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五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较大的发展,但不同省份之间的差异还是比较大。广西作为我国沿边沿海的人口大省,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上却都相对落后,高等教育水平也相对落后,仅有1所双一流大学,整体大学数量也相对偏少,人才流失较为严重。近年来,广西也试图努力发展高等教育,但也屡屡受挫。今天,我们就来盘一盘在这五年里,广西的高等教育发展具体状况如何。
![]()
根据2025年教育部最新发布的高校名单,广西现有各类全日制高校89所,相较于2019年,数量上新增了12所,增加数量与临近的大省广东相同,但高校总数差距很大。当前,广西共有公办普通本科院校25所,公办职业本科院校3所,民办职业本科院校1所,民办普通本科院校7所,尚未完成转设的独立学院4所,公办高职高专34所,民办高职15所。广西的大学在这五年里具体的变化包括:
1.1所公办普通本科院校升格更名为大学,桂林医学院升格更名为桂林医科大学;
2.1所独立学院与公办高职合并为公办职业本科院校,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与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合并转设为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
3.4所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普通本科院校,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转设更名为柳州工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转设更名为桂林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转设更名为桂林信息科技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转设更名为南宁理工学院;
4.1所公办高专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更名为桂林师范学院;
5.新设12所高职高专院校,分别是: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广西制造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物流职业技术学院、防城港职业技术学院、广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北海康养职业学院、广西质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桂林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玉林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智能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
广西的高校发展之路也屡屡受挫,比如早已停招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就在这十余年中,曾计划转设为广西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广西海洋学院和广西工业学院,但至今还没有完成转设。
广西高等教育基础相对薄弱且发展速度不尽如人意,是历史沿革、资源投入、布局结构、人才流动以及发展战略等多重因素长期交织作用的结果。
广西大学曾有过辉煌历史,经院系调整后广西的高等教育基础受到很大削弱,教育经费的投入直接影响高校的硬件设施、师资引进和科研水平。尽管近年来广西持续加大高等教育投入,但历史上的投入不足问题依然制约着发展后劲。首府南宁的高校存在“重文轻理”的现象,长期缺乏高水平的理工科大学,这制约了首府创新能力提升和对产业的支撑。
![]()
广西培养的优质人才,特别是理工科毕业生,流向区外的比例很高,优秀的理工科毕业生有相当大比例选择到粤港澳大湾区就业,留在广西本地的比例相对较低。毗邻经济发达的粤港澳大湾区,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创造更有吸引力的事业平台和发展环境,留住本地培养的人才并吸引外部人才,是广西必须解决的难题。
认识到问题的广西,近年来也在积极寻求突破,通过“建新扩旧”扩大办学资源,持续增加经费投入,并优化高校布局和学科专业结构,同时也在积极推进职业本科的发展。然而,弥补历史欠账、优化教育结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并使其更好地服务本地发展,仍需久久为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