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荔枝新闻)
转自:荔枝新闻
10月1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示了
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
此次公示的名单
共包含32个工业遗产项目
宜兴前墅龙窑成功入选
成为此次江苏省唯一获此殊荣的
工业遗产项目
![]()
宜兴前墅龙窑
![]()
作为宜兴陶艺制作的 “活标本”,宜兴前墅龙窑,在宜兴市丁蜀镇三洞桥村,创烧于明嘉靖年间,是我国现存唯一持续使用的古龙窑,全长43.4米,依山而建形似卧龙。其历史上主要产品以盆、瓮、罐、壶等日用粗陶为主,间烧少量紫砂器,现在主要以紫砂柴烧艺术品为主,是全国目前仍以传统方法烧造陶器的唯一一座龙窑,被称作“活着的龙窑”。2006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前墅龙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5年2月,江苏省工信厅认定宜兴前墅龙窑为“江苏省工业遗产”。
![]()
宜兴前墅龙窑原属于砂货窑,其现烧制出来的紫砂艺术品,“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柴烧带来的“火痕”“飞灰釉”,让陶器表面散发金属般的古朴光泽,使得每一件产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不可复制的艺术价值,其深厚的历史文化,衍生出了独特的民俗,逢大年初五、端午、国庆、中秋等重要节庆,都要举办传统舞龙舞狮、祭祀祈福、窑场表演等,吸引着各地陶瓷爱好者纷至沓来。
![]()
![]()
![]()
前墅龙窑不仅是宜兴7000年制陶史的缩影和代表,更是一批又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陶瓷艺术大师的图腾,丁蜀镇坚持以传统前墅龙窑等传统文化带动乡村振兴,宜兴前墅龙窑年均吸引游客约20.8万人次,烧窑期间日均游客数量可达2000多人。
![]()
自2019年起连续举办的三届宜兴国际柴烧活动,更让这里成为海内外陶艺家的交流高地,日韩艺术家与广西钦州、云南建水等国内产区匠人齐聚于此,以龙窑为载体切磋技法、碰撞创意,让宜兴古窑文化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华传统工艺的"活名片"。从端午开窑时新华社、无锡广电等媒体全程直播吸引30万+观众,到美联社等海外媒体聚焦千年窑火盛况,再到抖音国际版上开窑视频引发全球网友点赞评论,前墅龙窑的影响力早已突破地域边界。
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延烧千年的前墅龙窑,是一座探索不完的宝藏,一代代烧窑人,一代代制壶人,前赴后继的传承和守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