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去年11月的一个“预言”让全球军事圈炸了锅!
![]()
即将当美国国防部长的皮特・海格塞斯,在访谈节目里放了个大招,他说一旦跟中国起冲突,咱们20分钟就能把美国10艘核动力航母全干废,而且只用15枚高超音速导弹就行!
这话一出来,不少人都懵了:美国航母不是号称海洋霸主吗?怎么突然就成了纸老虎?
![]()
一个失灵的盾牌
首先得搞明白,高超音速导弹到底是个啥狠角色,能让美国防长都这么紧张。
咱们先不说专业术语,用大白话解释就是:这玩意儿快到离谱,还能走位,它的速度超过5马赫,也就是5倍音速,换算成咱们熟悉的速度,差不多每小时能飞6000多公里,末端冲刺的时候甚至能飙到10马赫。
![]()
更要命的是,它不是像传统导弹那样走固定路线,而是能在大气层里飘着飞,轨迹忽左忽右,根本没法预判。
打个比方,这就像玩游戏的时候,别人的导弹都是按固定路线直线跑的菜鸟,而高超音速导弹是能灵活躲技能的大神。
![]()
美国那些引以为傲的防御系统,比如宙斯盾和标准拦截导弹,原本是用来对付速度慢、路线固定的目标的,碰到这种走位怪,直接就傻眼了。
等雷达探测到它、锁定目标、再发射拦截弹,人家早就变道跑没影了,拦截弹只能空炸。
咱们能搞出这么厉害的武器,可不是靠运气,这里面最关键的是两大硬核技术:耐高温复合材料和超燃冲压发动机。
![]()
你想导弹飞得那么快,跟空气摩擦产生的温度能达到几千度,普通材料早就烧化了,而咱们的复合材料能扛住这高温。
超燃冲压发动机更牛,能让导弹在高速飞行中持续获得动力,不用像传统导弹那样带一堆燃料,既减轻了重量,又提高了射程。
![]()
技术天平的倾斜
反观美国,在这方面就有点拉胯了,他们寄予厚望的AGM-183A高超音速武器项目,这几年就没顺过:测试的时候要么飞不起来,要么中途掉链子,到现在还没个准信能列装部队。
就连他们想搞的激光武器,目前功率也不够,顶多打打无人机这种慢速度目标,碰到高超音速导弹根本不管用。
![]()
今年4月美军在太平洋搞反导演习,结果漏洞百出,据说五角大楼内部都愁坏了。
一边是咱们的东风系列、鹰击-21早就批量列装,能从陆地、军舰上发射,甚至鹰击-21的射程能到2000公里,精度从之前的公里级提升到现在的米级,真正做到指哪打哪。
另一边是美国的项目反复翻车,连个成熟的样品都拿不出来,这技术差距一看就很明显。
![]()
不过话说回来,海格塞斯说20分钟团灭10艘航母,其实也有点夸张。
咱们得客观看:美国现在有11艘核动力航母,平时不是扎堆停在一起的,大部分都分散在太平洋、大西洋的各个基地,常年在第一岛链附近晃悠的也就1、2艘。
要是真发生冲突,美国想把10艘航母都调集过来,光赶路就得好几天,根本不可能在20分钟内凑齐挨打。
![]()
但如果美军在冲突初期,脑子一热把航母开到咱们家门口,那情况就不一样了。
咱们的高超音速导弹射程够远,精度又高,真要动手,几分钟就能锁定目标,20分钟内确实能让靠近的航母失去战斗力。
要知道,这种导弹哪怕不装炸药,光靠超高速度产生的动能,砸到航母甲板上就能砸出个大洞,让战机没法起飞降落,航母直接就成了海上废铁。
![]()
其实咱们搞高超音速导弹,从来不是为了跟美国争霸权,核心目的是自保,简单说就是在咱们周边划一道红线,让那些想搞事的外部势力不敢随便靠近。
就像中国国防部今年5月回应的那样,咱们一直坚持防御性国防政策,不首先用武力,发展这些武器就是为了维护自己的主权和利益。
![]()
而美国防长的这番言论,更像是为了制造紧迫感,争取更高军费,同时也是在为中国威胁论提供素材,以巩固军事同盟,服务于其对华战略遏制的大局。
结语
高超音速导弹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中美军事力量的对比,也改写着全球的战略剧本。
![]()
它就像一个三棱镜,折射出了技术、战略和政治叙事三个层面的复杂光影。
对于这一话题,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参考资料:
兵器海陆空《美防长提名人直言:解放军用15枚导弹,可在20分钟内击沉美航母》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