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四川网友发帖,真是气人,我今年在某工地做工程,总工程款600余万,7月份完工,按合同甲方早就该给我付完。可直到现在,甲方才付了105万,不到百分之二十,这点钱根本发不出去工人工资。
![]()
工人为拿到钱,到当地劳动局投诉了。甲方公司不但不马上付款,还要我自已再掏钱解决。真是岂有此理!!友友们,请建议下我该怎么办?
根据该网友提供的信息,这是一段聊天记录。
![]()
从对话来看,疑似甲方给这名包工头施压,必须妥善解决员工劳动纠纷问题。否则,后续工程款会拖滞不付。而这名包工头也为难了,工程完工几个月了,这个甲方的工程款还有498万没有支付。
针对此事,有网友评论,这么小一点工程做不了,看来是新手。做工地是长久之计,想短期发财的最好别做,特别是政府工程。做工地得投钱,按85%的进度款,余款15%等审计最起码三年,得垫资10%左右。要做起来,前5年是没有回报的,要把握节奏轮转起来才行。
有网友表示,你不应该回复说你没办法,应该回复立马去处理,第二天继续让工人去维权,甲方必定会再次找你,你第一时间过去调解(提前跟工人商量一下揍你一顿)揍你一为演戏,二为你工作无能的代价,记得打狠一点让甲方感觉那班人急眼了,也让他们感觉你跟甲方站在一起。
![]()
受地产行业寒冬波及,建筑工程包工头如今处境可谓举步维艰。有人总结如下,包工头的8种“生存困境”:
1. 被甲方“拿捏”死:话语权弱势,处处妥协受气;
2. 被低价“卷”死:报价一压再压,利润薄如纸;
3. 被工人“愁”死:管理费心费力,琐事缠身难安;
4. 被工程款“拖”死:回款遥遥无期,资金链紧崩;
5. 被应酬“喝”死:饭局酒局不断,身体早已透支;
6. 没活干“慌”死:工程断档没收入,坐吃山空焦虑;
7. 缺资金“困”死:垫资压力山大,没钱寸步难行;
8. 最后被“累”死:全年无休连轴转,身心俱疲耗垮。
为什么这些只靠卖力气的包工头,带着兄弟们干完活却拿不到钱?从法律的角度分析,要账的路径:
在建筑工程领域,常用的具有穿透性的要账方式有两种:一是以实际施工人的身份追讨工程款,二是以农民工身份追讨工资。
实际施工人的认定,法律上要求较高。实际施工人不仅要投入劳务,还要投入施工材料、工程机械等,还要体现对工程的管理。这些要求农民工班组一般都不具备。如果不属于实际施工人,就不能援引最高法院关于工程施工的相关规定,也就不能向转包人、违法分包人、发包人起诉。
以农民工身份追讨欠薪,法律上也赋予了突破合同相对性的特点,可以在欠薪范围内向上游多方追讨。这是劳务班组班头追讨劳务款最可行的办法。
但需要注意的是,班组工头最好不要垫付农民工工资。因为有些法院认为,包工头从农民工手里取得债权后,债权性质就变了。虽然这一点在法律上有很大争议,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最好不要垫付工资。
对此,你怎么看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