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权威发布|住有宜居 行有便捷 聊城 “四好建设” 让民生福祉落地生根

0
分享至

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24日讯 10月23日,聊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十四五’发展看聊城”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九)“城市品质提升”专场,介绍“十四五”以来,聊城市城市品质提升的有关情况。发布会上,聊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延星介绍,“十四五”以来,聊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放在心上,树立“大城建观”,系统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努力让城市更有温度、生活更有品质。


建造“好房子”,让居住更舒心

设计更贴心,标准有特色。聊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编制了聊城“好房子”建设导则,除了落实国家要求,还加入了更多贴近百姓生活的细节。比如,新建住宅将层高由2.8米提高至3米以上,将车位配比由1:1.1提高到至少1:1.2,家家预留充电桩安装条件。特别是电梯配置,国家要求4层以上安装电梯,我市提出更高标准,2层以上就安装电梯,真正把群众的所需所盼,实实在在地考虑到“好房子”设计中。

施工更透明,质量有保障。聊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梳理总结了群众最关心的居住问题,严格落实“6633”要求,也就是“六不、六防、三省、三要”:“六不”就是“不霉、不堵、不漏、不吵、不裂、不臭”,“六防”就是“防火、防灾、防电、防盗、防撞、防摔”,“三省”就是“省心、省地、省钱”,“三要”就是“要健康、要实用、要关怀”。围绕这些目标,聊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推行“举牌验收”,关键工序、隐蔽工程全程记录,还组织“工地开放日”,邀请群众现场监督。“十四五”以来,37个项目获得“泰山杯”,此外,聊城还创建了2项“国家优质工程”,拿下了国家级“广厦奖”。目前,全市已有14个项目入选省级高品质住宅试点项目,另有43个符合“好房子”标准的项目正在建设,其中27个项目已开启预售。接下来,购房节、房交会等让利惠民的活动还将持续举办,全力打造“房源集中、政策优惠、服务全面、购房便捷”的一站式看房购房平台,真正让老百姓实现省心看房、顺心安家。

维护更长效,住得更安心。聊城出台调整新建住宅工程质量保修期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延长保修期。在把“新房子”建成“好房子”的同时,聊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也着力把“老房子”改造成“好房子”。今年以来,聊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高层住宅外墙、电梯、管线等安全隐患排查,目前已排查5700余栋,后续将根据排查结果,分类实施维护和更新,让“老房子”焕发新生机。在城里建“好房子”的同时,也要在农村建“好房子”。近年来,聊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编制了现代宜居农房建设导则和图集,提供26套户型设计方案,免费供群众使用。同时,推广了农村自建房“点菜单”系统,培养了一批乡村建设工匠,老百姓可以自主选择中意的房型、建筑队和施工材料,目前已有2000余户群众通过“点菜单”建房,住上了满意的新居。

建设“好小区”,让家园更温馨

党建引领,服务有温度。聊城共有2455个小区,其中2250个小区实现了物业覆盖,最近三年,覆盖率提高了44个百分点。“红色物业”深入人心,347家物业企业建立了党组织,18家物业企业选派了党建指导员,物业服务有了“主心骨”。2097个小区组建了业主委员会,组建率从2020年的5%提升至现在的87%,6700余名党员业主和业主志愿者,主动站出来参与小区事务,真正实现了“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

智慧赋能,管理有效率。目前,聊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开发的“智慧物业”平台,已在主城四区试点应用,下一步将逐步向全市铺开。此外,聊城还在小区试点测试了“随手拍”功能,业主使用微信小程序,发现问题,随手一拍,就能直接推送给物业经理,4小时内不处理,自动推送到社区,24小时还没响应,街道和区、县主管部门就会介入督办,小区的事实现了“有人管”和“及时办”。

硬件焕新,环境有提升。“十四五”以来,聊城共改造老旧小区734个,惠及6万多户家庭;既有住宅加装电梯142部,让1644户居民告别“上楼难”;增设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23万个,配建比达到1:3.6。

塑造“好社区”,让生活更美好

实施片区更新,服务更集成。“十四五”期间,聊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十大工程”,对香江中轴、长江路等9个重点片区进行了整体提升。目前,已建设5处嵌入式社区服务综合体。

增加公园点缀,绿色更可及。“十四五”以来,聊城新增绿地630公顷,新建48处综合公园。同时,积极利用边角地、零星地,全市新建改建了297个口袋公园,让群众可以“推窗见绿、出门入园”。今年,聊城又在主城区新建了利民路滨河儿童友好体育公园、建设路团结运动公园和羽悦健身公园、柳园南路两侧运动公园,为群众提供了亲子互动、休闲锻炼的新场地,让绿色空间“既好看又好用”。

推进古城活化,文脉更鲜活。“十四五”以来,聊城新增道署东街、状元街、城隍庙街、临清桃园等4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新增地委礼堂、工会图书馆等市县级历史建筑100处,保护性提升家具厂、粉末冶金厂等传统院落10余个,完成原杂技团排练厅、原实验小学办公用房等51处历史建筑的加固修缮。同时,激励社会资本投入古城活化,新增端木糕点、海源雅集等业态项目140余个,汇集零售、餐饮、休闲等市场主体1000余家,推动古城从“静态保护”走向“活力运营”,让这座千年水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古韵新风中,焕发崭新的时代魅力。

营造“好城区”,让城市更宜居

城市体检,更新更科学。聊城坚持“先体检、后更新,无体检、不更新”,体检发现的问题,就是城市更新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围绕“水网体系功能提升”“商业业态多元再生”“文化遗产传承活化”“工业空间提质增效”“居住片区和美宜居”“城市设施改造提级”六个专项领域,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市区联动”的原则,着力打通“城市体检——专项规划——片区策划——更新改造”的全流程治理,力争每一处更新都能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真正让城市实现内涵式发展。

路网升级,出行更便捷。“十四五”以来,聊城市完成了东昌路、柳园南路、建设西路等城市主干道的建设改造,全市新增道路600余公里,新建改建兴华路、黑龙江路、光岳路徒骇河桥等44座桥梁,近期重点推进松桂大街贯通、财干路西延、五路口改造等工程,一批关键节点将陆续打通,城市路网结构更趋完善,群众出行更加便捷。

筑牢底线,城市更安全。“十四五”以来,聊城累计改造雨污合流管网600多公里,新增排水管网1100多公里,建成海绵城市134平方公里、综合管廊33公里,雨天积水问题明显改善,黑臭水体实现“长制久清”,城市韧性全面增强。

闪电新闻记者 赵赫 聊城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闪电新闻 incentive-icons
闪电新闻
山东广播电视台资讯首发平台
272714文章数 23680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