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2日,一则海外地产交易消息引发热议:
潘石屹家族理财办公室旗下的Closer Properties以7600万美元全现金。
收购了纽约曼哈顿上东区的六幅相邻地块。
![]()
据披露,首笔交易已在10月22日完成五地块交割,金额达6250万美元、
最后一幅地块预计在2026年6月完成交易。
![]()
这些地块位于东79大街与列克星敦大道交叉口,距离中央公园不足500米。
属于纽约的黄金地段,潘石屹计划在此开发精品豪华公寓。
要知道,这片地块的卖方W Financial原本是HFZ Capital的贷款方,因后者破产才收回地块转手。
![]()
在国内地产圈一片萧瑟,众多同行深陷债务泥潭的当下。
潘石屹反而逆势在美国加码地产投资,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他多年来的一系列操作。
![]()
当王健林被万达债务压得喘不过气,姚振华因债务违约被限制高消费,许家印身陷囹圄时。
这个曾被曹德旺形容“鬼精鬼精”的地产大佬,却一度在美国过得风生水起。
![]()
当年他面对“跑路”的质疑。
拍着胸脯说自己拿着中国护照,是北京人大代表,根本无处可去。
![]()
可现实却是,他用七年时间在国内套现超300亿,转头就把资产转移到海外。
在美国疯狂购置地产,还大手笔给哈佛、耶鲁捐款,只为给两个儿子铺平留学路。
![]()
这一系列操作下来,当年的“不跑路”言论早已沦为笑谈。
那么,潘石屹的“跑路”究竟是不是实锤?这背后又藏着怎样的盘算?
![]()
精准逃顶的套现之路
潘石屹的发家史,本身就是中国房地产黄金时代的缩影。
上世纪90年代,他抓住海南炒房热潮,与冯仑等人组成“万通六君子”。
![]()
靠着贷款炒房的模式,短短半年就获利2000万,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嗅觉敏锐的他在海南地产泡沫破裂前及时抽身。
转战北京后与出生华尔街的张欣结婚,共同创立SOHO中国。
![]()
凭借独特的建筑设计审美和精准的营销手段。
他们打造出望京SOHO、三里屯SOHO等多个城市地标。
巅峰时期SOHO中国的营收一度超越恒大,占据北京CBD近一半的销售额。

2014年,当国内房地产市场还在疯狂加杠杆扩张时。
潘石屹却提前嗅到了风险,开启了长达七年的资产抛售计划。
![]()
他先是以52.32亿元整体售出上海SOHO静安广场和海伦广场。
紧接着又以30.5亿元将上海凌空SOHO的部分物业卖给携程。
此后几年,上海外滩8-1地块的50%股权、SOHO世纪广场、虹口SOHO等优质资产被陆续打包出售。
![]()
甚至连北京、上海13个项目的2583个地下停车位都被整体抛售。
经统计,2014年至2021年,潘石屹通过出售国内资产累计套现超过300亿元。
完美避开了后续的地产寒冬。
![]()
后来,他更是计划将SOHO中国整体卖给美国黑石集团。
若不是因反垄断审查未通过终止,还能再套现236亿港元。
![]()
与王健林被债务压得暴瘦、许家印身陷囹圄、姚振华被限制高消费的惨状相比。
潘石屹的“逃顶”操作堪称教科书级别的精明,也让外界对他“跑路”的猜疑从未停止。
![]()
海外布局的双重标准
就在国内资产不断被清仓的同时,潘石屹夫妇在海外的投资动作却异常频繁。
早在2011年,他们就斥资7亿美元买下纽约曼哈顿广场旁的港务局长途巴士站办公大楼。
2012年,以6亿美元收购曼哈顿公园大道广场49%的股权。
2013年,张欣联手巴西Safra家族,以14亿美元拿下美国通用汽车大厦40%的股权。
![]()
![]()
这笔交易成为当时中国投资者在美国最大的不动产投资之一。
而此次收购的曼哈顿上东区地块,更是将他深耕美国高端地产的意图展现得淋漓尽致。
更引发争议的是他的捐赠行为。
![]()
潘石屹夫妇先后向哈佛、耶鲁两所美国名校捐赠共计2500万美元。
对外宣称是“资助中国留学生”,但随后他的两个儿子分别进入这两所名校就读。
![]()
让这笔捐款的真实目的昭然若揭。
这种“国内赚钱、海外输血”的双重标准,彻底点燃了公众的不满情绪。
![]()
值得注意的是,潘石屹的美国地产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他在美国布局的共享办公和别墅销售项目均陷入亏损。
家族总身家也从巅峰时期的215亿元跌至185亿元。
![]()
但即便如此,他依然没有放缓海外投资的步伐,此次豪掷7600万美元收购纽约地块。
或许是想通过高端公寓项目扭转在美国的投资颓势,进一步巩固海外资产版图。
![]()
回归疑云与舆论反噬
硅谷银行暴雷事件后,潘石屹被卷入存款损失的传闻中。
尽管他公开声明“从未在硅谷银行存款”,但网友发现他的IP地址已悄然从美国转回北京。
![]()
![]()
随后,他开始高调进行国内活动,投资数千万建设家乡天水的图书馆和幼儿园。
还为当地苹果代言,声称“一年能赚一亿元”。
这番操作被不少网友调侃,认为他是在海外发展遇阻后,想回国寻求新的机遇。
![]()
所谓的“重建家乡”不过是掩人耳目的幌子。
事实上,潘石屹的“精明”早已被业内看透。
![]()
他擅长打造亲民人设,早年靠微博积累2000多万粉丝。
通过拍电影、做木工、搞摄影等方式维持曝光度,为SOHO中国节省了巨额营销费用。

但这种人设终究经不起推敲,当他一边否认跑路,一边将资产转移到已入籍美国的妻子名下。
一边在国内清仓、一边在海外加仓时,公众早已看清了他的真实面目。
曹德旺曾意味深长地评价他:“潘石屹跟他的太太,都是鬼精鬼精的。”
![]()
这句话精准点出了潘石屹的行事风格,一切以利益为核心,精于算计却缺乏社会担当。
作为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他赚尽了时代红利。
却在国家和社会需要担当的时候,选择拎着钱袋子跑路。
![]()
人民日报曾评论指出。
企业若缺乏社会担当,即便规模再大也不值得提倡,中国从来不存在“大而不倒”的神话。
![]()
从甘肃山村走出的穷小子,到身家百亿的地产大佬,潘石屹的人生曾是励志的典范。
但他最终没能成为像《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那样回馈家乡的创业者。
而是选择了一条精致利己的道路。
![]()
当年他信誓旦旦地说“我不会跑”。
如今却用持续的海外资产布局、七年300亿的套现操作、给美国名校捐钱换门票的行为。
完成了最彻底的“逃离”。
![]()
此次收购纽约黄金地块,不过是他海外藏富计划的延续。
所谓的“回归家乡”,更像是在海外投资遇阻后的备用方案。
究竟是真心悔悟,还是另一场精心策划的商业布局,恐怕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
潘石屹的每一步都走得看似稳妥,却彻底透支了公众的信任。
在地产行业格局重塑的今天,那些坚守责任、勇于担当的企业家才能走得更远。
![]()
像潘石屹这样只懂算计、不顾情怀的“逃兵”,终究会被时代所唾弃。
他的结局,或许早已在他放弃社会责任、选择海外避世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