价, 85分以上、排名前30%定为优秀,60分、末位10%则为不合格。



东华大学新建设了20个微专业,覆盖了人工智能、新材料、生命健康、绿色智造、文创设计、国际传播、基础科学等类型,每个微专业设置12~20个学分,实现复合交叉人才的多样化培养。

复旦大学将实践教育全面融入课程教学,今年上半年就立项支持了120多项“AI+师生共创”专项计划,同时加速AI赋能教育,41项“X+AI”双学士学位覆盖了全部一级学科。

遗憾的是,采取这些措施的高校,主要集中在一些双一流高校,对于大批的二本院校以及高职院校来说,去高中化依然任重道远。

总之,要提高学校的上座率,要提高学生的成绩,根本的解决之路不是限制他们的自由,强行把他们圈在教室里,而是学校应该进行教育体系的大改革,让课程内容更实用、更有趣一些。

这就是大学需要反思的问题,我们不能把大学生当成未成年人来管,不能啥都搞一刀切的模式,真正的教育是引导,是让学生变成自己想要成为的人,而不是病态的控制。

大学“高中化”现象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部门、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共同探索,做出努力,才有可能打破这一困境,让大学教育回归本质,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天呐!巩俐这身材太惊艳了,胸围几乎到肚脐,状态却依旧十分亮眼

天呐!巩俐这身材太惊艳了,胸围几乎到肚脐,状态却依旧十分亮眼

TVB的四小花
2025-10-22 02:25:03
亚洲第一个倒下的国家即将出现,曾比肩中国,如今在走日本的老路

亚洲第一个倒下的国家即将出现,曾比肩中国,如今在走日本的老路

闻识
2025-10-15 18:48:02
杨振宁告别式落幕,次子杨光宇当众表态,围绕翁帆的三大疑问终于有答案了

杨振宁告别式落幕,次子杨光宇当众表态,围绕翁帆的三大疑问终于有答案了

天气观察站
2025-10-26 17:12:56
乌克兰俘虏俄罗斯稀有凯特族士兵,全球仅存不到1200人

乌克兰俘虏俄罗斯稀有凯特族士兵,全球仅存不到1200人

桂系007
2025-11-01 02:50:24
“继承权”不用争了!2026年新规下:父母的房子全部将这样处理

“继承权”不用争了!2026年新规下:父母的房子全部将这样处理

白马惊天剑
2025-10-30 18:09:01
段永平回应捐赠 1 万股茅台股票:他们每年花分红就好

段永平回应捐赠 1 万股茅台股票:他们每年花分红就好

IT之家
2025-11-02 10:09:05
俄军宣布包围红军村,乌军回击:他们在城市边缘打转!

俄军宣布包围红军村,乌军回击:他们在城市边缘打转!

知兵
2025-11-02 12:05:38
三观炸裂!翟欣欣出轨聊天记录流出,尺度大到咂舌,判12年都嫌少

三观炸裂!翟欣欣出轨聊天记录流出,尺度大到咂舌,判12年都嫌少

有范又有料
2025-09-29 14:21:11
成“老赖”不到72小时,于谦资产被扒底朝天,杨议的话有人信了

成“老赖”不到72小时,于谦资产被扒底朝天,杨议的话有人信了

科学发掘
2025-10-31 14:06:52
钱再多有什么用?官方出手揭开于谦真实现状!终是步上何炅的老路

钱再多有什么用?官方出手揭开于谦真实现状!终是步上何炅的老路

山野卢员外
2025-11-02 14:04:13
朝鲜人民的“救命鱼”:中国人不太吃,却让吉林大发其财

朝鲜人民的“救命鱼”:中国人不太吃,却让吉林大发其财

东方寻史
2025-10-31 18:09:08
欧洲车企:早知道中国会发这么大火,当初就不该让荷兰抢走安世

欧洲车企:早知道中国会发这么大火,当初就不该让荷兰抢走安世

生活魔术专家
2025-11-01 03:42:39
蒋万安手腕够绝:上午与郑丽文握手发通稿,下午便端坐其对面

蒋万安手腕够绝:上午与郑丽文握手发通稿,下午便端坐其对面

时尚的弄潮
2025-10-27 00:25:38
将军分肉忘给车夫,次日车夫把将军拉到敌营,从此诞生一个成语

将军分肉忘给车夫,次日车夫把将军拉到敌营,从此诞生一个成语

生活新鲜市
2025-11-02 11:51:11
快扔掉!戴一天,辐射量相当于拍117次胸片

快扔掉!戴一天,辐射量相当于拍117次胸片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10-28 00:01:43
特朗普光环下的选战!奥巴马出山救场,两州州长宝座争夺白热化

特朗普光环下的选战!奥巴马出山救场,两州州长宝座争夺白热化

史虇的生活科普
2025-11-02 00:55:15
59岁大姐突发脑卒中离世,提醒:冬天再冷,也不要做这6件事

59岁大姐突发脑卒中离世,提醒:冬天再冷,也不要做这6件事

普陀动物世界
2025-10-30 01:25:29
震惊!日本动画以60亿票房打败《长津湖》,进入全球前100

震惊!日本动画以60亿票房打败《长津湖》,进入全球前100

影视高原说
2025-11-01 11:47:51
答应我:大衣下面尽量别穿小脚裤!瞧上海、杭州这样穿,时髦保暖

答应我:大衣下面尽量别穿小脚裤!瞧上海、杭州这样穿,时髦保暖

时尚穿搭生活馆
2025-10-15 21:41:20
“苏超”冠军奖杯是金的吗?答案来了!

“苏超”冠军奖杯是金的吗?答案来了!

大象新闻
2025-11-02 13:34:11
2025-11-02 14:59:00
金投网 incentive-icons
金投网
提供财经领域的各类资讯
3863文章数 6915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铁饭碗催生精神内耗!”211女教师乡镇挣扎3年,道出多少人的泪

头条要闻

媒体:安世中国第3次硬核回击荷兰 已获国家强势撑腰

头条要闻

媒体:安世中国第3次硬核回击荷兰 已获国家强势撑腰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离世的他曾是刘德华张学友御用班底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本地
亲子
旅游
时尚
公开课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亲子要闻

孕期饮食推荐指南:科学搭配营养,守护母婴健康

旅游要闻

豆香满溢六百年 非遗新姿绽呈贡——呈贡区第六届七步场豆腐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

推广|| 每天都在穿!这件外套,轻松搞定秋冬所有搭配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