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直新闻报道,10月21日,高市早苗在日本国会首相指名选举中胜出,成为这个国家历史上首位女首相。还没等她彻底坐稳首相官邸的座椅,朝鲜的“见面礼”就已送达。当地时间22日上午8点10分左右,朝鲜导弹总局从平壤市力浦区向东北方向发射两枚高超音速飞行体,精准打击了咸镜北道渔郎郡柜床峰台地的目标点。
这组时间线耐人寻味——上任不到24小时就遭遇导弹“问候”,高市早苗恐怕是日本战后历任首相中“开局难度”最高的一位。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书记朴正天亲自观摩试验,事后高调强调“新型武器系统的尖端水平清楚证明了朝鲜自卫国防技术力量不断更新升级”,这番表态配上导弹尾焰,信号再明确不过。韩国联合参谋本部的监测数据显示,这是朝鲜时隔167天重启导弹试射,也是韩国李在明政府今年6月上台后的首次弹道导弹发射,选择的时间点堪称精准。
![]()
高市早苗的反应也算迅速。她当天上午9点就抵达首相官邸,比原计划提前了一个半小时,紧急召开会议听取报告。面对媒体镜头,她强调日本未确认导弹进入领海或专属经济区,也没有收到损害报告,同时反复提及“正与美方密切合作、实时共享信息”。这种表态看似沉稳,实则暴露了新政府的焦虑——防卫大臣是昔日竞选对手小泉进次郎,外务大臣茂木敏充虽属熟手,可面对这种“上任即危机”的局面,内阁磨合的短板很容易显现。
很多人将朝鲜此举解读为对高市早苗的“下马威”,这个判断不算错但不够全面。高市早苗的极右翼底色早有定论,她上台前就明确表态要深化美日韩、美日菲多边安全合作,甚至计划推动解禁“自卫权”、删除和平宪法第9条,打造有主动攻击能力的军事力量。朝鲜对这种路线的警惕由来已久,今年7月就曾痛批日本《防卫白皮书》是“无耻诡辩”,直指日本有“军事大国化野心”。如今换了更激进的高市早苗掌权,朝鲜用导弹说话再正常不过。
![]()
但把视线拉到整个东北亚格局,事情远不止“敲打日本”这么简单。一周后特朗普就要访问日韩,并出席在韩国庆州举办的APEC峰会,美媒CNN已经提前包下朝韩边界附近场地,支付定金锁定独家拍摄权,这背后是对朝美元首会晤的强烈预期。2019年6月,特朗普就在G20峰会后突然提议会晤,32小时后便在板门店与朝鲜最高领导人实现历史性握手,这种“闪电外交”的先例让此次导弹试射多了层博弈意味。
朝鲜显然不想在即将到来的区域对话中被边缘化。韩国那边虽喊着“不排除朝鲜领导人出席APEC”,但明眼人都清楚这不过是场面话。既然无法“场内发声”,那就用导弹在“场外表态”,这是朝鲜一贯的谈判策略。更关键的是,朝鲜正试图借此时机巩固“有核国家”地位,就像印度、巴基斯坦那样获得国际社会默许,此次试射被朝中社定义为“国防力量发展计划工作的一环”,核心就是提升“战略遏制可持续性”。
对比周边国家的立场,日本成了当前半岛局势中最突出的变量。美国有特朗普的“会面野心”,韩国李在明政府上台后已主动缩小美韩联合演习规模、叫停边境大喇叭,中俄更是与朝鲜保持着热络互动——俄罗斯与朝鲜军事同盟达历史最高水平,中国9月对朝出口量同比增长超30%。唯独高市早苗政府还在鼓噪强化军事同盟,这种逆势操作自然会招来朝鲜的针对性回应。
![]()
中方的态度保持了一贯的稳定,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记者会上明确表示,中方在半岛问题上的立场和政策没有变化。这其实是在提醒各方,对话协商才是唯一正道。朝鲜的导弹没有落入日本专属经济区,选择的是短程高超音速型号而非远程导弹,这种“克制的强硬”本身就是留了谈判空间。
高市早苗恐怕得好好琢磨一下这枚导弹的分量。它既是对日本极右翼路线的警告,也是对区域势力平衡的校准。如果她执意推进扩军和同盟强化计划,半岛好不容易出现的缓和苗头可能被彻底打断。一周后的APEC峰会即将成为新的舞台,朝鲜已经亮明了底牌,高市早苗的选择,将真正决定未来几年东北亚的安全走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